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鞋的长度约为48cm
B.人从一楼跑到三楼的时间约0.2min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5km/h
2.(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3.(2分)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屋檐下的冰凌B.雪的形成
C.植物上的露珠D.樟脑丸逐渐变小
4.(2分)下列光学元件运用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它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汽车的观后镜是个放大镜,通过它的放大作用,司机可以看清四周的物体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2分)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6kg/m3B.4kg/m3C.2kg/m3D.3kg/m3
6.(2分)一个重为12N的实心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球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5N。把球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
A.5NB.7NC.14ND.12N
7.(2分)物体B的重力为G,此时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A向右运动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是
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大小为2G
C.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为2G
D.物体B匀速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2Gv
8.(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
A.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B.当有人用油漆漆门窗时,周围能闻到刺鼻油漆味
C.在空调房间内吸烟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腌制腊肉时放上盐后很长时间使肉变咸
(多选)9.(2分)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可控核裂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B.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
C.化石能源、核能、潮汐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0.(2分)如图所示,GMR为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从中点移到b端,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右端是 N 极
B.R 两端的电压变大
C.图中右边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1.(2分)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发现二维极限下的单层Bi﹣2212具备高温超导所需的一切因素。利用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特性。你认为超导材料最适合用来做( )
A.保险丝B.电炉丝C.白炽灯丝D.输电导线
12.(2分)图中对于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实验的原理可制造出电磁铁
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C.丙图是演示电动机原理的实验装置
D.丁图中话筒利用了丙图的原理
13.(2分)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B.当闭合S1,断开S2时,L1发光,L2不会发光
C.当闭合S1、S2时,只有L1会发光
D.只闭合S1,发现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L2短路
14.(2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9V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8Ω
D.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6V时,则电路的总功率为5.4W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5.(2分)如图所示被测纽扣的直径是 cm,秒表的读数 s。
16.(2分)如图皮划艇比赛时,两位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皮划艇奋力向前进,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7.(2分)2020年1月14日,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水流湍急,溅起巨大水雾腾空而起。瀑布旁边彩虹(如图所示)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色彩斑斓,蔚为壮观。彩虹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 ,形成的 现象。
18.(2分)如图所示,有一实心长方体悬浮在油和盐水中,浸在油中和盐水中的体积之比为3:1。则该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该物体密度为 kg/m3。(ρ水=0.8×103kg/m3,ρ盐水=1.2×103kg/m3)
19.(2分)华为某款手机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8V,容量为3000mA•h,则它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J;该手机的待机电流为20mA,则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 h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16分)
20.(2分)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最终过凸透镜的右焦点射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点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1.(3分)某小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F”光源先贴着凸透镜,然后光源逐渐远离凸透镜过程中。A、B、C、D、E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像。则看到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E
B.C→B→A→D→E
C.E→D→C→B→A
D.D→E→C→B→A
(2)如图乙所示安装器材,当光源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源移至30cm刻度处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能让像呈现在图乙所示的光屏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焦距大于15cm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B.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C.保持光屏图乙中位置不动,在光具座上移动移动透镜。
(3)完成试验后,小红又做了一些实验研究。在装有一定量水的大烧杯中,放入一根塑料棒,从烧杯正前方相同位置观察,当左右移动塑料棒过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一幅图是 。
22.(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各取下一个钩码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原因是 。
23.(5分)小明想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 (选填“A”、“B”)端。
(2)根据测出的数据绘制了图乙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
(3)操作过程中,小明接入5Ω电阻,记录数据。换接10Ω电阻后,应向 端(选填“A”、“B”)移动滑片,移动滑片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 (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滑片”)。
(4)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16分)
24.(4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长6m,高2m,现将质量为210k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人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为600N,求:
(1)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25.(6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g取10N/kg)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26.(6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由滑动变阻器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分别测出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得出滑动变阻器对应的电功率P,并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和最大电功率。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1.(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鞋的长度约为48cm
B.人从一楼跑到三楼的时间约0.2min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5km/h
【考点】摄氏温度;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答案】B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一般中学生鞋的长度约为25cm,故A错误;
B、人从一楼跑到三楼的时间约0.2min,故B正确;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错误;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4km/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长度、时间、温度、速度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
【答案】C
【分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综合利用,知识点多,但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3.(2分)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屋檐下的冰凌B.雪的形成
C.植物上的露珠D.樟脑丸逐渐变小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
【答案】B
【分析】根据六种物体变化的定义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A、屋檐下的冰凌是物质由液态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雪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植物上的露珠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物态变化的识别,解题关键是弄清物质前后的状态。
4.(2分)下列光学元件运用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它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汽车的观后镜是个放大镜,通过它的放大作用,司机可以看清四周的物体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其他应用.
