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十七课短文两篇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七课短文两篇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共6页。
第十七课短文两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甚蕃(fán) 德馨(xīn) 案牍(dú) 周敦颐(yí)B.枝蔓(màn) 苔痕(tái) 淤泥(wū) 隐逸者(yì)C.亵玩(xiè) 濯洗(zhuó) 清涟(lián) 鲜有闻(xiān)D.调琴(diào) 鸿儒(rú) 陋室(lòu) 诸葛庐(lú)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表现了居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以情趣之雅可窥见 “陋室”不陋。C.本文语言风格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D.作者借用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意在表明自己的“陋室”更加有名。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作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两篇文章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旨意,意境隽永,韵味深长。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C.《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并娶到虎妞,到小说结尾,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D.《格列佛游记》中商人格列佛随“好望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7.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 》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何陋之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水陆草水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手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独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于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 香远益清 (2) 陶后鲜有闻(3) 宜乎众矣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商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植:立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D.将弃官去 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只想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三、作文16.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参考答案:1.D2.A3.C4.D5.B6.A7.(1)D(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C(4) 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4)有什么简陋的呢?9.(1)更加 (2)少 (3)应当 10.(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11.D12.C 13.B 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同他争论。 15. 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16.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第十七课短文两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甚蕃(fán) 德馨(xīn) 案牍(dú) 周敦颐(yí)B.枝蔓(màn) 苔痕(tái) 淤泥(wū) 隐逸者(yì)C.亵玩(xiè) 濯洗(zhuó) 清涟(lián) 鲜有闻(xiān)D.调琴(diào) 鸿儒(rú) 陋室(lòu) 诸葛庐(lú)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表现了居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以情趣之雅可窥见 “陋室”不陋。C.本文语言风格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D.作者借用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意在表明自己的“陋室”更加有名。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作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两篇文章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旨意,意境隽永,韵味深长。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C.《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并娶到虎妞,到小说结尾,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D.《格列佛游记》中商人格列佛随“好望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7.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 》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何陋之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水陆草水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手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独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于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 香远益清 (2) 陶后鲜有闻(3) 宜乎众矣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商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植:立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D.将弃官去 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只想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三、作文16.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参考答案:1.D2.A3.C4.D5.B6.A7.(1)D(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C(4) 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4)有什么简陋的呢?9.(1)更加 (2)少 (3)应当 10.(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11.D12.C 13.B 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同他争论。 15. 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16.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