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1/0-17129873088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1/0-17129873089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1/0-17129873089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8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1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10页。
第九单元综合训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一、快乐点击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牛奶C.酒精 D.白醋2.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A.浓溶液 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3.(2021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4.25 ℃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6.小明用50 ℃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给蔗糖水加热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7.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C.浓硫酸 D.氢氧化钠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是饱和溶液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9.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 ℃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0.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 ℃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C.40 ℃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二、积累运用11.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12.用“>”“a=b B.b>a=cC.a>b>c D.b>a>c(3)在t2 ℃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四、实验探究17.某同学配制50 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C.50 mL D.100 mL五、计算应用18.(1)已知氯化钾在40 ℃时的溶解度为40 g,则该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已知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同学将50 g盐酸分5次加入20 g该石灰石样品中,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请计算:①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②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B 溶液指的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蔗糖、酒精、白醋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溶液,牛奶和水混合形成乳浊液。2.D 3.C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则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项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项正确。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C项错误。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D项正确。4.B 加水对溶液的影响⇒A、C、D错,B正确。5.D6.B 本题实质是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由于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蔗糖继续溶解,可采用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B选项正确。7.B 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A不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B正确;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C不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D不正确。8.B 升温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增大,故t2 ℃时甲和乙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为30 g,故B正确;t2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就不相等,因此,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含溶质的质量也不相等,C错误;t2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该温度下,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后只溶解50 g,溶液已经达到饱和,D错误。9.B 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温度,A错;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B对;t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为不饱和溶液时不能确定,C错;从图中看出,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90 g,故该温度下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错。10.D KCl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A错误;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0 g,可知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4.0 g KCl,即134.0 g KCl的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B错误;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0 g,该温度下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0 g100 g+40 g×100%≠40.0%,C错误;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60 ℃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解度减小,有KCl晶体析出,D正确。11.答案 (1)硫酸铜(2)水(或酒精等)(3)酒精(只要答案合理即可)12.答案 (1) (3)= (4)13.解析 从图像中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木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即溶液的密度减小,此时烧杯底部应有晶体析出,故温度的改变方式是降温。答案 降温 增多14.解析 (1)从图中看出,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 g。在该温度下,10 mL水中最多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x溶液是在10 mL水中加入2.5 g KNO3形成的,属于不饱和溶液;y溶液是在20 ℃下,10 mL水中加入5 g KNO3形成的,属于饱和溶液。从图中看出,50 ℃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 g,则该温度下,10 mL水中最多溶解8.55 g KNO3达到饱和,而z溶液是在10 mL水中溶解了5 g KNO3形成的,属于不饱和溶液。(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在降温之前,先蒸发浓缩,减少溶剂,便于较多的硝酸钾晶体析出。答案 (1)31.6 y(2)蒸发溶剂至刚好析出晶体 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15.解析 (1)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食盐结晶析出,故①是蒸发池。(2)海水进入贮水池,此时水分还未蒸发,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A正确;海水进入蒸发池,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增大,此时氯化钠还未结晶析出,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B、C错误;析出晶体后的母液应为食盐的饱和溶液,D错误;海水中蕴藏着盐类、矿物、生物等丰富资源,E正确。答案 (1)蒸发 (2)AE16.答案 (1)t1 (2)C B (3)D17.解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称量时氯化钠应在托盘天平的左面,即“左物右码”;根据计算可知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9%=4.5 g;所需水的体积为45.5 mL,为了减少误差,应选取50 mL的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答案 (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4.5 (3)C 凹液面的最低处18.答案 (1)28.6% (2)①4②解:设10 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2HCl+CaCO3CaCl2+H2O+CO2↑73 100x 4 g73100=x4 g x=73×4 g100=2.92 g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2 g10 g×100%=29.2%答: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9.2%。温度/ ℃020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