


江苏省2024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轮模拟试题(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4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一轮模拟试题(二),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氢原子能级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高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多种可见光,分别用这些可见光照射图乙电路的阴极K,其中3条光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已知可见光波长范围约为到之间,a光的光子能量为。则( )
A.氢原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可见光
B.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光电流I将增大
C.a光照射得到的光电流最弱,所以a光光子动量最小
D.图丙中3条图线对应的遏止电压,一定有
2.某同学从住宿楼底层(1楼) 沿楼梯进行登高锻炼,已知每层楼高约为 3m。该同学的登高速度的倒数()与登高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他刚登上4楼时的速度约为0.72m/s,则他刚登上19楼的速度和由楼底层登至19楼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 )
A.0.15m/s; 190sB.0.15 m/s; 225s
C.0.12 m/s; 190sD.0.12m/s; 225s
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用于测量室内的气温(室内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气压,相当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结构如图所示,大玻璃泡 A内有一定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当室内温度为27℃时,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16cm,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压变化的规律
B.B管上所刻的温度数值上高下低
C.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22cm时,室内的温度为-3℃
D.若把这个已经刻好温度值的装置移到高山上,测出的温度比实际偏低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透明均质球,下半球内竖直中心轴上有a、b两种单色灯(可视为点光源,都发可见光),发现从两个光源照射到上半球面的光恰好全部都能发生折射(不考虑光线在球内反射后的折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光光子动量小于b光光子动量
B.a光的在透明介质球中的折射率为
C.若发出b光的某光源高速靠近探测器,探测器接受到的b光频率可能与a光相同
D.若b光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发出的,a光可能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发出的
5.总质量为m的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到某点时,向原来运动方向喷出气体以降低卫星的速度,随后卫星转到与地球相切的椭圆轨道,要使卫星相对地面的速度变为原来的k倍(k<1),则卫星在该点将质量为的气体喷出的对地速度大小应为(将连续喷气等效为一次性喷气,地球半径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A.B.
C.D.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时刻进入另一足够长的倾斜路面,如图,若保持功率P继续行驶,到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假设汽车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包含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小保持不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该汽车运动过程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是( )
A.B.
C.D.
7.如图所示,abc为均匀带电半圆环,O为其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将一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W。若在cd处再放置一段圆的均匀带电圆弧,如虚线所示,其单位长度带电量与abc相同,电性与abc相反,则此时O点场强大小及将同样的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 )
A.E,B.E,C.E,D.E,
8.为模拟航天器着陆,研究室构建了如图一个立体非匀强磁场,关于中心轴对称分布,磁感应强度可分为纵向分量和水平径向分量(背向轴心),的大小只随高度h变化(计初始位置为),关系为,(r为到对称轴的距离)。现有横截面半径为1mm的金属细丝构成直径为1cm的圆环在磁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其电阻率为。其中,沿圆环中心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运动过程中圆环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在下落1.6m后达到稳定状态。则从开始下落到稳定时圆环上通过的电荷量为( )
A.B.C.D.
9.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电能输送线路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向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线圈电阻为r,产生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E。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b,两变压器间输电线总电阻为,用户端总电阻为。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
B.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C.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D.若用户端负载增加,电流表示数变小
10.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像。当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硅光电池的效率为( )
A.B.
C.D.
