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1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2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2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27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3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3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36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08765/0-171294601939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政治腐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朝的灭亡》是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三单元第17课。本课主要学习“政治的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部分的内容。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僵化和腐朽,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教材面对初一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乐于参与、善于表现自己,对枯燥无味、抽象简单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的方向。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搜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教学难点: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讲授法、启发法、提问法为主。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述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图表,掌握识图、制图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音频视频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板书)
同学们看课本84-85页,思考: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和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看图说史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研读史料的能力,明白论从史出
材料一: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太监直接管理,出现了收税的皇庄。明孝宗年间,有皇庄四处,官田不到两千顷,后来逐渐发展到五处皇庄,占地一万二千八百顷,武宗年间,皇庄增加三十六处,占地五万三千多顷。材料二:今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根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历史信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明代《流民图》(局部)
观察图片:用几个关键的词语概括一下当时流民的生活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设问能帮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知识,让学生讲一讲的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小组讨论的方式也真正彰显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 的理念。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板书)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二、李自成起义和推翻明朝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思维导图,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完成,即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结合材料,思考李自成起义的原因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出现了蟋蟀皇帝,木匠皇帝。明神宗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明熹宗朝政全交给宦官魏忠贤。 明朝官僚队伍中……如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等,都彼此倾轧,争权夺利。
思考:(1)材料一反应了明朝中后期什么政治局面? (2)材料二反应了明朝什么社会现象?
皇帝疏于朝政,宦官擅权,大臣们争权夺利,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很多农民失去土地。
材料二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皇族兼并土地达5000亩,太湖地区,十有之九的人家失去土地。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结合以上材料,归纳李自成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朝 廷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2)直接原因:陕北一代连年大旱。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提取历史信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对比李自成和明末政府的政策)
请问你从明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教训?
启示: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廉政清明,励精图治,爱 惜民力。人民有反抗精神,人民是历史的主宰。
材料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 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和,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看课本86页,自主回答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板书)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本篇章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归纳知识整理考点的能力。
1、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1644年4月,清军入关;5月,占领北京;9月,迁都北京,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
【设计意图】《明末农民起义图》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对农民起义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阅读课本86面最后一段思考:清军为什么能入关?
清军入关:满清军队进入山海关内、攻占北京,开始统治中国。
①明朝的灭亡。②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于清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起义最后失败。③满清的兴起和势力的壮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充分贯彻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设计意图:设置思维导图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1、下列有关明朝灭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文轻武,军事弱 B.大臣、宦官结党营私 C.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D.天灾接连发生2、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 和第一位皇帝是( ) A.1616年 努尔哈赤 B.1636年 皇太极 C.1635年 吴三桂 D.1644年 李自成3、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 权(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问题来突出本课重点,突破本课难点,通过当堂练习,不仅巩固了所学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 以及时反馈,为教师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向父母讲述明朝的新鲜事!
设计意图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能够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我在本课的讲授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感情丰富的语言做铺垫,讲解适可而止。如果把所有问题都讲尽讲透,就打消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懒于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学习,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思考,从而使自己明白事理,掌握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就需要从教师的讲授开始。所以历史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也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回味的时间和实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衰亡,加派赋税民怨载道,起义的原因,起义经过,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的失败,政治腐败,明朝灭亡的原因,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八旗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7课明朝的灭亡,起义经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优质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7课明朝的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