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自古皆注重音乐。由音乐的变化,可看出文化的变化;由音乐的盛衰,可看出文化的盛衰。古代祭祀时有乐舞,外交酬酢时有赋诗,王公卿大夫的宫中都有瞽师组织的乐队,士族子弟大多能歌善舞,平民的婚姻也以田野中的唱和歌舞为背景。孔子之后儒家提倡的乐礼之治,的确是对于前代传统的一种崇拜,并非无根的理想。但如孔子所希望恢复的封建制度,当孔子在世时已发展到没落的阶段,孔子所推崇的音乐也已不甚时髦。孔子死后不久,封建全消,古乐也成为少数儒家抱残守缺的一种古董。对于一般的社会,古乐已不存在,连儒家崇尚的音乐是否是真正的或完备的古乐,也很成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整个的文化背景若已变化,旧的技术即使尚未失传,往往也无力继续维持一种旧的历史现象。在艺术史方面,此理尤为显著。
    音乐当初并无新旧之分。但春秋晚期产生一种新的音乐,于是旧乐从此就称“雅乐”,新兴的称为“新声”,又称“郑声”或“郑卫之音”或“濮上之音”,反对的人甚至称之为“淫声”或“亡国之音”或“靡靡之音”。新声发祥于郑、卫两国,在卫国的桑间濮上之地甚为发达。《诗·鄘风》有“桑中”之篇,乃男女相悦之诗。由“国风”中可知与“桑中”篇相类的情诗各国皆有,并不限于郑、卫,并且都是古代传下,而非春秋末年的产品。音乐史上的桑间濮上之音是另一回事,与郑、卫关系虽密,但不见得只是男女相悦之音。新声虽出于郑、卫,但最悦新声的是孔子幼年时在位的晋平公。《韩非子·十过篇》,“卫灵公于濮水命师涓代为写谱,并献新声于平公”的故事中可见新声靡靡悦耳,哀怨声调特别凄惨动人。然而新的音乐,一方面有人拥护,一方面有人反对。平公的乐师师旷,是春秋末期有名的大雅乐家,拥护古乐,据《国语·晋语八》记载,他对平公的嗜好新声曾下断语:“公室其将卑乎!”而传统的雅乐,比较深沉醇厚,近乎西洋所谓古典的音乐,不专以声调感人,尤为重要的是声调背后的信仰与理想。历史上大的革命时代,变化不限一方,而是普及于各部门。春秋末战国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革命时代,除政治社会的翻腾外,音乐也起了空前的变化:新声代替了雅乐,浪漫代替了古典。
    雅乐是祭祀与朝会或宴享时的必需条件之一。祭祀时,以乐“降神”,以乐“媚神”。至于朝宴时,“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当然的。这是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礼数,并不是为消遣或娱乐的。其中即使含有消遣娱乐的成分,也是附带的,主要的作用是媚神与礼客。到战国时,古代的祭祀虽未全消,但祭祀大半已成了儒家的理想,各国实际多不注意。古代的宴享之礼,也不能继续维持。音乐已完全成了一种消遣,主要的目的是娱乐。至此“声”与“色”才结了不解之缘。子夏在《乐记篇》中批评新声的话绝非虚语:“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糅杂子女,不知父母,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古乐的郑重与庄严以及信仰理想的成分已经消灭净尽。
    据《淮南子·说山训》,“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假定战国时代的音乐仍与春秋以上的音乐性质相同,仍为祭祀与朝宴时必需,则信仰鬼神追求治平的墨子大概不致无条件的非乐。《荀子·乐论篇》,荀子所拥护的是雅乐,墨子所反对的是新声。正因为战国时代的音乐完全是娱乐品,并且往往是少数人的娱乐品,极端功利主义者的墨子当然要排斥攻击。
    音乐一发展到纯娱乐的阶段,就离末日不远了。“亡国之音”的名称,甚为恰当;不只是国家将亡,新乐甚至可说是一种伟大文化将亡的先声。汉以下历代正史中虽都有讲到音乐的文字,但几乎全都是抽象与机械的描写。秦汉以下,我们不再听到真正伟大的音乐,也不再见到大的音乐家。战国时代音乐虽已大变,但古代的雄厚之气尚未全消。高渐离与荆轲共同奏唱的《易水歌》,虽然音调已完全失传,但寥寥十数字的歌词仍能使二千年后的人想见当时的悲壮气概。秦汉以下,文化的气息一代比一代微弱,以致到今日我们几乎成了一个没有音乐的民族。
    近年以来,国人对古乐又渐注意,少数的有心人并且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设法恢复古乐。真正的恢复,当然绝不可能。无论雅乐或新声,已都成为万古不复的过去。但这种运动却是中国又要产生新的伟大音乐的征兆,也是中国文化又要有新的发展的征兆。
    (摘编自雷海宗《雅乐与新声》)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音乐的变化与盛衰常反映出文化的变化与盛衰,而文化的变化也影响着音乐。
    B. 孔子之后古乐已经消亡,儒家提倡的礼乐之治也成了无根的理想,而儒家崇尚的音乐也非真正的或完备的古乐。
    C. 新声产生于春秋晚期,音调靡靡悦耳,近似西洋所谓浪漫的音乐,主要性质是消遣娱乐,和郑重庄严的雅乐不同。
    D. 到了战国时代,尽管好古的人推崇雅乐,但雅乐已经成为古董,流行的音乐几乎都是新声,音乐完全成了娱乐品。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一个社会整个的文化背景或制度发生了变革,那么,之前推崇或者时髦的音乐也将不再流行,甚至难以维持或保存。