11.如图所示,小球A可视为质点,装置静止时轻质细线AB水平,轻质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细线AC长l,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装置能以任意角速度绕竖直轴转动,且小球始终在平面内,那么在角速度从零缓慢增大的过程中( )(重力加速度g取,,)
A.两细线张力均增大
B.细线AB中张力一直变小,直到为零
C.细线AC中张力一直增大
D.当AB中张力为零时,角速度可能为
二、实验题
12.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 Ω),电阻R0(阻值为3.0 Ω),电阻R1(阻值为3.0 Ω),电流表A(量程为200 mA,内阻为RA=6.0 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 。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 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 ,② 。
(3)在图(c)的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图 ,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 A-1·Ω-1,截距b= A-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质谱仪是分析研究同位素的重要工具。一离子经过电场加速,从O处以速度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M点。已知,求该离子:
(1)从O运动到M的时间;
(2)比荷大小。
14.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当光以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截面为矩形玻璃砖时,下表面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恰好等于。已知玻璃砖厚度为L,已知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c。求:
(1)玻璃砖折射率;
(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15.如图所示,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质量为m小球P,右侧绳一端固定于A,绳长为L,左侧绳通过光滑定滑轮B连接一物体Q,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小球P位于图示位置,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和。现将小球P托至与A、B两点等高的水平线上,且两绳均拉直,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Q的质量M;
(2)小球P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的速度v大小;
(3)小球P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中的张力大小。
16.如图所示,足够长“V”字形的金属导轨两侧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最低点平滑连接,其间距为,左端接有电容的电容器。质量的导体棒可在导轨上滑动,导体棒与两侧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左右两侧存在着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现使导体棒从左侧导轨上某处由静止释放,经时间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此时速度,然后滑上右侧导轨,多次运动后,最终停在导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电容器未被击穿,忽略磁场边缘效应和两个磁场间相互影响,重力加速度g取10,,。求:
(1)导体棒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2)动摩擦因数和导体棒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3)导体棒运动的总时间。
R/Ω
1.0
2.0
3.0
4.0
5.0
6.0
I/A
0.143
0.125
①
0.100
0.091
0.084
6.99
8.00
②
10.0
11.0
11.9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可见光波长范围约为到之间,可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到之间。氢原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只有2种可见光,分别为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和从能级向能级跃迁,故A错误;
B.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施加反向电压,光电流I将减小,故B错误;
C.根据
可知频率越大,遏止电压越大,故a光的频率最大,根据
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故a光的波长最短,根据
可知a光光子动量最大,故C错误;
D.可见光波长范围约为到之间,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氢光谱可见光只有4条,而a光的能量最大,故排除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的可能,故a光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发出的光,能量为2.86,b光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发出的光,能量为2.55,c光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发出的光,能量为1.89,故图丙中3条图线对应的遏止电压,一定有
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如图可知登高速度的倒数()与登高高度h成正比,即速度与高度成反比,为
他刚登上4楼时的速度约为
高度为
当他刚登上19楼时,高度为
根据反比规律,可求得速度为
如图图像的面积表示运动的时间,可得
故选D。
3.C
【详解】A.根据受力分析可知
又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故可知气体做等容变化,故A错误;
B.温度越高,由可知压强越大,故而温度越高,刻度的数值就越小,应为上低下高,故B错误;
C.由
得
又
得
故C正确;
D. 若把该装置放到高山上,会减小,会减小,根据刻度上低下高,测出的温度偏高。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
因为R和距离不变,光在上半球面射出时越大越大。上半球面的光恰能都发生折射,故光源射到球心等高处入射角恰为临界角;由于b在a的下方,则有
,,
根据公式可得
故A错误;
B.对于a光有
故B错误;
C.观察者与波源靠近,接收频率大于波源频率,探测器接受到的频率大于b光频率,可能与a光相同,即故C正确;
D.从能级跃迁到能级,不能发出可见光,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设原本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喷出后速度,相对地球速度,由动量守恒
