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默写(8分)
    1. (1)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__。《淮中晚泊犊头》
    (2)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3)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_____。《鲁山山行》
    (4)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答案】 (1). 满川风雨看潮生 (2). 花木成畦手自栽 (3). 云外一声鸡 (4). 黑云翻墨未遮山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二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潮、畦、栽、墨、遮”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
    3. 词的上片写了“蝉鸣、鹊啼、蛙叫”等夏夜特有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答案】2. (1). 辛弃疾 (2). 词牌名
    3. 形象生动有情趣,渲染宁静的气氛,为下片抒情做铺垫。
    【解析】
    【详解】1.题空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题空二: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上片写了“蝉鸣、鹊啼、蛙叫”等夏夜特有的声音,从听觉角度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的特色,渲染宁静的气氛,生动有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为下片词人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做铺垫。
    (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4.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是先秦_____家代表著作。
    5.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2)汤汤乎若流水( )
    6. 翻译下面句子。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7.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答案】4. (1). 《吕览》 (2). 杂
    5. (1). (1)心志,情志。 (2). (2)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6. 伯牙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7. 知己难寻、知音难觅(或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通假字。
    (1)句意: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情志在高山。志:心志,情志。
    (2)句意: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
    破:摔破;绝:断,挑断;不复:不再;以为:认为;足,值得;为鼓琴者,为之弹琴的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旨。“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暗示文章主旨。锺子期死后,伯牙再也不弹琴了,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说明知音难觅,挚友难得,这样的友情弥足珍贵。
    【点睛】参考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玄石戒酒
    昔有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友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竟月,同者携酒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玄石忘其故,死矣!
    8.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昔有玄石好酒__________________
    (2)同者携酒至__________________
    9. 翻译句子。
    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
    10. 玄石醉酒的具体表现是:(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读了本文,你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1). (1)喜欢,爱好 (2). (2)带,携带
    9. 我这才知道酒可以喝死人,我不敢再饮酒了!
    10. 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能救
    11. 人要有自我约束能力(自制力)(或做事要有节制 或做事要有毅力)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好酒,喜欢喝酒;好,喜欢,爱好。携酒至,带着就带来。携,携带,带着。
    【9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吾,我;丧人,使人丧生,指酒可以喝死人;复,再。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筛选。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在文中找到玄石醉酒的具体表现,注意用原文回答。“为酒困,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能救”意思是:(他有一次)喝醉了,五脏如同被烧灼火烫,肌肤骨头如同被蒸煮得要断裂,没有什么药可以解救。所以“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能救”是他醉酒的具体表现。
    【11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启悟能力。文中主要记叙了玄石醉酒后“五脏若熏灼,肌骨如蒸煮,百药不能救”,于是“不敢复饮”,当朋友携酒至,他却没有了自制力和约束力,“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戒酒没有毅力,最后“死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自制力,要学会克制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将会自食恶果。
    【点睛】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叫做玄石的人喜爱喝酒。(他有一次)喝醉了,五脏如同被烧灼火烫,肌肤骨头如同被蒸煮得要断裂,没有什么药可以解救,三天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他对别人说:“我这才知道酒可以喝死人,我不敢再饮酒了!”过了不到一个月,他的酒友来到,劝他说:“试着少喝点酒。”于是,他喝了三杯。第二天他喝了五杯,再后一天喝了十杯,再后一天改用大杯了。(玄石)忘记了之前差点醉死的教训,最后还是因为酗酒而丢了性命。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曲
    (1)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2)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4)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5)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6)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7)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8)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9)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0)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2. 读第(3)段,你对加点的“随便说说”作怎样的理解?
    13. 读第(9)段,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根据三幅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音乐的节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9)段加点的“仿佛”能否删掉?为什么?
    15.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12. 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13. (1). (1)轻柔舒缓 (2). (2)气势逐渐增强 (3). (3)高昂激越
    14. 不能,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见这些景象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可以凭想象去感受,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15. 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随便说说”的意思“就是不想思考,不想去想太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合上文“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分析,写出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为下文贝多芬来弹曲子做铺垫。
    【13题详解】
    根据三个画面概括音乐的节奏即可。根据第一个画面“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可以得出:轻柔舒缓;根据第二个画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可以得出:气势渐强;根据第三个画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以得出:高昂激越。
    14题详解】
    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然后结合语境阐述理由即可。“仿佛”的意思是“指差不多,好像”。结合“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分析,写出了盲姑娘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可以凭想象去感受。从侧面衬托出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第(1)段“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和第(10)段“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可以得出:介绍了介绍贝多芬创作钢琴曲《月光曲》的经过。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1)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2)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3)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4)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5)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6)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8)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9)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有漫画家曾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10)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11)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12)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16. 阅读第(9)—(11)段,从中找出“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2)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书对“我”一家三代人有怎样的影响?