    B. 随着春秋晚期新音乐的产生,音乐有了新旧之分,于是新兴的就称为“新声”。对于新的音乐,有人拥护,也有人反对。
    C. 墨子排斥反对新声是因为其为男女相悦之音,是娱乐品,甚至专供富贵之家赏玩,不管父子尊卑,不能称道古代的事迹。
    D. 雅乐已经不能得到真正恢复,但国人对雅乐的关注和喜爱,将促使新的伟大音乐得以产生,使中国文化得到新的发展。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B. 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先闻此声,其国必削”。
    C. 孔子认为,“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D. 魏文侯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4. 请简要分析文中“反对新声者”提出了哪些理由。
    5. 作者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新声代替了雅乐”?请根据文本简析。
    【答案】1. B 2. C
    3. D 4. ①专以声调感人,声调的背后没有信仰与理想。
    ②不管父子尊卑,不能称道古代的事迹。
    ③完全成了一种消遣,主要的目的是娱乐。
    5. ①举例论证:以“《诗·鄘风》有‘桑中’之篇”为例子来论证新声的发祥之地在哪里。
    ②引用论证:引用古诗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论证雅乐的作用。
    ③对比论证:从声调、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两个方面比较新声与旧乐的不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儒家提倡的礼乐之治也成了无根的理想”错,根据“孔子之后儒家提倡的乐礼之治,的确是对于前代传统的一种崇拜,并非无根的理想”可知,儒家提倡的礼乐之治是有根的,只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理想无法实现。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不管父子尊卑,不能称道古代的事迹”错,根据“子夏在《乐记篇》中批评新声的话绝非虚语:‘……及优、侏儒,糅杂子女,不知父母,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可知,这不是墨子反对新声的理由,而是子夏反对新声的理由。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本第二段的观点:新声与旧乐的区别。
    A.本项文字是表述“郑卫之音”这一名称的的由来,只是提到了新声没有涉及旧乐,不太适合作为论证第二段观点的论据。
    B. 本项文字是表述师旷对新声反对的理由,只是提到了新声没有涉及旧乐,不太适合作为论证第二段观点的论据。
    C. 本项文字是表述孔子对新声反对的理由,只是提到了新声没有涉及旧乐,不太适合作为论证第二段观点的论据。
    D. 本项文字是表述魏文侯听旧乐与新声之后的不同感受,提到了新声也涉及旧乐,最适合作为论证第二段观点的论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而传统的雅乐,比较深沉醇厚,近乎西洋所谓古典的音乐,不专以声调感人,尤为重要的是声调背后的信仰与理想”,可以概括为“专以声调感人,声调的背后没有信仰与理想”。
    根据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糅杂子女,不知父母,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 ,可以概括为“不管父子尊卑,不能称道古代的事迹”。
    根据“古乐的郑重与庄严以及信仰理想的成分已经消灭净尽”“音乐已完全成了一种消遣,主要的目的是娱乐”“正因为战国时代的音乐完全是娱乐品,并且往往是少数人的娱乐品,极端功利主义者的墨子当然要排斥攻击” ,可以概括为“完全成了一种消遣,主要的目的是娱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新声发祥于郑、卫两国,在卫国的桑间濮上之地甚为发达。《诗·鄘风》有“桑中”之篇,乃男女相悦之诗”可知,作者在论证“新声的发祥之地”这一观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根据“至于朝宴时,‘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当然的”可知,作者在论证“雅乐的作用”这一观点时,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根据第二段中“《韩非子·十过篇》,‘卫灵公于濮水命师涓代为写谱,并献新声于平公’的故事中可见新声靡靡悦耳,哀怨声调特别凄惨动人”“而传统的雅乐,比较深沉醇厚,近乎西洋所谓古典的音乐,不专以声调感人,尤为重要的是声调背后的信仰与理想”可知,作者在论证“新声与旧乐区别”时,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贴福字
