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18/0-17129872987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18/0-1712987298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18/0-17129872988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3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8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15页。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u 64一、快乐点击1.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2.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3.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生: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生:是化合反应。丙生: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丁生:各物质的质量比为3∶8∶11。A.C+O2CO2B.2CO+O22CO2C.H2+Cl22HClD.2Mg+O22MgO4.4.6 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2022湖南永州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MnO4K2MnO4+O2↑B.Fe2O3+2CO2Fe+2CO2C.Al+CuSO4AlSO4+CuD.Na2CO3+BaCl2BaCO3↓+2NaCl6.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9.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10.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积累运用11.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A.Fe+O2FeO2B.2P+5OP2O5C.Mg+O2MgOD.S+O2SO2↑E.KClO3KCl+O3↑F.NaOH+CuSO4Na2SO4+Cu(OH)2其中(1)写错化学式的有 ;(2)未配平的有 ;(3)未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不全的有 ;(4)未写或用错“↑”“↓”符号的有 。 12.已知Zn+H2SO4ZnSO4+H2↑,AgNO3+NaClAgCl↓+NaNO3。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13.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已知a1 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a2 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a1 a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a1>a2,其原因是 。 14.鸡蛋在腐烂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它是一种空气污染物,硫化氢能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2H2O。(1)上述内容中,属于硫化氢物理性质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反应H2S+H2SO4(浓)SO2+X↓+2H2O中,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为 ,其中硫酸(H2SO4)中S的化合价为 价; (4)某实验产生的尾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为防止其对空气造成污染,需进行尾气处理。但不能用浓硫酸来吸收,其原因是 。 三、情景分析15.(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在化学反应中,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类化学方程式往往采用“化合价升降法”更方便快捷,即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例如: Al+ MnO2 Al2O3+ Mn,具体配平步骤如下:①“标变价”: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并标出改变前后的化合价。 A0l+ Mn+4O2 Al+32O3+ M0n②“列变化”:列出改变的价态数。Al0→Al+3 升高3价 Mn+4→Mn0 降低4价③“找倍数”: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3×4=12,从而确定Al、MnO2的化学计量数。4Al+3MnO2 Al2O3+ Mn④“配系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4Al+3MnO22Al2O3+3Mn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HNO3中N的化合价为 价,NO2中N的化合价为 价。 (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写在横线上,所有化学计量数都必须填写)。C+ HNO3(浓) CO2↑+NO2↑+ H2O 四、实验探究17.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胶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 。 18.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减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五、神机妙算19.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 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 g CuO、8.0 g MgO。(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20.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1)理论计算:1.26 g 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 g 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 答案:1.A2.B 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A正确;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B错误;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正确;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2个,反应后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2个,故D正确。3.A4.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 g+5.4 g-4.6 g=9.6 g;8.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 g×3244×100%=6.4 g,5.4 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4 g×1618×100%=4.8 g,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 g+4.8g-9.6 g=1.6 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该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5.D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故A项错误;B项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故B项错误;C项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3CuSO4Al2(SO4)3+3Cu,故C项错误;D项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6.C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O2↑+4X↑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除X外)铜原子 2 2氮原子 4 0氧原子 12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该反应符合这一特征,是分解反应;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u(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铜符合该特征,是氧化物。7.D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微观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A正确;由化学反应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B、C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8.A 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等于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质量,A正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故反应结束时,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B错误;在未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为0,C错误;刚开始加热时达不到氯酸钾分解所需温度,不会放出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才有氧气产生,D错误。9.A 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能为0,故A符合该图像;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B不符合该图像;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不符合该图像;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D不符合该图像。10.D A项,a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该选项不正确;B项,d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不正确;C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2,该选项不正确;D项,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11.解析 A中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写错;B中反应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C没有配平;D中漏了反应条件,不应在SO2后面加“↑”;E中生成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F没有配平,且应在Cu(OH)2的后面加“↓”。答案 (1)A、B、E (2)C、F (3)B、D、E (4)D、F12.解析 (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系统不密闭,使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使左边质量减少,指针向右偏转。(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反应没有气体参与和生成,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数目、质量和种类。答案 (1)向右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左边质量减少 (2)相等 (3)密闭 (4)①③⑥13.解析 (1)根据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推断X的化学式为H2O。(2)因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从图示可知,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1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a1a2。答案 (1)H2O (2)可能 2∶1(或1∶2) 化合反应(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