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A. 合成材料
B. 天然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复合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铸造马踏飞燕所用的是青铜,青铜由铜和锡熔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
2. 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 食盐溶液B. 硝酸钾溶液C. 酒精溶液D. 蔗糖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是固体,故A错误;
B、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是固体,故B错误;
C、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是液体,故C正确;
D、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是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3. 人体内一些液体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胰液(pH:7.5~8.0)B. 唾液(pH:6.6~7.1)
C. 胆汁(pH:7.1~7.3)D. 胃液(pH:0.9~1.5)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B、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D、胃液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综上所述:选择A。
4. 粗盐提纯实验需经过下列操作,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粗盐时,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且要“左物右码”,故A正确;
B、溶解常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食盐,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B. 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 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D.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盐酸属于酸,所以工业上常用盐酸除铁锈,此选项正确;
B.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此选项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时能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此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并且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农业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要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此选项错误。
故选D。
6.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
A. 是否有沉淀生成B. 是否有气体生成
C. 是否有水生成D. 金属活动顺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是否有沉淀生成、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气体生成需要考虑,不考虑金属活动顺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7.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Fe+2HCl=FeCl2+H2↑
B. HCl+NaOH=NaCl+H2O
C. CuO+2HCl=CuCl2+H2O
D. Ca(OH)2+CO2=CaCO3↓+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定义: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A、铁(单质)与盐酸(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合定义,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盐酸(酸)与氢氧化钠(碱)反应生成氯化钠(盐)和水的反应,符合中和反应的定义,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碱,盐酸是酸,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合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氢氧化钙是碱,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合定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Z和不反应
②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Y>ZB. X>Z>YC. Y>X>ZD. Y>Z>X
【答案】D
【解析】
【详解】Y能和硫酸反应,Z不能和硫酸,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氢元素前面,Z位于氢元素后面,则Y位于Z前面,Z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Z位于X前面,则金属活动性顺序:Y>Z>X。
故选D。
9.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则不能生成气体、沉淀。
【详解】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不发生成反应,故A不正确;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减小,故D不正确。故选C。
10.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王浩同学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组成作出如下判断,其中判断正确的有几个
①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②滤渣中一定有银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
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银
⑥若向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铜、银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
①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溶液,与可能含有硝酸铜溶液,显蓝色,故①错误;
②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故②正确。
③滤液中一定会有硝酸锌,当锌的量较多时,不一定含有硝酸铜,硝酸银,故③错误;
④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锌是过量的,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故④正确;
⑤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则滤渣中只有银,故⑤正确;
⑥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锌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有锌、铜、银,故⑥正确。故②④⑤⑥说法正确。故选B。
11.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酸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此选项错误;
B.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有可能是金属单质,此选项错误;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此选项错误;
D.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2. 将质量均为10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有2种金属剩余,则它们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镁、铁、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金属单质完全反应时,镁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大,消耗的酸最多,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小,消耗的酸最少,反应完成后有2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镁和铁,说明镁与铁已将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锌完全反应,但硫酸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少于镁、铁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又金属活动性为镁>锌>铁,故选B。
13.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呈正比。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稀盐酸中,测定滴加过程中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P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Na+、H+
B. 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P到M电导率减小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少
D. 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M点电导率最小,则说明此时恰好反应,则P点时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还未将盐酸完全反应,则P点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该选项分析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分析正确;
C、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呈正比,M点电导率小于P,则说明P到M电导率减小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少,该选项分析正确;
D、P点和N点电导率相等,则溶液中的离子数也应相等,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 将下列各化学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①溶解 ②挥发性 ③乳化 ④潮解 ⑤结晶 ⑥升华
(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_______现象。
(2)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_______造成的。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_______作用。
(4)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
【答案】(1)④ (2)②
(3)③ (4)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潮解现象,故选:④;
【小问2详解】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故选:②;
【小问3详解】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乳化作用,将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③;
【小问4详解】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故选:⑤。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食醋B. 食盐水C. 肥皂水D. 氢氧化钠溶液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_______。
(4)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5)农作物适合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答案】(1)C (2)+1##正一价
(3)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4)CO2 (5)熟石灰##Ca(OH)2
【解析】
