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8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8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86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9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09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1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助力清单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608160/0-171292978104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创作背景,作者介绍,浮涕泗,默写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准
字音
吟诵提示:语速要慢,语气在每联最后要拖延悠长。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创 作
背 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作 者
介 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诗 文
赏 析
这首诗开篇虽只是平平的交代,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接下来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其恢宏的气象。后四句转写孤舟老病之身世,看似悲戚,可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尽在其中,由此可见作者心胸之博大。诵读这首诗,要留意诗人困顿的处境,感受他痛切的心情,更要理解他心系天下的胸怀。可以拓展阅读《客至》等杜甫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杜甫诗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挖 空
训 练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è)(分裂),乾坤(指日月)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战马,代指战争)关山北,凭轩(倚窗)涕泗(sì) (眼泪鼻涕)流。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易 错 字
突 破
译文: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 ),乾坤日夜(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 )( )流。
默 写
训 练
1、2、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登岳阳楼》中“ , ”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2. 《登岳阳楼》中“ , ” 两句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3. 《登岳阳楼》中用“昔闻”为“今上”蓄势的句子是“ , ”,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4. 《登岳阳楼》中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 , ”。5. 《登岳阳楼》中“ , ”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6、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 《登岳阳楼》中“ , ”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7. 《登岳阳楼》中采用借代手法,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的句子是“ , ”。8. 《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 ”。
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0、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9.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10.《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11.《登岳阳楼》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1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 《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1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14.《登岳阳楼》其一中表现诗人愤懑之情的语句是: , 。
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5.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结合,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 , 。 16.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的诗句是: , 。17. 《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
18、19、20、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8. 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 , ”体现了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19. 《登岳阳楼》中“ , ”表达了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20. 《登岳阳楼》中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的句子是“ , ”
21、《登岳阳楼》中,“ ”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22、《登岳阳楼》中,“ ”一句写得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23、“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 ”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
21、22、吴楚东南坼23、乾坤日夜浮
24、《登岳阳楼》中,杜甫写眼前景,表达百感交集的句子是:“ , ”。25、《登岳阳楼》中,杜甫写眼前事,表达无限心酸的句子是:“ , ”。26、《登岳阳楼》中,杜甫写心中事,表达满腔悲愤的句子是:“ , ”。
2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6、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7. 《登岳阳楼》中采用借代手法,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的句子是“ , ”。28. 《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 ”。29.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
2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0. 《登岳阳楼》中“ , ” 两句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31. 《登岳阳楼》中用“昔闻”为“今上”蓄势的句子是“ , ”,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32. 《登岳阳楼》中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 , ”。
30、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3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3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3、《登岳阳楼》中,“ , ”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34、“ ,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35、《登岳阳楼》中,体现前人评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的句子是:“ , ”。
33、戎马关山北34、凭轩涕泗流3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3、“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 ”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54、《登岳阳楼》中,“ , ”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55、“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登岳阳楼》中“ ”与“老病有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53、乾坤日夜浮5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5、乾坤日夜浮
50、《登岳阳楼》中,“ ”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51、《登岳阳楼》中,“ ”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52、《登岳阳楼》中,“ ”一句写得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
50、51、52 吴楚东南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壁赋》理解性默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中册理解性默写 课件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共4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礼记·大道之行也》,《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