    何存中
    闻路说他是去年除夕的下午,信了“师娘”的话,做下那件“蠢事”的。
    “师娘”是谁呢?“师娘”是他的老伴。闻路和“师娘”都是从农村上来的。闻路奋斗一生,不再算穷人。房子买在东方新城,是三十二层的电梯房。他家是二八○一,开窗可见江湖,烘云托月。
    对门家长年锁着,见不着人。不知道姓甚名谁,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偶尔也有人回来,但来去匆忙,只看见个背影,人家就把门关上了,连风都不肯漏。于是“师娘”就琢磨,说:“对门的人家肯定是农村人,在外地打工还房贷,所以常年见不着人。”闻路就笑,问:“何以见得?”“师娘”说:“我们搬来五年了,这三年没见他家回来过年。”闻路说:“你怎么知道的?”“师娘”说:“没见他家贴对联呀!要是他们回家过年了,难道连对联都不贴?”闻路想有可能是的,路途太远了,过年的时候就赶不回来。“师娘”就叹息,农村人真是可怜,连年都不能赶回来过。
    闻路字写得好,在古城写作界,那是公认的。年前那几天,闻路的微信,就不时地响,都是央写对联的,够他忙的。写了好几天别家的,除夕下午,才开始写自家的。闻路站起来,裁纸,提笔蘸墨写。写大字需要站起来写,悬腕运气提神,讲究意在笔先,才能大气磅礴。
    这时候“师娘”就帮闻路牵纸。闻路写的时候墨蘸多,晕纸时,她晓得用手纸团着吸墨。春联要作三副。儿和女都在同城住,儿家要一副,女家要一副,自家也要一副。她一条条牵到地板上晾着,指着字儿再一个个认,都是恭祝的话。她很满意,嘴儿笑得合不拢,说:“到底是作家哩,会采情作理。”闻路对她说:“作春联好比吃年饭,你做的菜,一大家子人,要合每个人的胃口。”闻路写完了,松了一口气,说:“我要歇会儿。”“师娘”望着闻路不收笑。闻路知道她有话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她说:“趁笔墨没收,有件事我想同你商量一下。”闻路问:“什么事?”她说:“我想给对门人家写个福字。过年了,送个吉祥,图个喜气。”闻路没想到,她提的是这个要求。闻路说:“恐怕不合适。”她说:“人家三年没回来,过年时门上空着,一点儿喜气也没有,我看着心里难受。”闻路说:“那是人家的门呀!”她说:“人家的门也是门,人家的年也是年。不就是写个福字的事吗?看把你为难的,你不是说过春节是普天同庆的事吗?家家欢喜才叫好。”闻路拿她没办法,只好裁张方纸提笔蘸墨,运气给她写了个福字。她牵到地板上晾着,边看边夸:“这个字写得真好,饱满,又大又黑。”
    除夕那天有太阳。太阳落山时,古城的暮色渐渐升起来,街灯亮了,车流少了,就到了家家贴春联的时候。这是约定俗成的。“师娘”也将那个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到对门人家大门的正中。
    闻路和“师娘”是在准备聚精会神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听见敲门声的。那敲门声很轻,是用曲着的手指敲的。开始是一声,咚。隔会儿是两声,咚咚。“师娘”听到了,赶紧站起来跑去,将门打开。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小伙子,二十来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皮夹克是黑的,脖子上围着围巾是白色的,鼻梁上架的一副眼镜是金边的。那小伙子并不进屋,就站在门外边。
    那小伙子说:“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是对门人家的儿子。我想问一下,门上的那个字是不是你们贴的?”“师娘”说:“是的呀!我看你家没回来过年,叫我家先生写的,我贴的。”那小伙子说:“什么意思?”“师娘”说:“给你家送个祝福呀!”小伙子说:“你不知道那不是你家的门吗?”“师娘”说:“我知道是你家的门。我帮你家贴的呀!”那小伙子说:“我们委托您了吗?”“师娘”说:“没有。”那小伙子笑了,说:“既然没有委托,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师娘”哑口无言。
    闻路知道这时候需要他出面了:“对不起,小伙子!奶奶是好心。”小伙子问:“这样做有意思吗?你知道不知道?这做法在西方是侵犯人权的。在没有得到主人授权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愉悦,我觉得不舒服。告诉你们,这样做是过度关怀。”于是“师娘”就走到对门,将那个“福”字揭下了来,拿回屋里,揉成团丢在垃圾桶里,“呼”地一声,把门关上了。“师娘”委屈得不行,问闻路:“你说我错在哪里?”闻路问:“你说他错在哪里?”“师娘”就望着闻路,默默无言。“师娘”以为那家要贴春联的,没想到大年初一开门时,发现那家大门上并没有贴。说明他家并不在这里过年。那小伙子是奉令来巡视“领地”的。至于他家在什么地方过的年?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从知晓。
    “师娘”打开门后,一如既往,拿拖把出来,将门外的过道,一点边界都不留,拖得一干二净,照得见人的影子。闻路就笑“师娘”:“你这个死脸皮!叫你不要过度关怀!他家的门口,你管什么?”“师娘”说:“你算说得巧,未必拖半边留半边?那是人做的事吗?”
