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辽宁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8 P 31 S 32 Cl 35.5 Ga7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行,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本届亚运会为亚洲和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杭州亚运会场馆地面使用的石墨烯纳米防滑涂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杭州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C.杭州亚运会吉祥物雕塑所用玻璃钢,属于合金
D.开幕式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主要目的是减少噪音污染
【答案】B
【解析】A.石墨烯为碳单质,不属于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故B正确;
C.玻璃钢为纤维强化塑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开幕式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主要目的是减少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B。
2.古代科学典籍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还原性者为
A.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B.脂水(石油):“高奴县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
C.胡粉:“胡粉得雌黄()而色黑(PbS),盖相恶也”
D.炉甘石():“其(炉甘石)底铺薪,发火煅红,……即倭铅(Zn)也”
【答案】B
【解析】A.题中涉及反应,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A项不符合题意;
B.脂水指石油,燃烧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石油体现还原性,B项符合题意;
C.“胡粉得雌黄()而色黑(PbS)”过程中Pb元素化合价不变,胡粉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最终转化为Zn,Z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其氧化性,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基态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D.用轨道表示式表示石墨烯中C原子的杂化:
【答案】C
【解析】A.的电子式:,故A错误;
B.Fe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基态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4s24p2,故C正确;
D.石墨烯中C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不是sp3杂化,故D错误;故选C。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通入水中,、、HClO的数目之和为
B.100g46%的水溶液中含有O原子的数目为
C.已知核反应:,则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为
D.晶体中,离子总数为
【答案】B
【解析】A.标况下2.24LCl2为0.1ml,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溶液中还会有氯气分子的存在,所以Cl-、ClO-、HClO的数目之和小于0.2NA,选项A错误;
B.100g46%的CH3CH2OH溶液中含有46g乙醇和54g水,即1ml乙醇和3ml水,共含有4NA个O原子,B项正确;
C.核反应方程式必须遵循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即可推算出A=87,Z=36,中含中子(87-36)NA=51NA,C项错误;
D.12gNaHSO4晶体的物质的量为,NaHSO4晶体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构成,所以离子总数为0.2NA,D项错误;故选B。
5.下列各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及依据均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温度对苯甲酸、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同,可以重结晶法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B错误;
C.乙酸正丁酯和正丁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该使用蒸馏法分离,C错误;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加热使得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故不可以加热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D错误;故选A。
6.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结构如图)是常用的抗氧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
B.存在4种官能团,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C.维生素C分子内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D.该物质最多能与反应
【答案】C
【解析】A.分子式是,故A错误;
B.维生素C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酯基3种官能团,能发生取代、氧化等反应,故B错误;
C.维生素C分子内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C正确;
D.该物质中只有一个酯基水解后产生的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l该物质最多能与1mlNaOH反应,故D错误;故选:C。
7.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等氧化剂氧化为脱氢维生素C(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脱氢维生素C中,键角①<键角②
B.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维生素C中含键数目为
D.维生素C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维生素C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C
【解析】A.脱氢维生素C中,键角①中心原子O是sp3杂化,键角接近109°28′,键角②中心原子C是sp2杂化,键角接近120°,故键角①<键角②,A正确;
B.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各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图所示 ,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正确;
C.根据图中结构简式,维生素C中含键数目为,C错误;
D.根据图示,维生素C转化为脱氢维生素C减少2个H,可知维生素C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为,D正确;故选C。
8.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Y
B.Y、Z和Q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可存在非极性键
D.该化合物中Z、Y、Q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由物质结构分析可知,X只能形成一个共价键,又知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故X为H;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Q为O;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可形成四个共价键,则Y为C;则Z为 N。
A.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Y)>N(Z)>O(Q)>H(X),A正确;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
D.该化合物中N、C、O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B。
9.采用了氮化镓元件的充电器体积小、质量轻,在发热量、效率转换上相比普通充电器也有更大的优势,被称为“快充黑科技”,下图是氮化镓的三种晶体结构(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Ga、N均属于p区元素
B.图a晶体结构中含有6个Ga、6个N
C.图b晶体结构中若Ga和N的距离为xnm,则晶体的密度为
D.三种晶体结构中Ga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3∶2∶3
【答案】D
【解析】A. Ga、N的价电子分别是4s24p1、2s22p3、Ga、N均属于p区元素,故A正确;
