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B。“在世界科幻创作中独一无二”说法错误,根据上文“中国科幻新浪潮自其诞生,便一直处于同其他类型 文学甚至主流文学的较量之中”等信息可知,这里的“独一无二”是和其他类型文学甚至主流文学相比较。
3.D。材料一“实”“幻”没有偏重,材料二重心在“实”。
4.C。材料说的是“超越”,不是“摆脱”;且人类造物是观察人性的参照物,不是主体和对象。
5. ①描写的对象:不是人类或者拟想的“非人”,而是人类造物;②表现的主题: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而是人类面临的挑战;③呈现的美感:在未知和不可预测性带来的恐惧中获得启示。(每点2分,共6分)
6.B。A,想去当小工的原因是觉得乘斗车很爽;C,不是担心安全,第一次是担心被小工看见而遭拒绝,第二次 是担心小工不让他推斗车而享受不到乘斗车的惬意;D,不是乘斗车的惬意没得到满足,而是突然被抛弃后 独自回家,一路凄凉,没有及时得到关爱和抚慰。
7.B。增添象征意味,于文无据。
8. ①渴望:见小工平易可亲而向斗车奔去;②担心:推行到平缓处,担心被拒绝而不能进行下去;③惬意:乘上斗车的惬意和体会;④焦躁:推斗车已走得过分远,离家很远而忐忑;⑤惊惧:突遭小工抛弃,须一个人返回的惊惧与无奈。(一点2分,两点3分,任答三点得5分)
9. ①良平现实尘世的操劳一如当时的归途中一样疲于奔命;②良平在现实尘世中遭受的拒绝、无奈、迷茫与惊惧一如当时归途中的体验;③良平在现实尘世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断舍弃一如当时归途中丢掉木底草履与和服外褂;④良平在现实尘世里的欲哭无泪、只能靠自己的孤独无助一如当时归途中的独自狂奔;⑤良平在现实尘世中达到目的的释然与悲凉一如当时归途到家的体验。(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0.E、H、K。 尧舜亦以知人为难,况近代浇薄,真伪不分,固不易知也。
11.D。“卿言得之”的“得”指得当、恰当,“自以为得其实”的“得”指得到、了解。
12.C。通过人的行事并不能“完全准确”识别贤才,只能“十得七八”,还需要“参之以舆议”“采之于众, 任之以权”。
13.(1)这样的话岩洞之中就不会再有隐藏自己行迹一类的人,朝廷之上就会有辅佐当世之君的人才。
(得分点“晦迹”“俦”“佐时”“器”,每个分句2分,共4分)
(2)使他们接受治理天下的功业,一段时间之后教化就能成功,然后国君不费力气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前两个分句各1分,最后一个分句2分,共4分)
14.①保持清醒,使贤才愿意为己所用。②礼待贤才,让贤才可尽济世之力。③善于识人,综合评判,分清贤才与小人。④用人不疑,一旦任用便应坚持长久使用。(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15.B。身着乌裘、顶着凌冽的寒风等待的是任遵圣,而非诗人。诗人在船上远望,隐隐约约地看到友人身着乌 裘、顶着凌冽的寒风在江边等待。
16. ①与友人约定时间见面,未见之前心中迫切渴望。②见面迟到,让友人冒寒等待,诗人内心愧疚。③友人 离去无法见到,诗人内心失落。④再邀重见,心怀希望同时也充满担心。
(前两点每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共6分)
17.(1)曲儿小腔儿大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2)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3)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8.①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②都考验着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水平(每处2分,共4分)
19.我国尽管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长、产业应用蓬勃发展,但总体上仍然面临资源供给不足、数字鸿沟较大、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4分)
20.B。A.不忍心。B.不可,不能(多用于消极方面)。C.极坏;糟糕。D.不能胜任。
21.①原句运用文言表达,更符合书信整体的文风,改句是白话,放在书信里反而文白杂糅,不协调。②原句使用使动用法,较之改句,“寡”“孤”“独”直接作谓语,更能突出陈述主体即日阀的凶毒,强化日阀的罪行。(每点2分,共4分)
22.揭露日阀罪行,表明抗战决心,劝说日军倒戈。(5分)
23.核心概念是“让”,即谦让,推辞。提出观点时,注意不要将概念转换为“谦虚”“谦逊”。孔子的“让”还是“不让”是有语境的。他主张“让”,是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礼的要求,要有谦逊之心,懂得退让。他主张“不让”,条件是“当仁”,即面对行仁之时。前者是常态,后者是变通。当今社会条件之下,孔子的主张依然具有启发性。在“让”与“不让”之间,可以侧重选择一端,也可以兼备,关键是要结合现实,阐述清楚选择的理由,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侧重为人处世之道,则宜主张谦让;侧重于承担社会责任,则宜主张当仁不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伋(孔子嫡孙)询问孔子道:“做国君的没有谁不清楚任用贤才的安逸,却不能做到任用贤才,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并不是不想任用贤才,是因为他们昏昧不清啊。那些国君把赞誉作为赏赐的标准,把批评作为惩罚的标准,贤者不愿意这样做。古代笃定信奉正道的君子,活着尚且不足以让他欢喜,利益又怎么值得让他行动呢?死亡尚且不足以阻止他追求正道,灾祸又怎么足以让他畏惧呢?”