    这时候儿子一家、女儿一家齐齐整整地拜年来了。“师娘”的嘴笑得合不拢,从厨房到客厅,进进出出,做吃的,开喝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举杯祝福老爸老妈,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心情愉快!
    “师娘”听在耳里,喜在心头,笑在脸上,哈哈连天,像阳台上的迎春花儿开。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寥寥数笔,交待闻路因信“师娘”而做下“蠢事”,写出闻路对“师娘”自作主张的埋怨和懊悔,为下文作铺垫。
    B. “师娘”因为看到对面人家三年未贴春联,推测对面住的是农村人家,常年在外以打工谋生,很少回来过年,生活艰辛。
    C. 年前那几天,央求闻路写对联的微信不断,不仅烘托其高超的书法水平,也侧面写了“师娘”替对门求“福”的珍贵情谊。
    D. 小说结尾合家欢聚的和谐场景,将春节祥和的节日气氛、亲情温暖的浓浓人情美推向了高潮,寄寓着作者内心的某种期许。
    7. 下列对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灵活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鲜活地刻画了“师娘”热心快肠、与人为善与仁慈大度的性格。
    B. 对门小伙子对“师娘”贴福的态度,与“师娘”为邻居求字贴字的热心构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漠的现实的批判。
    C. 小说注重从细处着眼刻画人物,如“那小伙子并不进屋,就站在门外边”,写出了对门小伙子对闻路与“师娘”的疏远。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用文中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叙述,如对小伙子外貌的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与可读性。
    8. “闲笔不闲”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请简析小说中介绍闻路的居所情况、“师娘”夸赞闻路所写春联和“福”字这两处“闲笔”的作用。
    9. 有人评论《贴福字》:“看不出技术雕痕,人物、关系、氛围与主题构成自然而然的精练叙事,着实让人叹服。”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6. A 7. B
    8. ①闻路的房子应属于高档住宅,为下文着装文雅而西方化的年轻人的出场做了铺垫。
    ②“师娘”夸赞闻路所写春联和“福”字是有求于闻路。
    9. ①小说第三人称叙事,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②小说悬念、铺垫、突转等叙事手法让小说内容与主题呈现自然而然结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自作主张的埋怨和懊悔”错误。结合小说的故事,闻路对“师娘”的行为一开始是不赞成,后来是默许,最后答应写福字,可知没有选项“埋怨和懊悔”的意思。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漠的现实的批判”错误。原文“这做法在西方是侵犯人权的。在没有得到主人授权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愉悦,我觉得不舒服。告诉你们,这样做是过度关怀”“你说他错在哪里?”可知,作者对小伙子的做法并无批判的态度,认为只是认识不同,价值观点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冲突。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房子买在东方新城,是三十二层的电梯房。他家是二八○一,开窗可见江湖,烘云托月”可知,闻路的房子应属于高档住宅,故而神秘的对门也应该家世不错,为下文着装文雅而西方化的年轻人的出场做了铺垫,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小说中“到底是作家哩,会采情作理”“‘师娘’望着闻路不收笑。闻路知道她有话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她说:‘趁笔墨没收,有件事我想同你商量一下。’闻路问:‘什么事?’她说:‘我想给对门人家写个福字。过年了,送个吉祥,图个喜气。’”“这个字写得真好,饱满,又大又黑”可知,“师娘”夸赞闻路所写春联和“福”字是有求于闻路。“师娘”明知闻路对她给对门贴福字的行为不赞同,故而先夸赞,通过夸赞来达到自己求取福字的意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闻路说他是去年除夕的下午,信了‘师娘’的话,做下那件‘蠢事’的”“闻路字写得好,在古城写作界,那是公认的”“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小伙子,二十来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皮夹克是黑的,脖子上围着围巾是白色的,鼻梁上架的一副眼镜是金边的。那小伙子并不进屋,就站在门外边”,小说第三人称叙事,作者以全知视角描述人物和环境,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同时,人物关系和环境氛围也由于他人的视角而显得顺畅。