B. 图a晶体结构中含有12×+2×+3=6个Ga、6×+4=6个N,故B正确;
C. 图b晶体结构中若Ga和N的距离为xnm,取晶胞的八分之一作为一个小立方体,小立方体的对角线为2xnm,小立方体的边长为 nm,晶胞的边长为2 nm,则晶体的密度为ρ= =,故C正确;
D. a的晶胞为,Ga原子的配位数为4,三种晶体结构中Ga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4∶4∶6=2∶2∶3,故D错误;故选D。
10.浓差电池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浓度差产生电势差而形成的电池,理论上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停止放电。图1为浓差电池,图2为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用浓差电池为电源完成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应与Ag(I)相连
B.电渗析装置中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渗析过程中左、右室中NaOH和的浓度均增大
D.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理论上可制备2.4g
【答案】D
【解析】A.浓差电池中由于右侧AgNO3,浓度大,则Ag(I)为负极,Ag(II)正极;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右室中的氢离子通过膜b进入中间室,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a进入左室,则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电极a应与Ag(I)相连,A正确;
B.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a进入左室,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
C.阳极中的水失电子电解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通过膜b进入中间室,消耗水,硫酸的浓度增大;阴极水得电子电解生成氢气,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a进入左室NaOH的浓度增大,C正确;
D.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时,则浓差电池两边AgNO3浓度相等,即都为3ml/L,改变量为0.01L×(3-1)ml/L=0.02ml,所以正极析出0.02ml银,电路中转移0.02 ml电子,电渗析装置生成0.01 ml NaH2PO4,质量为1.2g,D错误;故选D。
11.实验室由铁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氧化钙)制备软磁性材料,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时,可通过延长时间来提高铁元素浸出率
B.“还原”过程中除生成外,还会生成
C.“除杂”时,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去除
D.“沉铁”时,用氨水混合溶液代替溶液,更有利于生成沉淀
【答案】C
【解析】A.“酸浸”时,通过延长时间可使铁泥与酸充分接触,使铁元素充分浸出,A正确;
B.为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酸浸”过程中硫酸溶液要适当过量,故“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2Fe3++Fe=3Fe2+、Fe+2H+ = Fe2++H2↑,“还原”过程中除生成Fe2+外,还会生成H2,B正确;
C.“除杂”时,向“还原”后的滤液中加入NH4F溶液,酸性条件下,F-与H+生成HF,不利于CaF2沉淀,C错误;
D.沉铁时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Fe2+与发生反应:Fe2++2=FeCO3↓+CO2↑+H2O,加入氨水后有利于H++正向移动,生成更多的,更有利于FeCO3的生成,D正确;故选C。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少量通入硝酸钡溶液中:
B.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C.少量滴入溶液中:
D.少量氯气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少量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少量滴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少量氯气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C。
13.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Cu和浓HNO3反应后生成二氧化氮,探究其溶液呈绿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即将NO2通入①浓HNO3,②Cu(NO3)2和HNO3混合溶液至饱和,现象与原实验一致,可以说明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有NO2,故A正确;
B.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铁没有与SCN-结合而与F-结合,说明结合Fe3+的能力:F->SCN-,故B正确;
C.不应该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的,因为铵根离子也要水解,且同浓度与的铵根离子浓度不等,不能比较,并且亚硫酸的酸性大于氢氟酸,结论也不对,故C错误;
D.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保留温度一个变量,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能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C。
14.环氧乙烷(,简称E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消毒剂。由乙烯经电解制备EO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极1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B.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为:
C.溶液a可能含有两种溶质,溶液b可循环使用
D.离子膜可选择性的透过和
【答案】B
【解析】A.电极1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A正确;
B.电极2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B错误;
C.溶液a可能含有KCl和KOH两种溶质,溶液b为KCl溶液,可循环使用,C正确;
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钾离子和氢离子可通过离子膜向下层移动,D正确。
15.常温下,等浓度BOH碱溶液和HA酸溶液互相滴定,溶液中pH与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曲线代表碱溶液滴定HA酸溶液
B.水的电离程度:
C.g点
D.
【答案】B
【分析】BOH碱溶液滴定HA酸溶液时,溶液pH增大,HA酸溶液滴定BOH碱溶液时,溶液pH减小,则N曲线代表碱溶液滴定HA酸溶液、M曲线代表HA酸溶液滴定BOH碱溶液,由图可知,溶液中=0时,溶液pH为4.76,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HA的电离常数Ka== c(H+)=10—4.76,同理可知,BOH的电离常数Kb=10—14+9.24=10—4.76。
【解析】A.由分析可知,N曲线代表碱溶液滴定HA酸溶液,故A正确;
B.由图可知,g点BOH碱溶液和HA酸溶液恰好反应生成弱酸弱碱盐BA,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均水解促进水的电离,f点为BOH和BA的混合溶液、e点为HA和BA的混合溶液,由分析可知,BOH和HA的电离常数相等,则f点和e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为f=e<g,故B错误;
C.由图可知,g点BOH碱溶液和HA酸溶液恰好反应生成弱酸弱碱盐BA,由分析可知,BOH和HA的电离常数相等,则由电荷守恒关系c(B+)+c(H+)=c(A—)+ c(OH—)可知,溶液中微粒的大小关系为,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HA的电离常数Ka=10—4.76,故D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以含钒钢渣(含、和少量、)和钛白废酸(含、、、)为原料提取钒,实现“以废治废”。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有机萃取剂的萃取原理为,其中表示有机溶液,酸性条件下能萃取而不能萃取,对+4价钒萃取能力强,而对+5价钒的萃取能力较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焙烧”时,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溶浸”时生成的滤渣除了外,还有 (填化学式)。
(3)“还原”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5价钒和分别转化为+4价钒与,利于+4价钒的萃取并实现钒和铁元素分离,加入的化学试剂可能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B.C.D.
