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2氧气(课件)2.3制取氧气(课件)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 2.2《氧气》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2《氧气》课件-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3制取氧气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 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3制取氧气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3制取氧气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背景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木条没有复燃,木条复燃,生成了氧气,几乎没有氧气生成,MnO2,二氧化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一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H2O2 —— 2 H2O+O2↑
原理: 过氧化氢________水+氧气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2.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1.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二氧化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氧气的一般环节:
一、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氯酸钾 (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水+氧气
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KClO3—2KCl+3O2↑
三、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用排水法收集):
三、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
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移:将导管移离水面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固: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1、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哪种方法得到的氧气更纯?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物理变化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4P+5O2点燃2P2O5 S+O2点燃SO2 3Fe+2O2点燃Fe3O4 4Al+3O2点燃2Al2O3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向集气瓶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2、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2)实验时要注意:①试管口要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给试管加热时要先____,停止加热时要先_____________再 ,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 . (4)用上述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都是固体 B.反应需加热 C.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D.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水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①将集气瓶装满水,不留气泡;
②气泡连续而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A B C D
3、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制取O2的原理:___ 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 ,应选择装置_____(填字母);(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均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_____(填序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要加热 ③需加热;(5)装置A中反应很强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填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加热反应物 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④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H2O2——H2O+O2↑
KMnO4—K2MnO4+MnO2+O2↑
KClO3——KCl+O2↑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的方法: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生成的气体密度和水溶性
讨论: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优劣
学生实验: 1.清点实验仪器和药品; 2.整理实验台;3.实验4.拆洗仪器、整理实验台、清点仪器
装:在水槽上用纸槽加入高锰酸钾并塞棉花
加:用外焰由前向后加热药品
固: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