    小说中“闻路说他是去年除夕的下午,信了‘师娘’的话,做下那件‘蠢事’的”“‘师娘’就叹息,农村人真是可怜,连年都不能赶回来过”“‘师娘’望着闻路不收笑。闻路知道她有话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她说:‘趁笔墨没收,有件事我想同你商量一下。’闻路问:‘什么事?’她说:‘我想给对门人家写个福字。过年了,送个吉祥,图个喜气。’”“你不知道那不是你家的门吗?”“你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愉悦,我觉得不舒服。告诉你们,这样做是过度关怀”“就走到对门,将那个‘福’字揭下了来,拿回屋里,揉成团丢在垃圾桶里”,小说悬念,如“蠢事”;伏笔,如“农村人”;铺垫,如“房子买在东方新城,是三十二层的电梯房”;突转,如“过度关怀”“丢在垃圾桶里”等叙事手法集中表现在节选的文章中,构思和情节结构的技巧让小说内容与主题呈现自然而然贴合,起承转合,呼应等精炼不拖沓。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为坛位,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吾两君为好,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齐侯心怍,麾而避之。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侯归,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孙辄不得意于叔孙氏,因费宰率费人以袭鲁。孔子以公与季孙、叔孙、孟孙入于费氏之宫。费人攻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勒士众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初,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有慎溃氏奢侈逾法。鲁之鬻六畜者,饰之以储价。及孔子之为政也,则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慎溃氏越境而徙。三月,则鬻牛马者不储价,卖羊豚者不加饰,道不拾遗。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鲁之贩羊A有沈犹氏者B常朝C饮D其羊E以诈F市人G有慎溃氏H奢侈逾法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堕,毁坏,与材料二的“隳”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隳”意义相同。
    B. 北是“背”的古字,古代两军交战,战败者背向胜利者而逃,故又称“败北”。
    C. “孔子摄相事”的“摄”指代理,与“摄乎大国之间”的“摄”意义相同。
    D. 阳,文中指汶水北面,与《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的“阳”所指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任官之初,为鲁国制定了各种礼节制度,这些制度得到诸侯国的效仿。他相信自己的做法可以推广到鲁国以外的其它国家。
    B. 齐鲁签订盟约,齐国要求鲁国在齐国出征时也要派兵,否则就要根据盟约处罚。兹无还在孔子授意之下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C. 孔子认为三家大夫的城邑规模不符合礼制,向定公建议削减他们的势力,引起了叔孙辄的不满。叔孙辄起兵叛乱,最终被平息。
    D. 针对鲁国商人贩卖牲畜哄抬物价等不良现象,孔子大力整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外地客商到了鲁国,感觉像回到家乡一样安心。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
    (2)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
    14. 齐鲁会盟,鲁国取得了很好的外交成果。请结合材料,简析其成功的原因。
    【答案】10. BEG
    11. C 12. C
    13. (1)况且成邑,是孟氏的保护屏障,没有成邑就是没有孟氏啊。
    (2)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
    14. 鲁国取得了很好的外交成果是因为鲁国既有武力作为后盾,又有和平外交的准备,配备了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鲁国有个叫沈犹氏的羊贩,常常在早晨给要出卖的羊饮水,以诓骗买羊的人;有个慎溃氏,生活奢侈又无视法令。
    “有沈犹氏”是“贩羊”的后置定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者”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
    “朝”是“饮”的状语,“其羊”是“饮”的宾语,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羊”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
    “诈”的宾语为“市人”,应在“人”后面即在G处断开;
    “奢侈逾法”是“有慎溃氏”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
    所以,应在BEG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均为“毁坏”;句意:将要拆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都邑。/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都城。/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
    B.正确。
    C.“意义相同”错误。代理/夹,处。句意:孔子代理司仪。/夹在几个大国之间。
    D.正确。汶水北面/泰山的南面。句意: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泰山的南面。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引起了叔孙辄的不满”错误。由原文“叔孙辄不得意于叔孙氏,因费宰率费人以袭鲁”可知,叔孙辄联合费城的长官率领费人进攻鲁国的原因是得不到叔孙氏的器重。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且成,孟氏之保鄣”,判断句;“鄣”,通“障”,屏障
