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上海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上海卷)(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上海卷)(考试版),共8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Mn 55 Cu 64 I 127 La 139
一、探究原子世界的奥秘
1.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努力,揭示了原子结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奥秘。H、C、N、O、Si、Ca、Ti、卤素等元素常常构成丰富的物质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22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Ti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区,与Ti位于同一周期且含有相同未成对电子数的主族元素为 。
(2)Ca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这是由于钙元素的核外电子由 态跃迁到另一状态时产生的光谱。(填编号)
A.基态 B.激发态
(3)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 光谱。(填编号)
A.发射 B.吸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H3Cl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B.CH3CH2Br相比CH3CH3有较强的反应活性,是因为碳溴键极性强
C.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N>O>C
D.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SiO2,所以SiCl4的沸点大于SiO2
(5)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从原子半径和共价键成键的角度分析,C、O原子间易形成C=O键,而Si、O原子间不易形成Si=O键的原因 。
(6)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O的高,原因是:
①O失去的是已经配对的电子,配对电子相互排斥,因而电离能较低;
② 。
(7)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NH3的键角小于CH4的键角,是因为NH3的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有较大斥力
B.NH3极易溶解在水中,只因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C.NH3的沸点比PH3的高,是因为N—H的键能比P—H的大
D.构成NH3的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7种
(8)根据所学知识比较①CH3COOH②CH2ClCOOH③CH2FCOOH的酸性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填编号)。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高效、低成本的氢气储运技术是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必要保障。Fe-Mg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该晶体储氢时,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
(9)该Fe-Mg合金中,每个F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Mg原子有___________。
A.4个B.6个C.8个D.12个
(10)要储存1 kg ,至少需要 kg Fe-Mg合金。
二、二氧化碳气体的转化与利用
2.CO2的高效转化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双面使用纸张
C.大力发展风力发电D.“焚烧法”处理垃圾
(2)NaOH溶液可吸收CO2。
①写出标准状况下2.24 L的CO2与100 mL3 ml·L-1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若反应得到的溶液中c():c()=2:1时,则溶液pH= 。(25℃,H2CO3的Ka1=4×10-7;Ka2=5×10-11)
(3)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CO2
B.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C.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高温反应炉中的物质是Ca(HCO3)2
(4)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
①写出CaC2O4·H2O在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可能是 。
利用CO2加氢制备CH3OH是人工固碳的途径之一、已知:
反应I:CO2(g)+3H2(g) ⇌ CH3OH(g)+ H2O(g) ΔH1
反应Ⅱ:CO2(g)+H2(g) ⇌ CO(g)+ H2O(g) ΔH2=41 kJ·ml-1
反应Ⅲ:CO(g)+2H2(g) ⇌ CH3OH(g) ΔH3=-90 kJ·ml-1
(5)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ΔH1= kJ·ml-1;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填写“变大”“不变”“变小”)。
(6)有利于提高反应Ⅱ中 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
A.使用催化剂B.加压
C.升温D.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7)若将含等物质的量CO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Ⅲ,下列事实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生成CH3OH的速率与生成H2的速率相等
D.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8)保持压强、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不变,将混合气体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经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温度高,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 。
三、实验室制取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3.某兴趣小组采用作氧化剂,在大量氨和氯化铵存在下,选择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将C(Ⅱ)氧化为C(Ⅲ),来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Ⅲ)配合物。产品为橙黄色单斜晶体,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溶于乙醇,与中心原子C(Ⅲ)的配位紧密,不易在盐酸溶液中发生解离。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流程如下:
沉淀
成品称重计算产率
(1)仪器a的名称是 ,请写出该实验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
(2)操作(6)水浴加热至60℃的原因 —————————————— 。
(3)洗涤操作中a试剂为 ;b试剂为 。
A.氨水 B.氯化铵溶液 C.盐酸 D.乙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若称取晶体,可使用电子天平称量
B.操作(6)水浴加热至60℃,保持20min,并不断摇动锥形瓶,其中盖住锥形瓶的目的是防止氧气进入
C.系列操作(8)将粗产品溶解于稀溶液后,通过过滤将活性炭除去,然后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析出
D.操作(9)烘干可采用高温烘干,加快烘干速率
产品分析:
步骤1、准确称取0.2000g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ml水溶解,然后加溶液,在电炉上加热至无放出(用pH试纸检验),然后冷却溶液。
步骤2、将溶液转移至碘量瓶中,再加20.00ml水及固体和溶液,立即盖上盖子并摇晃均匀,放暗处静置10min左右。
步骤3、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样品溶液至浅黄色(这时滴定速度要慢,以防滴过头),加入5.00mL新配的2%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V。
(5)步骤3中淀粉指示剂为何不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样品溶液前加入,请表述原因 。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三氯六氨合钴中钴的相对误差: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相对误差=(测量值-标准值)/标准值]三氯六氨合钴中钴的标准含量:
四、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合成
4. 天然产物H具有抗肿瘤、镇痉等生物活性,可通过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等)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链状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所有可能的结构: 。
(2)在分子,化合物B有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3)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
(4)D→E的反应类型为 。
(5)F的分子式为 ,G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6)化合物H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 ,下列物质不能与H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
a. b.溶液 c.酸性溶液 d.金属Na
(7)以和≡-COOCH3为原料,合成,在方框中写出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和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试剂任选)。
五、以磷精矿精制磷酸
5.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杂质为、有机碳(以计)等]精制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的,的;
(1)的俗称是 。
(2)“酸浸”时产物之一为一种腐蚀玻璃的弱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脱有机碳”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温度控制在80℃,一方面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是 。
(4)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第一电离能:P大于S的原因 。
(5)当化学平衡常数时,认为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通过计算判断反应能否进行完全 (填“是”或“否”)。
(6)取mg所得精制磷酸,加水稀释,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①已知室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溶液呈酸性
B.溶液中
C.加热滴加酚酞的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D.溶液中:
②精制磷酸的浓度为 。
T(K)
CO2实际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即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543
12.3
42.3
553
15.3
39.1
样品质量m
0.2000g
31.00ml
0.024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山东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环己烷的制备原理如图,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江苏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湖北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用于抗酸、治疗慢性胃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