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压强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内容,主要由“认识压强”和“压强的计算”两部分组成。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看,它前承运动和力学的知识,后启浮力的知识,既是本章的第1节,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基础。在物理方法上,它是前面所学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值定义法的进一步应用,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研究方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枢纽性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对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体现压力作用的效果?
(2)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设计和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哪些变量?
为了让学生有真实深刻的感受,尽量给不同的小组提供包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在内的各种不同器材,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很好的探究器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也能类比速度公式的知识进行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能说出压力与重力的关系,会画压力示意图。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师生互动,能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会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3.通过类比速度公式和阅读课本,正确描述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选择和使用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难点:用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压强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内容,本节为第2课时压强的应用。主要由“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和“压强的计算”两部分组成。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已学习压强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总结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以安全教育为目的的安全锤等事例,公路的路面被超载货车压坏的社会现象,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有自我保护及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概念等知识,但对于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的亲身体验感较少。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分析,能结合公式说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举出类似实例。
核心素养
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以及学会在社会领域、自然领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提高思维方法的构建能力。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小实验——气球滚钉板
把气球放在许多钉子和一个钉子上做对比实验。
问题:气球为什么不怕许多钉子,反而怕一个钉子?
学生观看实验并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通过有关压强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压强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压强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思考。
环节二:认识压力,明确压力的三要素以及与重力的关系
1.认识压力的三要素。
(1)引导学生认识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引导学生认识压力的大小。
演示电子秤的使用;将重物放在电子秤上,缓慢倾斜电子秤,其示数逐渐减小。
分别水平、倾斜、竖直放置带有重物的钢尺。
(1)观察钢尺的形变情况。
(2)明确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3)进一步明确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压力,并区分压力与重力。
环节三: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提出猜想。
给学生提供气球,让学生通过气球的形变初步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并提出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实验探究。
提供实验器材:有钉子的小瓶、沙子、钩码、橡皮泥、粗绳、细绳、海绵、小桌、气球等,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进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总结、归纳,运用转换法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
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促使学生作出猜想。
增强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使学生经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过程,正确运用物理方法去探究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如何控制变量?
(3)归纳总结。
请小组同学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分析归纳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例1.如图所示,比较甲、乙可得,当接触面的大小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乙、丙可得,当 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学生展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思考、解答并交流。
总结出正确结论;锻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他人意见,改进自己探究方案的意识。
及时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环节四:介绍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计算压强
3.压强的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么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在学习其他物理量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自学导学案。
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例2.请估测一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提供带有网格的纸和体重计,g取10 N/kg)
学生观看,引发思考。
学生遇到问题,通过讨论、回顾已知知识:建立速度、密度概念时用到的比值定义法,建立压强的概念。通过计算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入压强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压强做铺垫。
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并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9.1 压强
第1课时 认识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3.压强:p=FS,1 Pa=1 N/m2。
作业布置
《七彩作业》第九章第1节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分享科普知识——如何正确使用公交车的安全锤?
安全锤的结构非常简单,一般由把手和钢制锤头组成。与普通的圆头锤相比,安全锤的锤头具有尖锐的头部。在使用安全锤破窗时,我们需要握紧把手,然后把安全锤抡起来,最后使劲地击打到玻璃上。
问题:上述科普知识涉及哪些物理知识?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通过有关压强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压强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压强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思考。
环节二: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观察图片——啄木鸟捉虫子、铁轨铺在枕木上、书包带很宽、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等。
问题:请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角度分析上述实例中的物理知识,并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亲身体验:用手在木板上按图钉。
进一步感受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学以致用:
(1)分析许多公路的路面被超载货车压坏的原因。
(2)分析当儿童掉入冰窟窿中的营救办法。
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学生思考、动手体验、交流,对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归纳,使学生能够根据压强的公式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增大、减小压强的实例,学以致用。
通过儿童掉入冰窟窿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压强的应用计算
根据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例2.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0.8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 cm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 N,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各是多大?
计算并和同伴交流。
通过计算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压强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9.1 压强
第2课时 压强的应用
一、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减小受力面积。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增大受力面积。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作业布置
《七彩作业》第九章第1节第2课时
物理八年级下册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573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2 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