    19.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
    20. 请推介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并简述推介的理由。
    【答案】16. (1). (1)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 (2). (3)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
    17. (1). 比喻 (2). 形象生动地写出“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
    18. 母亲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我”,“我”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女儿;读书不但充盈了“我”一家三代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予“我们”内心极大的快乐;读书让“我”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得以浸润。
    19. “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读书成为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成为生存之需求,继而快乐其生命,润泽其生命,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意对即可)
    20. 示例:《西游记》 吴承恩写的一部小说,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适合六年级学生观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解析】
    【16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根据第⑨段“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和第(11)段“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即可筛选概括出答案。
    【1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根据“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读书时的“我”比作“蚁附膻”。从“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可以看出,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
    【1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可以概括出:母亲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我”,“我”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女儿;根据“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可以概括出:读书不但充盈了“我”一家三代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予“我们”内心极大的快乐;根据“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可以概括出:读书让“我”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得以浸润。
    【19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根据文中内容理解作者所说的“快乐”指什么,即读书的快乐;再根据此句内容从作者把爱读书的习惯与情趣传递给孩子来理解作者所说的“成就”。根据第⑦段“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可以看出,在“我”的影响下,读书成为了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带给了女儿幸福快乐,润泽了女儿的生命,这就是“我”认为的最大的成就。
    【20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课外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荐语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入手。比如:我推荐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它是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非常丰富,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道理。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真是我的好帮手。
    三、综合运用(4分)
    21. 综合性学习。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1)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2)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答案】 (1). 例:小明,请把你的半瓶水带走好吗?这水还可以用,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2). 示例: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或手抄报;以“节约半瓶水, 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征集“请你带走半瓶水”活动宣传标语;召开“我的 半瓶水”主题班会。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明;其次针对情况,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然后从“节约用水”方面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等。结合主题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活动即可。如: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的图片展;以“节约半瓶水,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等。
    四、写作(40分)
    22. 花,有的开在山间屋后,有的开在书桌案头,而有些花却开在心灵的深处,比如友谊之花,诚信之花,幸福之花……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哪种花开得最娇美艳丽呢?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作文,写出你的精彩故事。
    提示和要求:(1)500字左右。(2)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内容;叙述有条理,表达要完整。(3)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答案】例文:
    开在心中的花
    世界上有一种永不会凋零的花朵,那便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分东西南北,只要有人的地方它都会绽放。越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微笑之花就开得越美。
    我爱微笑,并深深陶醉于这种美丽的表情。因为,永远微笑的人是快乐的,永远微笑的人是美丽的。
    在小学,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每年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每天都微笑面对生活。可是到了中学一切都改变了,学业加重。更重要的是,没有知心朋友,没有结识的同学。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我变得孤僻沮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个成了我进入中学后的重大问题。可是直到有一天,她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从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向教室外面跑去。突然一个同学碰掉了我的尺子,我很生气,但也没有搭理他。这时,我看到一个弯腰要捡尺子的身影。她站起来微笑着对我说:“你的尺子”,那时,我感觉自己看到了一朵正在绽放的、艳丽的花朵,好美、好美。这是她第一次对我微笑。自从她对我微笑一次以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像她一样微笑。每次见到她,总是能看到她满脸的笑容,看着她和别的同学聊得那么开心,自己现在却沦落到这般地步。不行,我要抛开这些沮丧的心情。于是我也试着和别人交流,向老师问题。不久,我广交朋友,与同学团结互助,每天我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微笑。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微笑的含义,它是如此美丽。
    现在她和我在同一班级,我和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我希望微笑常伴随她,希望她永远快乐幸福。
    把微笑带给他人,用微笑点缀生命,不再苦苦寻求快乐,不再乞求他人怜悯,带着微笑走过每个季节,将微笑撒向四方
    开在心中的花——微笑!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本次作文属于比喻、象征类作文文题。“开在心中的花”是一个意象,但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意义。审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设定“花”的含义。花象征着真善美的东西,写作时要化笼统为具体,化大为小。“花”可以设定为一个特定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诸如可以是精神(梦想、信念……),可以是道德(孝顺、诚信……),可以是品质(善良、宽容……),可以是性格(坚强、勇敢),可以是心态(微笑、淡定、乐观……),可以是情感(亲情、友情……)。“开在心中”中的“心中”应该理解为“花开之时对自己的影响”,结合题干要求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第二,思路。在构思选材方面,可以让一个生命里只开一种“花”,亦可写一个生命里盛开多种“花”(缤纷多彩),甚或多个生命里各自盛开的“花”。同时注意“开花”,即为该事物最终实现的最好的一种结果,也就是应写出感悟、启示等。例如,将“花”理解为执著的精神。可以叙述自己学习、生活中经历的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典型事件,并重点叙述自己战胜它们时候表现出来的执著精神,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
    第三,立意。本文立意时可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体现文章的中心,同时也可以从事件本身叙述出发详细叙述从而达到行文目的。例如: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我们遇到困难与不开心的事情或许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灰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或是不开心的事情时,一定会有我们自己的朋友或家人为我们排忧解难,陪伴我们渡过艰难的时光,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在我们心中开出的花,使得我们走出灰暗走出困境。因此立意选择的可以是对于自己灰暗时期愿意帮助我们,同时陪伴我们的人或某个人说的某句话的感动。可以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等写法来凸显文章的主旨。

    相关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未来科技学校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未来科技学校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共6页。

    上海市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上海市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市浦东新区惠南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