(4)在“萃取”操作后从水层中获得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在“反萃取”操作中和反应生成和,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6)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外,还有 (填化学式)。
(7)常温“沉钒”,维持溶液中的总浓度为,。“沉钒”后溶液中 [已知;]。
【答案】(1)(2分)
(2)、(2分)
(3)B(2分)
(4)(2分)
(5)1:6(2分)
(6)、(2分)
(7)(2分)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含钒钢渣中加入碳酸钠后在空气中焙烧,将三氧化二钒转化为钒酸钠、二氧化硅转化为硅酸钠,向焙烧渣中加入钛白废酸,硅酸钠转化为硅酸、氧化钙转化为硫酸钙、氧化铁转化为铁离子、TiO2+转化为H2TiO3,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将部分转化为VO2+,过滤得到含有的硅酸、硫酸钙、H2TiO3的滤渣和滤液;滤液加铁粉把和分别转化为VO2+与,便于萃取VO2+;加HR萃取分液,有机层中含有VO2+,加 “反萃取”,把转化成,加氨气和氯化铵的混合液生成NH4VO3沉淀,过滤得到钒酸铵;钒酸铵煅烧分解生成五氧化二钒;水层含有,通入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铁,加热分解氢氧化铁得氧化铁。
【解析】(1)由分析可知,在空气中焙烧时,三氧化二钒发生的反应为三氧化二钒与碳酸钠、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钒酸钠和二氧化碳,;
(2)由分析可知,滤渣①主要成分为H2TiO3、、;
(3)加入还原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则加入铁单质,将Fe3+还原为Fe2+,选B。
(4)水层含有,通入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在“反萃取”操作中和反应生成和,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中V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6)上述流程中,“反萃取”得到萃取剂HR、钒酸铵煅烧分解放出氨气,HR可用于“萃取”步骤,氨气可用于“沉钒”、沉铁步骤,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外,还有HR、NH3。
(7)常温“沉钒”,维持溶液中的总浓度为,。,则,“沉钒”后溶液中。
17.(14分)肉桂酸主要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美容、农药、有机合成等方面。合成原理及有关装置如图所示:
制备过程:
①在仪器c中放入新蒸馏的苯甲醛、新蒸馏的乙酸酐以及适量的无水乙酸钾。加热回流。
②待反应冷却后,加入温水,改为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再将烧瓶冷却,加入溶液,以保证所有的肉桂酸和乙酸转化成钠盐而溶解。
③抽滤,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冷却,抽滤,用少量试剂A洗涤沉淀,抽干。
④产品在空气中晾干,产量约。
已知相关物质的信息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回流反应装置中仪器c的名称是 。
(2)回流反应装置中空气冷凝管的作用: 。
(3)用替代乙酸钾,可缩短反应的时间,的作用是 ,使用前应干燥并研细的目的是 。
(4)用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出的主要物质为 ,试剂A为 (填“水”“醇”或“醚”)。
(5)肉桂酸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温度控制不当,使反应液剧烈沸腾,会导致肉桂酸的产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答案】(1)三颈(口)烧瓶(1分)
(2)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2分)
(3)催化剂(1分) 乙酸酐遇水形成乙酸,影响反应的进行,碳酸钾也失去催化作用;研成粉末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
(4)苯甲醛(2分) 水(2分)
(5)(2分) 降低(2分)
【分析】利用苯甲醛和乙酸酐无水环境下合成肉桂酸,按题干实验步骤,首先在装置甲三颈烧瓶中加入反应物以及碳酸钾,160~170℃回流30min,然后用装置乙除去未反应完的苯甲醛,加入10mL10%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肉桂酸,加活性炭吸附色素,进行抽滤,将滤液冷却后,搅拌并用浓盐酸酸化,将肉桂酸钾反应为肉桂酸结晶析出,冷却后抽滤,洗涤沉淀,抽干获得粗产品。
【解析】(1)仪器c为三颈(口)烧瓶。
(2)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3)根据可缩短反应时间可知,的作用是催化剂,如果有水乙酸酐会生成乙酸影响反应,而且碳酸钾也会失去催化作用;研成粉末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水蒸气蒸馏时蒸馏出沸点低的苯甲醛,试剂A洗涤的目的为洗掉多余的盐酸、乙酸和氯化钠,故A为水。
(5)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肉桂酸的理论产量为,故产率;加热回流时,若温度控制不当,使反应液剧烈沸腾,导致肉桂酸挥发,产率降低。
18.(14分)转化利用对化解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工作者致力于将转化为各种化工原料。
Ⅰ.早在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和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①和生成;②分解生成尿素。
(1)活化能:反应①反应 ②(填“>”、“<”或“=”); (用含的式子表示)。
II.我国科学家研究电池,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电池中,反应产物为;和单质碳,正极电还原后与锂离子结合形成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
①;
②;
③___________;
④
(2)写出步骤③中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I.利用和重整技术可获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重整过程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反应ii:
不同配比随温度变化对出口合成气中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对于反应,试比较点和点的转化率: (填“>”、“<”或“=”下同);平衡常数 ,当一定,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 (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4)当,温度高于,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2分) [或或](2分)
(2)(2分)
(3)>(2分) =(2分) B(2分)
(4)温度高于900℃后体系中发生的反应以反应ii为主,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导致其浓度减小,而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因而导致比值减小(2分)
【解析】(1)由图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是E1,反应②活化能是E3,E1< E3,即M<N;由图可知,总反应的ΔH=[或或];
(2)活泼金属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Li为负极,二氧化碳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3CO2+4Li+4e-=2LiCO3+C,依据Ⅰ、Ⅱ、Ⅳ,可得骤Ⅲ的离子方程式为:;