【小问1详解】
蚊虫能分泌出蚁酸要减轻疼痛,需涂抹碱性物质。
A、食醋呈酸性,错误;
B、食盐水呈中性,错误;
C、肥皂水呈碱性,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但有腐蚀,错误,故选C。
【小问2详解】
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填:
+1;
【小问3详解】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微观粒子不断运动,香烟燃烧生成的微观粒子向四周扩散,导致被动吸烟。故填: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小问4详解】
反应前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钙1、氯2、氧3、氢2,反应后为:钙1、氯2、氧5、氢2、碳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小问5详解】
农作物适合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用显碱性的物质中和土壤的酸性,通常采用价格较廉价的熟石灰,故填:熟石灰。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电池。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其中用量最大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图2所示。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称为“蓄电池”。汽车用铅酸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3),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______。
(3)请补全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C. 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D. 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1)
(2)铜帽、锌筒 (3) (4)A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Zn-Cu电池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则普通干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有铜帽、锌筒,故填:铜帽、锌筒;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Pb、S、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Pb、S、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10、4,横线上应补充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补充,故填:;
小问4详解】
A、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火力发电主要以燃煤为主,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D。
17. 科学家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吸收池中,池中的碳酸钠和水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把碳酸氢钠固体放入分解池进行加热,又放出CO2,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在合成塔内高温条件下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吸收池内需要不断进行搅拌,目的是_______。
(2)吸收池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合成塔装置内要避免空气进入其中,其目的是_______。
(4)该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
(2)
(3)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高温下发生爆炸
(4)Na2CO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吸收池内需要不断进行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2详解】
吸收池内发生反应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3详解】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故该过程要先在装置内充满稀有气体避免空气进入其中,其作用是: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高温下发生爆炸;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该流程中,Na2CO3、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18.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该反应实质是_______,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①. ②. Na2SO4和H2SO4
(2)解: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9.8%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实质反应是;a点中氢氧化钠加入的量不足,稀硫酸没有完全反应完,还有一部分剩余,加入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a点溶液中包含的溶质有稀硫酸和硫酸钠,故应填:稀硫酸和硫酸钠或Na2SO4和H2SO4;
【小问2详解】
详细过程见答案。
19. 水和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流程如图所示。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是步骤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
②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t1℃时a、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降温至t1℃,a、b都有固体析出,c不析出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仍然饱和
D.t1℃时三者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b<c
【答案】(1)③ (2) ①. 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 75 ③. 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炭罐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超滤膜起到过滤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紫外灯管照射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则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步骤是③;
【小问2详解】
①t1℃时,a、c交于P点,则P点含义是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a物质,因此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③根据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分析: 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a、b析出晶体,得到的仍是饱和溶液,由于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故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所以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A、由分析可知,t1℃时,a、c的溶质质量分数:a>c,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a、b都有固体析出,c不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仍然饱和,c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则该温度下,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b>a,降温后溶剂质量都不变,因此t1℃时三者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b>a,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20.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组:①向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②向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③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Ⅱ组:④向盛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⑤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⑥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Ⅰ组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写出Ⅰ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Ⅱ组实验中,实验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⑤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小组同学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观察到______,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3)Ⅱ组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将实验④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实验⑤和实验⑥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大烧杯中,观察到溶液呈无色,同时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结束后,经测定溶液的pH=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
【答案】(1) ①. ③ ②. 、
(2) ①. 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 ①. ②. HCl、NaCl
【解析】
【小问1详解】
Ⅰ组:①向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②向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③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氯化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③;
Ⅰ组实验中发生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Ⅱ组实验中,实验④发生反应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小问3详解】
④中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⑤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⑥中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Ⅱ组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将实验④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实验⑤和实验⑥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大烧杯中,观察到溶液呈无色,同时有气泡冒出,溶液呈无色,说明不含氯化铜,有气泡冒出,说明⑤中稀盐酸过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经测定溶液的pH=4,说明盐酸过量,说明所得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不能共存,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Cl、H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推论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