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2/0-17129873128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2/0-17129873129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09822/0-17129873129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8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9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1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综合训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10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10页。
第十单元综合训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35.5一、快乐点击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2.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 )A.柠檬汁 pH=2 B.鸡蛋清 pH=8C.蒸馏水 pH=7 D.肥皂水 pH=103.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5.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6.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7.向装有50 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Ba(OH)2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8.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B.因为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C.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D.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9.(2021广东深圳中考)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蓝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C.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10.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A.Ⅰ处溶液变蓝B.Ⅱ处溶液变浑浊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Ⅳ处试纸变红二、积累运用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是 ; (2)2个碳酸根离子 ; (3)消石灰的主要成分 ; (4)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12.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 。 13.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 。 (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 。 (3)“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 。 14.稀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有关稀盐酸的性质实验如下。(1)若需检验某盐酸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 (2)向放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情景分析15.(1)小亮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亮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他加入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吐蛋的原因是 。 (2)近年来,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震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液体,经步骤①——观察颜色与状态;步骤②——闻气味;步骤③——取该液体适量与一枚生锈的铁钉作用,看到铁锈逐渐溶解;步骤④——另取少量该液体与纯碱反应,发现有气泡产生。确认该液体为食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①至④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判断的有 (填序号,下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的有 。 (2)在步骤②中能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醋酸分子 。 (3)当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与纯碱反应时除有气泡生成外,还生成了醋酸钠(CH3COONa)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探究17.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实验探究:(4)小结与思考: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样品变质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 五、计算应用18.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10 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C 2.A 3.A4.C 除杂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保留主要成分,又不混入新的杂质,而C中熟石灰[Ca(OH)2]和石灰石(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5.B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正确;加水稀释酸,溶液的酸性减弱,pH会变大,B错误;醋酸显酸性,醋酸在溶液中能解离出H+,C正确;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D正确。6.C 碱的通性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CO2反应。而C项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BaSO4沉淀,氢氧化钡是唯一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碱。故C正确。7.B 稀硫酸和Ba(OH)2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A正确;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B错误;硫酸的pH小于7,当硫酸与Ba(OH)2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加入Ba(OH)2溶液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C正确;稀硫酸和Ba(OH)2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当Ba(OH)2溶液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会逐渐增大,D正确。8.B 常温下,生成的硫会从溶液中以沉淀的形式析出,说明硫的溶解度很小,故A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反应物H2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中单质硫的化合价为0价,故C正确;由于氢硫酸容易被空气氧化成中性的水,故酸性逐渐减弱,pH会增大,故D正确。9.C 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红色,A项错误。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不可能是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B项错误。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C项正确。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但Y不一定是NaOH,也可能是氢氧化钙等碱,D项错误。10.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A错误,D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碱性减弱,酚酞溶液颜色变浅,C正确。11.答案 (1)HCl (2)2CO32- (3)Ca(OH)2 (4)H2S+6O412.答案 锈迹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产生 Fe+2HClFeCl2+H2↑ 保持机械设备干燥、刷漆、涂油等13.解析 (1)分离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用过滤操作。(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3)“捕捉室”内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4)根据流程图中的虚线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NaOH和CaO。答案 (1)过滤 (2)CaO(或氧化钙)(3)CO2+2NaOHNa2CO3+H2O(4)NaOH或CaO(任答一种即可)14.解析 (1)硫酸与含有钡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若需检验某盐酸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应选用含有钡离子的溶液,如氯化钡溶液。(2)向放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稀盐酸过量时,酚酞溶液也不变色。答案 (1)氯化钡溶液 (2)置换反应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15.解析 “瓶吞鸡蛋”是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减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要想让瓶内的鸡蛋“吐”出来,可使瓶内压强增大,利用气压将鸡蛋压出,酸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P试剂可能为盐酸(或硫酸)。答案 (1)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16.解析 (1)颜色、状态、气味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能与生锈铁钉和纯碱反应属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2)能闻到醋酸的气味是醋酸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3)可仿照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 (1)①② ③④(2)在不断运动(3)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17.解析 由实验结论部分变质可知,部分氢氧化钙肯定变化为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可知,溶液已经不显碱性,表明氢氧化钙已全部变质,加入盐酸肯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加入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可知,样品中没有碳酸钙,即没有变质,氢氧化钙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 (3)实验探究: (4)小结与思考:①Ca(OH)2+CO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②改良酸性土壤18.答案 (1)Na+、Cl-(2)16 g(3)解:设10 g稀盐酸样品中含HCl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O36.5 40x 16 g×5%36.540=x16 g×5% x=0.73 g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73 g10 g×100%=7.3%答: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② 部分变质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②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②有气泡产生①②有气泡产生完全变质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②没有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