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基础达标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有时是在_______的街头,有时是在拥挤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车站。天气晴朗,薄凉。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起,一个人。路上,无边的烟缭雾绕。太阳蔼然地升起来。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时而是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________。活鲜鲜的青色一剧剧地刷到人眼里来,山头跟山头正手拉着手,围成一个美丽的圈子。阳光更浓了,山景益发清晰,一切气味也都被蒸发出来。稻香扑人,再有点醺然欲醉的味儿。这时候,只恨自己不能着一身宽抱,好兜两袖素馨回去。路旁更有许多叫得出来和叫不出来的野花,也都晒干了一身的露水而抬起头来了。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黄的夕晖在太片山坡上徘徊却顾,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我想起一首极喜欢的歌:“我的财产放置在一个地方,远远地在青天之上。”真的,直到那天我才忽然憬悟到,我有那样多______的美好产业,像清风明月、像山松野草。我要把它们寄放在溪谷内,我要把它们珍藏在云层上,我要把它们怀抱在深心中。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和文中加点的“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你走慢一点呀,快了,老太太跟不上。
B.多跟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你会变得优秀。
C.一场雨后,小草跟大树都喝饱了水。
D.他热情地招呼我:“你跟哪儿来呀?”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典雅又生动,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人类最深沉的感情,是对土地的感情。① ,而是很具体的,每个人,对土地的感情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很多年前,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时,诗人艾青写过这样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时读这样的诗句,很多心怀忧戚的中国人泪珠盈眶,热血沸腾。大半个世纪过去,时过境迁,今天我们读这两句诗,② 。为什么?因为,人们对土地的感情依旧。尽管土地的色彩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是中国人对故乡、对历史、对民族、对祖国的感情并没有变。
很多年前,作为一个知青,我曾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劳动繁重,生活艰苦,然而没有什么能封锁住我憧憬和想象的思绪。面对着脚下的土地,我经常沉思默想。我在田野里干活时,凝视着脚下的土壤,情不自禁地会想:这一撮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昆仑山?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抑或是来自险峻的三峡,雄奇的赤壁,秀丽的采石矶,苍凉的金陵古都?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个包含成语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5.以上文字选自一则演讲稿,请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6、7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6.“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7. 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3分)
能力提升
三、课外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没有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叫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心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词,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中的我,指的是喻体的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9.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4分)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文本一:
夏日书简(节选)
艾青
我们来到这里已一个星期了。我坐在院子里给你们写信。
我是欢喜这山地的。①站在稍稍高一点的山坡向远方看:何等的旷野的壮观!无数的山互相牵连着又各自耸立着,褐色的,紫色的,暗黛色的,浅蓝色的山!温和的,险峻的,宽大的山!起伏不平的多变化的山!映在阳光里的数不清的山!
岩石,茂林,夹谷,峰峦,山与山之间的窄小的平野,沿着山向上延展的梯田,村舍,零落在各处的村舍……构成了这旷野的粗壮而富丽的画幅。
我就生活在这环境里。每天我起来很早,我起来时月亮还在我的房子里留下最后的光辉。因为白天太热,我常趁这时候写点东西。但我写的并不多,一到天大亮了就被一些谁都不容易逃避的日常琐事打断。
上午看一点书。躺在床上看,这是最近才有的坏习惯。到午后一时左右照例是听见了敌机马达的震响声,等这声音将临近我们的上空了,我们就出去……于是一架、两架、三架,而一连几天了都是27架。于是眼见它们向北碚与重庆方面消失……不久,就紧缩着心听着远方的轰炸声……
但我却在一种始终如一的信念里,一种只有出于最高的理智和最强的情感的信念里,非常宁静地过日子,我非常安宁地相信自己的工作。像一个天文学者信任他由于数字证明某颗行星在某时间内一定要陨落的工作一样。
于是,我在这种信念里,显得有些庸俗地自满了。
当我戴着麦秆编的宽边的草帽,穿着草绿色的布质的褪色的军裤,和缝补了好多次的白衬衫,脚上是麻质的草鞋,手上拿了根爬山用的木杖,我常常发现自己有些可笑——这些不像那由于狂热而割伤了耳朵,又用狂热画了包扎了绷纱布的脸的自画像的,忘戴着草帽的凡高么?那老是用极强烈的黄色去歌赞太阳的庄稼汉?而当我走过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又走进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闻着被太强烈的阳光所蒸晒的干土的气息,我岂不像那可怜的朋斯或是那些欢喜向家畜致礼的可怜的田园诗人么?