【答案】D
【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成 正立、缩小的虚像;
(4)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焦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用时,应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
C、汽车的观后镜是个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 正立、缩小的虚像。因此利用凸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一个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5.(2分)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6kg/m3B.4kg/m3C.2kg/m3D.3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
【答案】C
【分析】设钢瓶的容积为V,根据密度公式ρ=变形公式得出原来原来氧气的质量:
用去了其中的,得出剩余氧气的质量,因钢瓶的容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解:
设钢瓶的容积为V,由ρ=得原来氧气的质量:
m=ρV=6kg/m3×V,
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则钢瓶内剩下氧气的质量:
m剩=(1﹣)×6kg/m3×V=2kg/m3×V,
剩余氧气的密度:
ρ剩===2kg/m3。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密度特性的理解、密度的计算,弄清使用氧气前和使用氧气后体积不变,质量改变了是本题的关键。
6.(2分)一个重为12N的实心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球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5N。把球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
A.5NB.7NC.14ND.12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答案】D
【分析】根据F浮=G﹣F求出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浮沉条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最后根据漂浮条件计算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球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F=12N﹣5N=7N,
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原来的两倍,即此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2F浮=2×7N=14N>12N,所以球投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为12N,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方法(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要能熟练解答。
7.(2分)物体B的重力为G,此时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A向右运动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是
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大小为2G
C.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为2G
D.物体B匀速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2Gv
【考点】滑轮组中的相关计算;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C
【分析】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
(1)从图中可知n=2,此时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B=nv得出物体B的速度大小;
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根据vB=nv得出物体B的速度大小,根据P===Fv可知物体B匀速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2)当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FA=2G得出A所受的摩擦力;
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A仍处于平衡状态,且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受摩擦力不变,此时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拉力FA,根据F=f+FA得出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的大小。
【解答】解: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
AD、从图中可知n=2,此时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vB=2v;
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则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vB′=2×2v=4v,
根据P===Fv可知物体B匀速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FvB=GvB=G×4v=4Gv,故A错误、D错误;
BC、当物体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处于平衡状态,A所受的摩擦力f=FA=2G;
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A以速度2v匀速向左运动,A仍处于平衡状态,且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受摩擦力不变,此时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拉力FA,则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f+FA=2G+2G=4G,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拉力、摩擦力、功率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8.(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的是( )
A.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B.当有人用油漆漆门窗时,周围能闻到刺鼻油漆味
C.在空调房间内吸烟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腌制腊肉时放上盐后很长时间使肉变咸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C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解答】解:A.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闻到刺鼻油漆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符合题意;
D.腌制腊肉时放上盐后很长时间使肉变咸,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应用,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多选)9.(2分)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可控核裂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B.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
C.化石能源、核能、潮汐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能源及其分类;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太阳能;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答案】AB
【分析】(1)通过可控制的核聚变能够实现,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2)电磁波的信息传递量跟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3)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4)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如果可控制的核聚变能够实现,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故正确;
B、从信息理论角度分析可知: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故B正确;
C、化石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电磁波的传播、太阳能的转化、核裂变等知识,是综合性的题目。
10.(2分)如图所示,GMR为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从中点移到b端,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右端是 N 极
B.R 两端的电压变大
C.图中右边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安培定则.