(3)M点和N点的区别比值,M点的甲烷含量更高,由反应是Ⅰ知增加甲烷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变大,故M点CO2的转化率比N点CO2的转化率大;由图可知,M点和N点的反应温度相同,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M点和N点的平衡常数相等;反应Ⅰ都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反应Ⅱ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低压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则高温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
(4)则当时,温度高于900℃后,减小说明体系中的反应以反应Ⅱ为主,反应物氢气的浓度减小、生成物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导致减小。
19.(13分)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广泛用于发热、疼痛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结构简式为B,可由水杨酸(A)与乙酸酐反应制得。将阿司匹林负载至高分子链上可以制成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具有更好的疗效。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H的合成线路如下:
已知:R-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系统命名为 ,G→H的反应类型为 。
(2)B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
(3)检验B中含有A的试剂为 。
(4)由C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关于有机物C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可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1mlC与3mlH2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有机物C和D
(6)在阿司匹林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NaHCO3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答案】(1)2-羟基苯甲酸(1分) 加聚反应(1分)
(2)羧基、酯基(各1分,2分)
(3)浓溴水或氯化铁溶液(1分)
(4)+CH2=CHCOOH+H2O(2分)
(5)ad(2分,选错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
(6)11(2分) (邻间对)或(邻间对)(2分)
【分析】由H的结构简式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C与F(CH2=CHCO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G,则C的结构简式为;A()与(CH3CO)2O在催化剂、加热时反应生成B,B与环氧乙烷发生题给已知反应生成C,则B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1)A的结构简式为,A的系统命名为2-羟基苯甲酸;G→H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2)B的结构简式为,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酯基。
(3)B的结构简式为,A的结构简式为,A中含酚羟基、B中不含酚羟基,故检验B中含有A的试剂为氯化铁溶液或浓溴水。
(4)C与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H2O。
(5)a.C中的官能团为酯基、醇羟基,不能与溴水反应,a项错误;
b.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和苯环碳原子一定共平面,与碳氧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共平面,结合单键可以旋转,C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项正确;
c.C中只有苯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1mlC与3mlH2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
d.C、D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KMnO4鉴别C和D,d项错误;
答案选ad。
(6)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其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反应说明结构中含—COOH,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酯基,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为:—COOH和—OOCCH3、—COOH和—COOCH3、—COOH和—CH2OOCH、—CH2COOH和—OOCH,两个取代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去掉阿司匹林,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4-1=11种;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邻间对)、(邻间对)。
分离提纯方法
依据
A
重结晶法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同
B
氢氧化钠溶液洗气法除去中的
化学性质不同
C
分液法分离乙酸正丁酯和正丁醇
沸点不同
D
加热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
热稳定性不同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探究和浓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将通入下列溶液至饱和:
①浓
②和HNO3,混合溶液
①无色变黄色
②蓝色变绿色
和浓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有
B
比较与结合的能力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的能力:
C
比较与的酸性
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的
前者小
酸性: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
名称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溶解度:溶剂
水
醇
醚
苯甲醛
1.6
178~179
0.3
互溶
互溶
乙酸酐
1.2
138~140
遇水生成乙酸
溶
不溶
肉桂酸
148
133~134
300
0.04
24
溶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辽宁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辽宁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江苏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湖北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湖北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用于抗酸、治疗慢性胃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