我将在这里住下去。一天,人们把我最初介绍给小朋友们。我曾说:“我将要向你们学习,我要向比我年轻的一代学习,因为中国假如不向年轻的一代学习是没有希望的。”这些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但他们经历了多少患难了啊!他们从沦陷了的家乡跑出来,尝尽了饥饿与流亡之苦……于是他们都变得很坚强。知识与能力都超过了他们的年龄所能具有的程度。
在我没有到这里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他们里面的一个孩子的诗作,那诗作,比我们每日所看到的报章杂志上的作品还要显得新鲜一点;同时,我还听说,他们里面有立志要做鲁迅和高尔基的。而我的那可怜的小诗集《北方》,他们竟每人都手抄了一本。
而更可贵的是他们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他们最富有热烈的探讨的兴趣。他们常常一群一群地散坐在树木或是岩石上,在谈论着他们所接触到的新的问题。我常常担忧:我的气质和我的习惯会不会妨害他们对于我的接近?但我必须努力使自己和他们生活得和洽,至少使我成为他们的可以坦白相处的朋友。
每天黄昏时,我们散步。普式庚林我们将会多去走走,因为它离我们住的院子太近了不,它是横列在我们住的院子前面的低地上。②改天,我还想找几个小朋友帮忙搬几块石块做凳子,这样,我们岂不是可以在林子里朗诵诗人的《奥涅金》和其他的诗作么?……但是,我们不久恐要举行夏令营了,或许我们会在一个小镇的街上出壁报,贴街头诗……即使要朗诵,恐怕也将在茶馆里举行呢……
六月二十九日,北碚乡间
(原载《现代文艺》第2期,1940年11月25日出版,有删改)
文本二:
重庆一瞥
朱自清
重庆的大,我这两年才知道。从前只知重庆是一个岛,而岛似乎总大不到哪儿去的。两年前听得一个朋友谈起,才知道不然。他一向也没有把重庆放在心上。但抗战前二年走进夔门一看,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那时他确实吃了一惊。我去年七月到重庆时,这一惊倒是幸而免了。却是,住了一礼拜,跑的地方不算少,并且带了地图在手里,而离开的时候,重庆在我心上还是一座丈八金身,摸不着头脑。重庆到底好大,我现在还是说不出。
从前许多人,连一些四川人在内,都说重庆热闹,俗气,我一向信为定论。然而不尽然。热闹,不错,这两年更其是的;俗气,可并不然。我在南岸一座山头上住了几天。朋友家有一个小廊子,和重庆市面对面儿。清早江上雾的,雾中隐约着重庆市的影子。重庆市南北够狭的,东西却够长的,展开来像一幅扇面上淡墨轻描的山水画。雾渐渐消了,轮廓渐渐显了,扇上面着了颜色,但也只淡淡儿的,而且阴天晴天差不了多少似的。一般所说的俗陋的洋房,隔了一衣带水却出落得这般素雅,谁知道!再说在市内,傍晚的时候我跟朋友在枣子岚垭,观音岩一带散步,电灯亮了,上上下下,一片一片的是星的海,光是海。一盏灯一个眼睛,传递着密语,像旁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人,还哪儿来的俗气?
从昆明来,一路上想,重庆经过那么多回轰炸,景象该很惨罢。报上虽不说起,可是想得到的。可是,想不到的!我坐轿子,坐洋车,坐公共汽车,看了不少的街,炸痕是有的,瓦砾场是有的,可是,我不得不吃惊了,整个的重庆市还是堂皇伟丽的!街上还是川流不息的车子和步行人,挤着挨着,一个垂头丧气的也没有。有一早上坐在黄家垭口那家宽敞的豆乳店里,街上开过几辆炮车。店里的人都起身看,沿街也聚着不少的人。这些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安慰和希望。只要有安慰和希望,怎么轰炸重庆市的景象也不会惨的。我恍然大悟了。——只看去年秋天那回大轰炸以后,曾几何时,我们的陪都不是又建设起来了吗!
1941年3月14日作
(原载1941年11月10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4、5合刊)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艾青来到重庆之后,很快被重庆的美景吸引,这美景让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B.艾青看到了喜欢诗歌的小朋友们经历的苦难,更看到了坚强和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
C.朱自清眼中的雾重庆,是一幅扇面上淡墨轻描的山水画,雾散后画上只加了点淡色。
D.朱自清从昆明来到重庆,看到了敌机的炸痕,但没有看到行人垂头丧气的神色。
1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第5段,一连用了三个省略号,描绘了敌机来临时家在不同阶段的反应,有层次地展示了人们的心理。
B.文本一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作者在重庆时的穿戴打扮和用具,表现了当时生活的简朴和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
C.文本二第1段把朋友以前没把重庆放在心上与到了重庆感觉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进行对比,突出了重庆之大。
D.文本二第2段描绘了市内的灯光。虽然重庆经过多次轰炸,但夜晚仍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
12.艾青是一位激情四溢的诗人,他的散文同样富有激情,请分别分析文本一中画线的①②处所蕴含的情感。(4分)
13.同样是以抗战时重庆为题材,文本一和文本二写法明显不同,请从题目、选材和主题上比较分析。(6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高中语文6.1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6.1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3 大堰河——我的保姆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3 大堰河——我的保姆巩固练习,共8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3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3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评价,拓展阅读评价,迁移赏读与检测,写作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