【答案】D
【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N、S极;
(2)闭合开关S2后,定值电阻R与巨磁电阻GMR串联,电压表测巨磁电阻GMR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变化,根据“巨磁电阻GMR的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得出其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巨磁电阻GMR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利用P=UI判断图中右边电路的总功率变化。
【解答】解:
A.闭合开关S1后,电磁铁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从电磁铁右侧流入、左侧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
BCD.闭合开关S2后,定值电阻R与巨磁电阻GMR串联,电压表测巨磁电阻GMR两端的电压,
将滑片P从中点移到b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左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左侧电路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因巨磁电阻GMR的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
所以,巨磁电阻GMR的阻值变大,右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右侧电路的电流变小,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故B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巨磁电阻GM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正确;
由P=UI可知,图中右边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安培定则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综合应用等,利用好“巨磁电阻GMR的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是关键。
11.(2分)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发现二维极限下的单层Bi﹣2212具备高温超导所需的一切因素。利用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特性。你认为超导材料最适合用来做( )
A.保险丝B.电炉丝C.白炽灯丝D.输电导线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答案】D
【分析】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超导材料适合制作输电导线和电动机线圈等,能大大减小电能的损失;但不能应用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中,因为当电阻R=0时,该用电器将不会发热。
【解答】解:A、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来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炉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材料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白炽灯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钨丝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输电导线是由电阻率小的材料制成的,如果输电导线电阻大,产生的电热多,电损太大,所以采用超导材料无电能的损失,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超导现象以及超导材料应用的理解;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不会发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
12.(2分)图中对于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实验的原理可制造出电磁铁
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C.丙图是演示电动机原理的实验装置
D.丁图中话筒利用了丙图的原理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答案】D
【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原理工作的。
【解答】解: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利用此原理可制造电磁铁,故A正确;
BD.乙图是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此原理制成了发电机和话筒,故B正确,D错误;
C.丙图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电动机,故C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电和磁部分,要掌握电动机原理图,发电机原理图,奥斯特实验图等,试题中经常出现,得分容易。
13.(2分)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B.当闭合S1,断开S2时,L1发光,L2不会发光
C.当闭合S1、S2时,只有L1会发光
D.只闭合S1,发现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L2短路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答案】C
【分析】常见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的为串联,并列连接的为并联,分析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电路的连接方式,灯泡中有电流通过时灯泡才会发光;
电路的故障有两种:短路和断路;串联电路中某处断路时,会导致所有的用电器不工作;串联电路中某用电器短路时,该用电器不工作,而其它用电器可以工作。
【解答】解:A.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路中无电流,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闭合S1、断开S2时,L1、L2是串联的,电路中有电流,两灯都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当闭合S1、S2时,L2发生短路,则L2不发光,只有L1会发光,故C符合题意;
D.只闭合S1时,L1、L2是串联的,发现L1和L2都不发光,这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故障,则故障可能是L2开路,也可能是L1开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路的三种状态、对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以及开关作用的了解,分析时要细心,注意短路情况。
14.(2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9V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8Ω
D.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6V时,则电路的总功率为5.4W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答案】C
【分析】(1)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最大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U=IR求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
当滑片P位于b端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的示数为3.6V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P=UI计算电路的总功率。
【解答】解:A、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电阻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5A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9V,即电源电压为9V,故A正确;
B、当滑片P滑到a端时,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9V,由图乙可知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1.5A,故由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R0===6Ω,故B正确;
C、当滑片P在b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达到最大,由图乙可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0=3V,电路中电流为I0=0.5A,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1=U﹣U0=9V﹣3V=6V,
故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故C错误;
D、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6V时,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6A,
故由P=UI可得,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UI'=9V×0.6A=5.4W,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电流和电压的对应值。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5.(2分)如图所示被测纽扣的直径是 1.10 cm,秒表的读数 337.5 s。
【考点】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答案】1.10;337.5。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4.10cm对齐,故纽扣的直径为1.10cm;
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10;337.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使用和读数方法。
16.(2分)如图皮划艇比赛时,两位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皮划艇奋力向前进,使皮划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水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答案】水;相互。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向后划水,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皮划艇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