材料二:
皇上(唐宪宗)到北廊,召见李绛对答陈述政见。宪宗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观察前代帝王,任命了很多贤才,所以政治清明安定。到现在都没有贤才可以任用,什么原因呢?”李绛回答道:从古到今的帝王,没有不是任用贤才就政治清明,任用邪恶不正的人就国家混乱,这些都清清楚楚写入了历史,不敢再耗费时间详细陈述。圣明的帝王想要治理好当代的人,只需要选用当时的贤才,竭力发挥他的才能,就能让天下政治清明,哪里需要借用前代的贤才,来治理今日的人呢?招引贤才的道路,历朝历代都不相同。一般情况而言,帝王不因为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轻慢对待臣下,不因为自己的能力超出平凡之人,降低自己的身份交结贤士,谦恭逊让礼待贤才,天下之人了解帝王的心意,贤能之人才会出现。这样的话岩洞之中就不会再有隐藏自己行迹一类的人,朝廷之上就会有辅佐当世之君的人才。
宪宗说:“靠什么了解他一定是贤才然后任用他呢?”李绛回答道:您的问题非常恰当,确实是难以了解。尧舜亦认为了解人是困难的,更何况近代社会风气浮薄,真假不分,确实不容易了解的。然而用事情来小小检验一下,一定能有十分之七八的把握。为官清正廉洁,没有贪污的行迹,处事坚定正直,没有偏袒纵容的私心,进呈奏章直言规劝,没有迎合圣上态度模棱两可的苟且,言论一定思虑远大,行为不顾及个人利益,像这样就可以说接近于贤才了。如果说话就谄媚阿谀,行动就关乎利益,只是攻讦别人的短处,不弘扬他人的优点,追究自己想法的实现,却不衡量自己的职分,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国君的意图,以迎合作为心理,迎合国君的心理,把获得宠幸作为志向,为国君招致怨恨,为自己谋求利益,这就可以叫作小人。以做事来验证,以舆论作为参考,然后使用他们。委托使用之后,名声和实际相符合,就应当任命他们。一旦任命之后,就应当长久。使他们接受治理天下的功业,一段时间之后教化就能成功,然后国君不费力气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贤者行道践理正直,自己又少结援相助的党羽,提拔贤才,就会有小人怨恨诽谤,制度一致,就会遭致王公贵族的伤害,任用贤才哪里容易呢?古人因为寻求贤才不到位,那么贤才就不会出现,所以靠蜗牛与蚯蚓这样微小的事物作为诱饵来晓喻,想要得到吞舟大鱼一样的人才,设下釜和钟这样微薄的俸禄,来招致济世的人才,得不到啊。皇上您只用凭几件事情,用言论验证,用实事考察,从众人中择取,把权力委任给他,那么贤能的还是不才的就清楚了。宪宗说:“你的话很得当,道理全都在这里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年高一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3页。
这是一份0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解析】,B 【解析】,【答案】,A 【解析】A, A D 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