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01355/0-17127941247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勾画人物,粗知故事。
2.按时间顺序还原故事,感受作者巧用悬念和误会及插叙的写法,学习作者的巧妙构思。
3.品读课文,探寻“梨花之美”,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任务】
1.讲梨花故事
2.赏梨花美景
3.赞梨花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描写梨花的诗句很多,白居易曾写“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辛弃疾所做“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不同的诗句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看看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
认识作者:
【彭荆风】(1929一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读者一致好评。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云里雾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等。
背景链接:(具体见配套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讲梨花故事
1. 略读课文,文中写了哪些人?
预设: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
2.他们分别与小茅屋发生过什么故事?
预设:
“我”和老余: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得到了食宿帮助;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修葺小茅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排水沟挖深一些。
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很感激;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路人;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排水沟挖深一些。
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
3. 分别按照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复述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种顺序哪一种更好。
预设:
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4.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设置误会和悬念的地方,说说其表达效果。
预设:
悬念一:在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之后产生了第一个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误会一:“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
悬念二:在瑶族老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后,误会解开了,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悬念,主人家是谁?
误会二:后来,我们看到了一群哈尼族小姑娘,于是就有了第二个误会,“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
悬念三:听了哈尼族小姑娘的解释后,误会解开了。原来小茅屋真正的建设者是解放军。于是就有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小结: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环环相扣,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任务二:赏梨花美景
本文题目叫《驿路梨花》,也就是说课文要以梨花作为线索,找找看,文中关于梨花的描写有几处?读一读,仔细品味,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预设: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赞美。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是梨花一语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
任务三:赞梨花精神
1.课文为何用“驿路梨花”作标题?
预设:
“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2.诗句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有何作用?
预设:
“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魅力。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课后延学】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联系现实,请你以“我心中的梨花”为题,写写新时代梨花精神,完成一篇小作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获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