故答案为:水;相互。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17.(2分)2020年1月14日,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水流湍急,溅起巨大水雾腾空而起。瀑布旁边彩虹(如图所示)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色彩斑斓,蔚为壮观。彩虹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 折射 ,形成的 色散 现象。
【考点】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
【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色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彩虹形成的原理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18.(2分)如图所示,有一实心长方体悬浮在油和盐水中,浸在油中和盐水中的体积之比为3:1。则该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2:1 ;该物体密度为 0.9×103 kg/m3。(ρ水=0.8×103kg/m3,ρ盐水=1.2×103kg/m3)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答案】2:1;0.9×103
【分析】设长方体的体积为V,且浸在油中和盐水中的体积之比为3: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和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表达式,从而求出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
根据重力和密度公式可知该物体的重力表达式,长方体悬浮,F浮=G,据此得出该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设长方体的体积为V,且浸在油中和盐水中的体积之比为3:1,
该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F浮油=ρ油gV排油,
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盐水=ρ盐水gV排盐水,
则: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根据重力和密度公式可知该物体的重力G=mg=ρ物gV,
长方体悬浮,F浮=G,即:ρ油gV排油+ρ盐水gV排盐水=ρ物gV,
代入数据可得:0.8×103kg/m3×10N/kg×V+1.2×103kg/m3×10N/kg×V=ρ物gV,
解出:ρ物=0.9×103kg/m3。
故答案为:2:1;0.9×103。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19.(2分)华为某款手机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8V,容量为3000mA•h,则它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41040 J;该手机的待机电流为20mA,则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 150 h
【考点】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答案】41040;150。
【分析】已知电池的容量,根据W=UIt求出该电池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根据电池容量及I=求出待机的时间。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电池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W=UIt=3.8V×3000×10﹣3A×3600s=41040J;
待机时间为:
。
故答案为:41040;1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电能的计算等,关键是明白手机电池容量的含义。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16分)
20.(2分)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最终过凸透镜的右焦点射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点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光源S的位置;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出透镜前的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光源S与入射点补出最初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1)作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
(2)由图可知,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过焦点,则凸透镜前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该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O,连接S与入射点O,可得最初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注意作图要规范。
21.(3分)某小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F”光源先贴着凸透镜,然后光源逐渐远离凸透镜过程中。A、B、C、D、E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像。则看到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D 。
A.A→B→C→D→E
B.C→B→A→D→E
C.E→D→C→B→A
D.D→E→C→B→A
(2)如图乙所示安装器材,当光源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源移至30cm刻度处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能让像呈现在图乙所示的光屏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BC 。
A.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焦距大于15cm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B.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C.保持光屏图乙中位置不动,在光具座上移动移动透镜。
(3)完成试验后,小红又做了一些实验研究。在装有一定量水的大烧杯中,放入一根塑料棒,从烧杯正前方相同位置观察,当左右移动塑料棒过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一幅图是 A 。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1)D;(2)BC;(3)A。
【分析】(1)若凸透镜先贴着插图然后逐渐远离,插图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从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处→二倍焦距以外,从这几个过程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进行判断;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有可能像距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3)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偏折,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变粗。
【解答】解:(1)“F”光源到凸透镜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变小,远离凸透镜时,看到光源的像的先后顺序为D→E→C→B→A,故选D;
(2)当光源在10cm刻度处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4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当光源移至30cm处时,此时物距u=50cm﹣30cm=20cm=f,因此不能成像,由此推断更换的透镜焦距应小于20cm,故A不符合题意;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一个凸透镜,即改变焦距,移动光屏后可以成像,故B符合题意;保持光屏图乙中位置不动,在光具座上移动移动透镜能让像呈现在光屏上,故选BC;
(3)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偏折,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变粗了,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故答案为:(1)D;(2)BC;(3)A。
【点评】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2.(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应在B点挂 6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各取下一个钩码 右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原因是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1)右;水平;(2)6;右;(3)变大;(4)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分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挂钩码后,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小格长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平衡;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解:(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ALA=FBLB,即
4G×3L=FB×6L
解得FB=6G,故需挂6个钩码。
若在A、B两点下方各取下一个钩码,右侧:5G×2L=10GL,左侧:3G×3L=9GL,此时,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左侧,故杠杆不能平衡,杠杆的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保持B点不变,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其示数大小将变大。
(4)如图丁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故答案为:(1)右;水平;(2)6;右;(3)变大;(4)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点评】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23.(5分)小明想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 B (选填“A”、“B”)端。