    (2)“既”,已经,……之后;“鼓”,擂鼓;“劫”,威逼。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可知,所以齐鲁会盟,鲁国取得了很好的外交成果是因为鲁国既有武力作为后盾,又有和平外交的准备,配备了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对鲁定公说:“臣子没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拥有周长三百丈的城邑。”派仲由为季氏的管家,将要拆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都邑。于是叔孙氏首先拆毁了郈城。季孙氏将要拆毁费城,公山不狃、叔孙辄率领费邑人袭击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进入季氏宅第,登上季武子台。费邑人攻打季氏宅第,没有成功,射出的箭飞到了定公的身边,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须、乐颀下台攻伐,费邑人战败逃跑。鲁都国人追击,在姑蔑打败费邑人。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奔齐国,于是拆毁费城。接着准备拆毁成城,公敛处父对孟孙说:“拆毁成城,齐国军队必定能直接到达国都北门,况且成邑,是孟氏的保护屏障,没有成邑就是没有孟氏啊。我将不拆城。”十二月,鲁定公领兵包围成邑,没有攻克。
    材料二:
    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说:“我听说,举行和平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您带上正副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到举行盟会的地方,筑起盟会的高台,双方以简略的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孔子一步一级地快步登上台阶,保护鲁定公退避,说:“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齐侯听了孔子的话,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撤了下去。正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制裁。”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齐国国君回到都城,于是,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四座城邑和汶河以北的土地。孔子对鲁定公说:“卿大夫的家中不能私藏兵器铠甲,封地内不能建筑一百雉规模的都城,这是古代的礼制。当前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的城邑都逾越了礼制,请您削减他们的势力。”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都城。叔孙辄得不到叔孙氏的器重,联合费城的长官率领费人进攻鲁国。孔子保护着鲁定公和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夫躲入季氏的住宅。费人进攻季氏的住宅,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两位大夫统领士卒前去抵挡,费人败退。这样,终于拆毁了三座都邑的城池。原先,鲁国有个叫沈犹氏的羊贩,常常在早晨给要出卖的羊饮水,以诓骗买羊的人;有个慎溃氏,生活奢侈又无视法令;鲁国卖六畜的人,也修饰六畜以抬高物价。到孔子当政的时候,沈犹氏早晨不敢再给羊饮水,慎溃氏迁离了鲁国。过了三个月,卖牛马的不再哄抬物价,卖猪羊的也不再修饰牲畜,行人遗失的物品没有人据为己有。四方的宾客到了鲁国,也无须向当地政府官员申诉什么,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家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斋中闲咏①
    [宋]陆游
    风号万物作涛声,云截千峰似几平。
    多病支离仍老境,暮秋萧瑟更山城。
    燕觞久罢尘痕积,庭讼全稀藓晕生。
    莫道斋中日无事,焚香扫地又诗成。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秋天,六十二岁的陆游奉旨,知任严州郡太守。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一开头以汹涌风云起势,拟万物秋声,绘高山云图,营造了恢弘的诗歌境界。
    B. 颔联转入写自己,与景相对,从时空入笔刻画老病孤寂,颇有老杜《登高》之风。
    C. 颈联“久”强调停宴时间之长,“全”强调公务数量之少,突显出严州生活之清苦。
    D. 尾联以口语“莫道”、琐事“焚香扫地”入诗,将感悟融入日常生活,予人以启迪。
    16. 有人认为这首诗“此心非此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5. C 16. ①诗歌表面写公务清闲,诗人焚香,扫地,写诗,生活清闲,②但清闲的表象之下有诗人老病孤寂的愁苦,③有对国家飘摇衰败的痛心,④还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突显出严州生活之清苦”,应是突出生活之清闲。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
    “庭讼全稀藓晕生”“焚香扫地又诗成”写公务清闲,诗人在莫道斋中焚香、到底、写诗,表面写生活的闲适。
    “多病支离仍老境”直接抒情,写了老病孤寂的愁苦。
    “暮秋萧瑟更山城”,山城的萧瑟暗含国家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飘摇衰败的痛心。
    再结合诗人的经历,知人论世。陆游忧国忧民,满腔报国志,但如今老病孤愁,国家衰败,但自己却无事可做,壮志难酬的无奈溢于言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亚运期间,钱江两岸动静合宜,让人流连。在柳永的《望海潮》中,“______”写出了树木环绕江堤的静态美;“______”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
