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同步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同步教案第1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同步教案第2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同步教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认识人民币,认识进率,简单购物,全课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本单元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和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等知识,以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体会其面值。另一部分是使用人民币,包括买东西时的换钱、付钱、找钱等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活动进行。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及付币、找币的策略。
    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见过人民币,有些人还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是“零起点”,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之间接触人民币的情况不会一样,有人接触的机会多,知道的也就多些。有人只是看见过人民币,没有独自使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对人民币的已有认识就很少。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平衡,会比教学其他数学内容显得更加突出,既会造成教学的某些困难,也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可用资源。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安排学生逐渐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付钱和找钱是用人民币购买物品时的基本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融合在付钱和找钱里面。
    认识元、角、分(一)1课时
    认识元、角、分(二)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元、角、分(一)
    书本第66~67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1.4人小组合作:在自己面前的小银行中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并在小组里说一说: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是怎样认识的?
    引导: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纸币,一种是硬币。谁愿意向小朋友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你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人民币是受法律保护的。小朋友应该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
    (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提问:豆豆想买1本练习本,他应该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呢?(1元)他可以怎样付1元钱?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1.谈话:老师今天开了一家小小商店,你们愿意上我这来买东西吗?开业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钱,谁愿意跟我换一换零钱?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 )张5角;
    (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 )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3.本课时同步练习。
    认识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第2课时 认识元、角、分(二)
    书本第68~69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多媒体,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头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4.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
    (如100里面有2个50,所以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小男孩付多少元?他需要买什么?找回了多少钱?一个足球多少钱?你怎么想的?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认识元、角、分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相互协助、合作学习,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模拟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3课时 练习十
    书本第70~71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元、角、分的简单换算和应用。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元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把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旧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
    (板书:1角=10分)
    1角2分=( )分
    1元2角=( )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再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十第3题。
    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2.做练习十第4题。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做练习十第5题。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4.做练习十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5.做练习十第7题。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要付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小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练习十第8题。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4课时 小小商店
    书本第72~73页的内容。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
    指名回答。
    (2)加菲猫:小叮当,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谈话:我看,这是聪明的海尔兄弟故意要考考小叮当,同学们,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帮小叮当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谈话:刚才同学们帮助小叮当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小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谈话: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小叮当的话:谢谢大家,通过今天发生的事,使我懂得以后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好学好问,这样就再也不会被别人提出的问题难倒,你们说对吗?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小小商店
    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

    相关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实践活动,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谈话导入, 认识元, 组织练习, 全课小结,课外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人民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