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学设计
展开1.了解并识记《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及文意。
3.品味诗歌细节,体会赋比兴及其艺术效果,感受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4.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特征,探究其悲剧根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学习赋比兴的手法。
难点:探究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邶风·静女》
今天让我们走近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通过《氓》领略不一样的古典爱情。
二、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文体知识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拓展:“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诗经》六义
2.诵读诗歌,字词正音
氓之蚩蚩(méng chī) 匪我愆期(qiān)
将子无怒(qiāng) 乘彼垝垣(guǐ)
自我徂尔(cú) 淇水汤汤(qí shāng)
渐车帷裳(jiān cháng) 靡有朝矣(mǐ)
三、课中学习任务一:理解诗意,叙述故事
1.理解诗意
氓之①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②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③期。
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至于:古义:直到;今义:递进关系连词。
以为:古义:把……作为(看作);今义:认为。
【译文】有个青年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定为婚期吧!
乘彼垝垣,以①望复关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③尔车来,以我贿迁。
以:目的关系连词,来。
复关:借代手法,以人物的居住地代人物。
以:介词,用。
【译文】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喜得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著草占卜,结果很吉利。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我的嫁妆搬到你家。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①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犹:尚且,还。
【译文】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解脱的。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①贫②。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食:本意为“吃”,这里引申为“过着”。
贫: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①,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②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③自悼矣。
夙兴夜寐:很早起很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至于:达到……地步。
躬:自身。
【译文】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早起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讥笑我。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却使我产生怨恨。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么欢乐,有说有笑是那样的开心。当年的誓言是多么的诚恳。不想现在却变了心。违反誓言不念情,那就让这场爱情了结了吧!
拓展:关于年龄的称谓
垂髫: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短发是自然下垂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豆蔻:指十三岁的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女子十五岁。 “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束发:男子十五岁时束发为髻。“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弱冠、初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古人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这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2.《诗经》长于叙事,《氓》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参考以下句式,概括情节,叙述故事。
有一位少女在没有 的情形下,与一位 的男子 ,最后 。
参考:“有一位少女在没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情形下,与一位靠不住的男子私定终身,最后被抛弃”。
——李山《诗经应该这样读》
四、课中学习任务二:赏析细节,寻觅诗情
有人说,《氓》所展示的是上古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请从《氓》中找出女子与氓爱情消亡的凭证有哪些?
明确:淇水、桑叶乃至称谓的变化都证明了一段感情的消亡。
(1) “淇水”是景语。卫女的情感变化是“情语”。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
送子过淇,至于顿丘。——热情,幸福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怨恨,沉痛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清醒,刚强
(2)桑叶这一意象展现出女主人公婚前和婚后生活的迥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象征着女主人公沉浸于恋爱的甜蜜美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象征着女主人公嫁给“氓”后罗曼蒂克的消亡,也比喻女子容颜衰老,不复当年的润泽。
桑叶之兴衰成为女主人公情感的外化载体
技法点拨—比兴
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舒缓了节奏,起到过渡作用。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既起过渡作用,也在暗示人物命运的变化。
内容上:
①暗示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桑叶变化暗示女子容颜变化,也暗示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
②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生机勃勃景象,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的情意浓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衰败凋零景象,则如同两人的感情枯竭。
③真切自然,富于生活气息。采桑养蚕,应该是女主人公的日常劳动生活,“能近取譬”,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更显得自然真切。
(3)称呼变化
氓——子——复关——尔——士——其
称呼的变化与女子感情的跌宕有着微妙的联系,符合人物的身份变化和情感发展,是表达女子感情的一条线索
五、课中学习任务三:分析人物,探究悲剧
1.鲍鹏山在《第三只眼看<诗经>》中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请据此探究卫女形象。
明确:作为恋人,她温柔体贴,率真痴情;
作为妻子,她勤劳忠贞,隐忍重情;
明确:①丈夫的背信弃义——“信誓旦旦”“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男权社会的必然——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生活的幸福与否全都寄托在男子身上。
③女子自身的原因——婚前过于痴情投入;许婚过于草率主动;婚后一味付出忍让。
六、课中学习任务四:比较阅读,提升诗旨
阅读《诗经·郑风·遵大路》和汉乐府《有所思》,比较面对男子的抛弃,女性是如何面对的?对于我们有何启示?
诗经·郑风·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明确:面对男子的抛弃,《郑风》中的女性是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有所思》中的女性怒火中烧,恨人毁物,继而发誓决裂。而《氓》中的女性却是冷静反思,主动决绝、追求自由,维护尊严,反映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
恋爱时,她那样痴情、执着;婚变后,她没有被重创击垮,反而在悲愤、无助下逐渐清醒,并最终变得自尊自强。这样,她的人生完成了由纯情少女到成熟女性的心灵跨越。
七、课堂总结
《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作品通过一位被伤害、被遗弃的女性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古代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事件。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慰、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受触动。
推荐学习资源
1.傅斯年《诗经讲义稿》。
2.李敖《论中国女人》。
3.舒婷《致橡树》
学后反思
自我测评
、
内容
风
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
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
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40篇。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9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 氓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案,共5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优质课教案及反思,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