    (2)《石钟山记》中,苏轼泛舟绝壁下,见到侧立千尺的大石,用比喻的手法刻画石头怪异形状,渲染恐怖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有时用于抒情,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有时用于说理,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云树绕堤沙 ②. 怒涛卷霜雪 ③. 如猛兽奇鬼 ④. 森然欲搏人 ⑤.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 铜雀春深锁二乔(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字有:堤、搏、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科目三”火了。“科目三”源自网络的一段魔性舞蹈——脚踝内翻、扭腰、摆胯、摇花手,配合着动感背景音乐,形成一套丝滑的小连招,俨然成了当下新时尚。在现代生活中,时尚意味着流行,______,乃至奔走相告。“科目三”缘何那么火?在形态上,“科目三”作为“社会摇”的一种,有迪斯科的基因,其中蕴含着“两变”:其一,什么样的网生内容能成为“时尚”是变化的;其二,已成为“时尚”的网生内容也是变化的,且二者常常纠结在一起。在情感上,从个人娱乐到群体共舞,“科目三”体现了普通人的兴趣爱好与精神状态,也引发全球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同时,随着“科目三”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编队伍,并推出或可爱、或搞笑、或帅气、或酷炫的多样态“科目三”。
    当然,流行时尚在文化逻辑上始终存在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①正如“科目三”所显示的,②其音乐、舞姿的更替与进阶,③体现了形式上的“变”,④而且其流行的背后还蕴含着一种情感上的“不变”。⑤在艺术创作中,⑥“情感”自古以来就是备受人们所推崇的核心。⑦在互联网时代,⑧情感取向依然是表达形象思维和审美表征的核心取向,⑨比如《孤勇者》《错位时空》等都因契合时代情感而火。就“科目三”来说,______,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出口,体现一种愉悦的审美分享。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加标号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流行意味着众人喜爱;②它契合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19. ④修改为:但其流行的背后还蕴含着一种情感上的“不变”
    ⑥修改为:“情感”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⑧修改为:情感取向依然是形象思维和审美表征的核心取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第一空,依据“时尚意味着流行”推断后文是对流行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流行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接受喜爱进而迅速发展的事物或者潮流,故可填写“流行意味着众人喜爱”。
    第二空,依据“比如《孤勇者》《错位时空》等都因契合时代情感而火”推断“科目三”也契合了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出口”推断“科目三”契合的是年轻人的情感需求,故可填写“它契合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④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而且”改为“但”或“但是”。
    ⑥表意不明,主语为“情感”,改为:“情感”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推崇。
    ⑧成分多余,去掉“表达”,即表达“情感取向是核心取向”的意思。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罐炖肉是道好菜。罐中有肉、金针菇、香菇、笋片,还有枸杞子之类的配料。说是配料也许不准确,肉是主料吗?罐里的肉不多,不足以构成主流话语,它孤零零地敌不过沉浮的现象,也压不住火焰之上的感受和鼓鼓突突的议论。肉和菌菇类究竟如何配对,我说不好。我只管吃!我的看法,汤是主流,肉、菌菇类携着各自的经历,轻重不一的分量,或深或浅的体验,算是汇成溪流江河。别看罐不大,端到跟前其实就是来了一个大海。比海更有味道、来头或说法。
    武汉汉正街的土罐声名大,到此“打卡”的游客______。有一回路过武汉我想去汉正街。时间紧了,没等找到,江轮的汽笛已在声声催叫。后来在合肥三孝口的一条巷子里,闻到土罐的肉香,就感到亲切了,______地坐进了那个小店。冬日的阳光,穿过高楼斜过围墙,简易的桌子上,四五个人一人捧一个罐子,吃得热火朝天红光满面汗流浃背。
    家乡的土罐让人怀念。一堆肉放到罐子里,倒满清水,土罐坐到炉子上,炭火半明半暗地燃着,飘溅的火星在炸响。更多的做法是,直接将土罐放进灶堂。烧硬柴的话,四周余下的火炭______般将土罐围起。封闭的动静堵不死,钻出的热情大锅灶里兜圈了。盖子揭开,真是有山有水,大块的肉高低错落横七竖八的,清亮亮的肉汤,一股兰花的幽香扑腾上来。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请结合文意,从用词的角度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2. 文中画波浪线句如改成“吃得红光满面,吃得汗流浃背,吃得热火朝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20. 络绎不绝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众星捧月 21. ①将罐里的肉拟人化,用“孤零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肉在罐中炖煮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土罐炖肉食材、配料的丰富。