(2)根据测出的数据绘制了图乙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3)操作过程中,小明接入5Ω电阻,记录数据。换接10Ω电阻后,应向 B 端(选填“A”、“B”)移动滑片,移动滑片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 电压表 (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滑片”)。
(4)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案】(1)B;(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B;电压表;(4)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分析】(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3)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所分电压越多,据此解答;
(4)多次测量的实验目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式看出。
【解答】解:(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B端最大阻值处;
(2)根据测出的数据绘制了图乙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3)操作过程中,5Ω电阻换接成10Ω电阻后,电阻所分得电压变大,但实验时要保证电阻处电压不变,所以电阻处电压应变小,总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大,故滑片应向B移动滑片,移动滑片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电压表,保持电阻电压2.5V不变,将滑片移动到恰当位置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本实验中分析所得数据及图象得到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结论,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1)B;(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B;电压表;(4)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关键是将实验操作原则及结论掌握清楚,结合欧姆定律,仔细审题分析不难做出。
四、计算题(16分)
24.(4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长6m,高2m,现将质量为210k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人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为600N,求:
(1)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出绳的自由端通过的距离,知道拉力的大小,利用公式W=Fs求出人做的总功;
(2)已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可得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即使用斜面时做的总功),利用W=Gh求将物体提到2m高处所做的有用功,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等于二者之差,再利用W额=fL求摩擦力。
【解答】解:
(1)斜面长为L=6m,该滑轮为动滑轮,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2L=2×6m=12m;
则拉力所做的总功:
W总=Fs=600N×12m=7200J;
(2)已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可得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即使用斜面时做的总功):
W=W总η=7200J×80%=5760J;
将物体提到2m高处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210kg×10N/kg×2m=4200J;
则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
W额=W﹣W有=5760J﹣4200J=1560J;
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根据W额=fL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f===260N。
答:(1)人做的总功是7200J;
(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260N。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效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明确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25.(6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g取10N/kg)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
【答案】(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为4N;
(3)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80Pa。
【分析】(1)根据公式F浮=ρ浮gV排可计算木球受到的浮力;
(2)木球在水中静止,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对木球的拉力,据此求出拉力的大小;
(3)剪断细线后,木球漂浮,根据浮力变化的情况,可计算排水体积的变化情况;进而求出水面的高度变化量,最后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强的变化量。
【解答】解:(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浮gV排=1.0×103kg/m3×10N/kg×1.0×10﹣3m3=10N;
(2)木球在水中静止,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对木球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则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F拉力=F浮﹣G=10N﹣6N=4N;
(3)剪断细线后,木球漂浮,浮力减小到与木球重力相等,减小的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ΔV排===4×10﹣4m3,
水面高度变化量为:
Δh===8×10﹣3m,
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
Δp=ρ浮gh=1.0×103kg/m3×10N/kg×8×10﹣3m=80Pa。
答:(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为4N;
(3)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80P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浮力和压强的综合分析与计算,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等,有一定难度。
26.(6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由滑动变阻器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分别测出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得出滑动变阻器对应的电功率P,并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和最大电功率。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答案】(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2)R0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12V;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和最大电功率分别为2.4W、14.4W。
【分析】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由乙图可知,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从图象中读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功率,根据P=UI=I2R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由乙图可知,当滑片P在某点c处时的电流和电功率,根据P=UI=I2R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电压,解方程求出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3)由P=UI可知,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P=UI求出最小电功率;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根据电路图分析出电流最大时滑片的位置,根据P=求出最大电功率。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由乙图可知,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且Ib=0.2A,Pb=2W,
由P=UI=I2R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b===50Ω;
(2)由乙图可知,当滑片P在某点c处时,电路中的电流Ic=0.4A,Pc=3.2W,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c===20Ω;
当滑片P在b端时,电源电压:U=Ib(R0+Rb)=0.2A×(R+50Ω)……①
当滑片P在某点c处时,电源电压:U=Ic(R0+Rc)=0.4A×(R+20Ω)……②
由①②解得:R0=10Ω,U=12V;
(3)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最小电功率:P最小=UIb=12V×0.2A=2.4W;
当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P最大===14.4W。
答:(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2)R0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12V;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和最大电功率分别为2.4W、14.4W。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像读出相关的信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4/12 18:05:22;用户:实事求是;邮箱:18347280726;学号:377903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