又
解得
故选C。
6.A
【详解】匀速行驶时
P=F0v0
此时阻力等于牵引力
f=F0
若时刻进入另一足够长的倾斜路面,汽车做减速运动,功率不变,根据P=Fv可知,牵引力会增加。
在斜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该过程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当加速度再次为零时,有
根据P=Fv可知,此时速度小于。
故选A。
7.A
【详解】把题中半圆环等分为两段,即每段为圆环,每段在点O的电势为,电场强度为,且方向分别与E夹角为,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
因为电势是标量,每段导体在O上的电势为
同理,在cd处再放置一段圆的均匀带电圆弧后,可等分为3个圆环,由于电性与abc相反,根据场强叠加可知O处的场强大小为
电势为3个圆环在O点的电势之和,为
将同样的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
故选A。
8.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和可得
又有
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顺时针的感应电流(从上往下看),
则有
水平方向上
由右手定则可知,下落过程中线圈切割水平磁场,同样产生顺时针电流(从上往下看),则有
则从开始下落到稳定时圆环上通过的电荷量为
故选B。
9.B
【详解】A.降压变压器等效电阻为
升压变压器等效电阻为
电流表的示数
故A错误;
B.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故B正确;
C.根据
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故C错误;
D.若用户端负载增加,用户端总电阻为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根据欧姆定律
U=E-Ir
由图像a可得当I=0时
E=U2
根据两图线交点处的状态可知,电阻的电压为U1,也就是路端电压为U1,硅光电池的效率为
故选B。
11.D
【详解】AB.当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
由平衡条件得
TAB=mgtan37°=0.75mg
TAC==1.25mg
若AB中的拉力为0,当ω最小时绳AC与竖直方向夹角θ1=37°,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受力分析
mgtanθ1=m(Lsinθ1)ωmin2
得
根据对称性可知,当ω最大时绳AC与竖直方向夹角θ2=53°,此时应有
mgtanθ2=mωmax2Lsinθ2
得
ωmax=
所以ω取值范围为
≤ω≤
绳子AB的拉力都是0.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开始时AB拉力不为0,当转速在≤ω≤时,AB的拉力为0,角速度再增大时,AB的拉力又会增大,AB错误;
C.当绳子AC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时,AC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绳子的拉力绳子等于1.25mg;当转速大于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增大,拉力开始增大;当转速大于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AC上竖直方向的拉力不变;随后当水平方向的拉力增大,AC的拉力继续增大,C错误;
D.由开始时的分析可知,当ω取值范围为≤ω≤时,绳子AB的拉力都是0,D正确。
故选D。
12. 0.110(0.109~0.112) 9.09(9.17~8.92) 1.0(0.96~1.04) 6.0(5.9~6.1) 3.0(2.7~3.3) 1.0(0.6~1.4)
【详解】(1)[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代入数据,化简得
(2)[2][3]电流表每小格表示4mA,因此电流表读数
I=0.110 A,
(3)[4]在坐标纸上描点,用一条直线将点迹连接起来,尽量使点迹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所示
[5][6]根据图像,得出斜率
k=1.0 A-1·Ω-1
截距
b=6.0 A-1
(4)[7][8]根据函数表达式有
解得
E=3.0 V
纵截距
解得
r=1.0 Ω
13.(1);(2)
【详解】(1)离子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又
则运动时间
(2)离子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则
解得离子的比荷
14.(1);(2)
【详解】(1)过B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垂线,以此构建,如图所示:
要求侧移d(即),因为
所以与全等。则
把和代入可得
(2)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
15.(1);(2);(3)
【详解】(1)物体P静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物体Q静止,则
解得
(2)物体P由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沿圆弧运动到图示位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根据几何关系易得
物体P运动到图示位置时,速度与垂直,即沿着方向,所以
解得
(3)因为物体运动到图示位置做圆周运动,物体P的受力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分解,物体P沿绳方向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解得
16.(1);(2),;(3)
【详解】(1)在最低点,导体棒切割磁场,电容器两端电压与导体棒两端电动势相等,有
电容器的电容
联立解得
(2)导体棒由在左边导轨上静止释放后,在下滑过程中受力分析如图:
解法一:沿斜面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解得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解得
解法二: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解得
根据电容器储存能量公式
又
解得
(3)根据分析可知道,物体冲上右边导轨后,电容器放电,导体棒安培力沿斜面向上,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解得
则
,
物体上滑到右侧最高点位移
解得
同理,导体棒从右侧斜面最高点滑下过程中电容器充电,加速大小等于,导体棒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时假设其速度为,则
解得
导体棒从右侧轨道上滑到达最高点后以向下匀加速,到达最低点后以加速度减速滑上左侧轨道,如此往复,直至停在最低点。根据运动学规律,易得在两边导轨加速下滑过程时间依次为
,,,…
在两边导轨减速上滑过程时间依次为:
,,,…
所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高三下学期考前物理模拟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3月物理模拟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试题(二)物理试题试卷,共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