    ②运用叠词,如“孤零零”“鼓鼓突突”,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既强调了肉的分量不大,又形象地描摹了炖煮过程中食料翻滚的生动画面,增添了美食的诱惑力。
    ③运用文白间杂的语言,如“不足以”“敌不过”,“压不住”,精炼畅达,具有意蕴美,符合文段整体风格。
    22. 原文是成语连用,用长句形式,表意一气呵成,将四五人在一起吃饭非常享受的情形写得很有画面感。
    改句用的排比形式,虽然词句工整,对于状态也有突出,但节奏有点拖缓,不如原句那样能凸显既热闹又痛快的酣畅淋漓的感觉。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根据“武汉汉正街的土罐声名大”,可推知到此“打卡”的游客应该很多,可以填成语“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根据“后来在合肥三孝口的一条巷子里,闻到土罐的肉香,就感到亲切了”可知,进小店时的心情是愉悦的,要填的成语需描写出因被吸引而不自觉地坐进小店的状态,可填“身不由己”或“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意为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四周余下的火炭”是句子的主语,联系“更多的做法是,直接将土罐放进灶堂”可知,需填的是四周火炭簇拥着火罐炖煮食物的情景,成语可填“众星拱月”。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可从用词、句式、手法、语言风格、情感表意等多方面着眼。画线句,写土罐炖肉的情形,不仅写出了食材的丰富、肉在罐中炖煮的形象画面,读起来还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加了行文趣味。
    “孤零零”“议论”都是用了比拟修辞描摹事物。“孤零零”是肉和其他食材、配料相搭的情形,具有生动形象的表意效果。“议论”写出了开锅沸腾的状态。
    “孤零零”“鼓鼓突突”是词语叠用,可以强调事物特征,使描摹的事物更加形象,具有画面感和节奏感。
    “不足以”“主流话语”“敌不过”这些书面语言的运用,使得语言文白间杂,精练畅达,很有意蕴和情味,和全文整体风格一致。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吃得”后面,连用“热火朝天”“红光满面”“汗流浃背”三个成语作补语,形象地描写了四五个人一人捧一个罐子吃的酣畅过瘾的状态,很有画面感,联系下文看,这样写语意紧凑,一气呵成,可以更好地突出既热闹又痛快的感觉,表现家乡的土罐令人怀念。
    改句“吃得红光满面”“吃得汗流浃背”“吃得热火朝天”,选用相同句式表意,构成排比,虽然语句工整,也有节奏感,但不如原句语意紧凑,更有酣畅淋漓的气势。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儒家重“往”,强调行动:孟子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只要真理所在,就当勇往直前。道家重“返”,强调归宿: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一个人往外走得再远,也要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事实上,“往”与“返”不是简单的儒道话题,也是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命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只有两句话,借用孟子和老子的话阐述“往”和“返”的内涵。第一句话是阐述儒家的“往”,关键词在“行动”“勇往直前”;第二句话是阐述道家的“返”,关键词在“归宿”“回归精神家园”。综合材料来看,“往”和“返”是一对矛盾关系,立意的关键在于梳理两者的辩证关系。引导语明确提出要求,要求考生不仅要思考“往”和“返”这对儒道话题,也要结合自己青年的身份,谈谈在成长过程中对“往”和“返”的思考。要注意的是,考生可以结合儒道思想阐述“往”和“返”的内涵,但是不可全篇讲述儒道思想,重点应该放在引导语后半部分。
    “往”和“返”是两个抽象的词汇,考生要想写好这次作文,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往”以理解为“前往”“前行”“勇往直前”,也可以引申为“出发”“离开”“向外走”等等,可以具体理解青年在年轻时为梦想勇往直前;为学业、理想而离开家乡;为了使命和责任选择更远的远方等等。“返”可以理解为“返回”“归来”,也可以引申为“回归”“往回走”等等,可以具体理解为青年学有所成后选择回乡建设家园;在外奋斗拼搏之后选择回家照料双亲;沉迷于热闹喧嚣之后选择回归精神家园等等。其次,要阐述两者的辩证关系,比如“往”是起点,“返”是结果;前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等等。
    在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接着围绕材料,结合孟子和老子的话阐述“往”和“返”的内涵,同时阐述两者的关系。然后结合现实例子和具体素材,阐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往”和“返”这个命题,比如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一段不断“前行”“离开”的旅程,年少的求学,成年后的工作,长大后的结婚生子等等;在外打拼奋斗的游子有朝一日或思念家乡,或为了照料双亲,或建设家园选择“归来”。最后,总结观点,不管是“不断前行”,还是“回归家园”,都要勇担青年的责任使命。
    立意:
    1.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2.为了梦想而出发,为了家园而回来。
    3.今天出发,明天归来。
    4.出发与归来,都不忘使命担当。

    相关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试卷 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有评论者这样评论史铁生的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