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98909/0-1712733430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一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98909/0-17127334305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一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十一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共5页。
第二十一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B.颔联“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可以想见诗人的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写景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C.“社”为土地神,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成日。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敦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D.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游”了一整日,此时明月高挂,诗人此时此刻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2.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诗人离别的愁绪与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B.第三句借“落花”自喻,表现诗人对落红零落成泥的消极感伤。C.第四句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到更高的奉献精神和人生哲理的境界。D.全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了诗人辞官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3.阅读古诗,完成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两句以设问领起,自问自答中道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B.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C.诗的五、六句由静转动,描写细望之景,暗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D.诗的七、八句化用典故,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从主题角度看,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以及寂寞苦闷的情绪。B.《望岳》首句写诗人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无法形容,含惊叹仰慕之情。C.《游山西村》一诗颈联“箫鼓追随”“衣冠简朴”写出村民们吹箫打鼓欢快劳动的热闹场面。D.《登飞来峰》“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5.请欣赏下列书法作品并按要求完成题目。(1)上面的甲、乙两副书法作品,字体分别为 、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2)你的哥哥刚刚考取心仪的大学,你打算在上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取一个作为礼物送给他。你会选择哪一幅?为什么?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你所在的育才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出场宣言】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相。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流。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①知名歌手音乐人 ②港台节目主持人 (2)【题目诠释】本节目内容异彩纷呈,题目“经典咏流传”也很有特点,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说说对这一题目的理解。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3)【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从看了《偶像练习生》这档节目后,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一没颜值,二没背景,学习成绩又一般。临近中考他反而丧失了信心。请你借助因《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的劝说。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8.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9.按要求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2)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三、作文10.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写泰山之景,层次分明。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写法分析】 《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泰山的雄浑景象,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参考答案:1.D2.B3.B4.C5.(1) C B(2)我会选择乙图。因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哥哥刚刚考取心仪的大学,这两诗可以对哥哥起到激励的作用。(意思对即可)6.(1)①D ②B(2)表示用吟咏、歌唱的形式表现经典;谐音“永”寓意传统文化永远流传。(3)小华,你看,袁枚诗中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美丽地、执着地绽放。即使我们先天条件不好、资质一般,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青春、理想、精神风貌。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也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最好的自己。你说对吗?7.B 8.示例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示例二: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9.(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2)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10.【例文】我站在泰山脚下,仰望泰山。它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盛夏换上了一件碧绿的衣衫。围绕在山腰的白云,就好似它飘逸的白纱腰带。山顶上修建的亭台楼阁,就好似它那精美的头饰。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