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突破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含解析新版浙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突破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含解析新版浙教版01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突破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含解析新版浙教版02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突破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含解析新版浙教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4 全等三角形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4 全等三角形课堂检测,共19页。

    K型图模型总结
    K型全等模型变形——三垂定理:
    如图,亦有△ADC≌△CEB(AAS)
    总结:当一个直角放在一条直线上时,常通过构造K型全等来证明边相等,或者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类题训练】
    1.(九龙坡区校级期末)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是点D、E,AD=7cm,BE=3cm,则DE的长是( )
    A.3cmB.3.5cmC.4cmD.4.5cm
    【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CAD=∠BCE,再利用AAS证明△ACD≌△CBE,得CD=BE=3cm,CE=AD=7cm,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D⊥CE,BE⊥CE,
    ∴∠BEC=∠CDA=90°,
    ∴∠CAD+∠ACD=90°,
    ∵∠ACB=90°,
    ∴∠ACD+∠BCE=90°,
    ∴∠CAD=∠BCE,
    在△ACD与△CBE中,

    ∴△ACD≌△CBE(AAS),
    ∴CD=BE=3cm,CE=AD=7cm,
    ∴DE=CE﹣CD=7﹣3=4cm,
    故选:C.
    2.(惠民县月考)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98 .
    【分析】由“AAS”可证△FEA≌△GAB,可得AG=EF=8,AF=BG=4,同理可得CG=DH=6,BG=CH=4,由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
    【解答】解:∵AE⊥AB,EF⊥AF,BG⊥AG,
    ∴∠EFA=∠AGB=∠EAB=90°,
    ∴∠FEA+∠EAF=90°,∠EAF+∠BAG=90°,
    ∴∠FEA=∠BAG,
    在△FEA和△GAB中,

    ∴△FEA≌△GAB(AAS),
    ∴AG=EF=8,AF=BG=4,
    同理CG=DH=6,BG=CH=4,
    ∴FH=4+8+4+6=22,
    ∴梯形EFHD的面积=×(EF+DH)×FH=×(8+6)×22=154,
    ∴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154﹣2××4×8﹣2××4×6=98,
    故答案为:98.
    3.(海丰县期末)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1)求证:△ACD≌△CBE;
    (2)试探究线段AD,DE,BE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BCE=∠CAD,再利用AAS证明△ACD≌△CBE;
    (2)由△ACD≌△CBE,得CD=BE,AD=CE,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证明:∵AD⊥CE,BE⊥CE,
    ∴∠ADC=∠BEC=90°,
    ∴∠ACE+∠CAD=90°,
    ∵∠ACB=90°,
    ∴∠BCE+∠ACD=90°,
    ∴∠BCE=∠CAD,
    在△ACD和△CBE中,

    ∴△ACD≌△CBE(AAS);
    (2)解:AD=BE+DE,理由如下:
    ∵△ACD≌△CBE,
    ∴CD=BE,AD=CE,
    ∵CE=CD+DE,
    ∴AD=BE+DE.
    4.(永年区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3,∠B=∠C=50°,点D在边BC上运动(点D不与BC点重合),连接AD,作∠ADE=50°,DE交边AC于点E.
    (1)当∠BDA=100°时,∠EDC= 30 °,∠DEC= 100 °;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补角的定义可求∠ADC=80°,进而可求解∠ED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DEC的度数;
    (2)可利用AAS证明△ABD≌△DCE.
    【解答】解:(1)∵∠BDA+∠ADC=180°,∠BDA=100°,
    ∴∠ADC=80°,
    ∵∠ADE=50°,
    ∴∠EDC=∠ADC﹣∠ADE=30°;
    ∵∠C=50°,∠C+∠EDC+∠DEC=180°,
    ∴∠DEC=100°;
    故答案为30;100;
    (2)当DC=3时,△ABD≌△DCE,
    理由如下:∵AB=3,DC=3,
    ∴AB=DC,
    ∵∠B=50°,∠ADE=50°,
    ∴∠B=∠ADE,
    ∵∠ADB+∠ADE+∠EDC=180°,∠DEC+∠C+∠EDC=180°,
    ∴∠ADB=∠DEC,
    在△ABD和△DCE中,
    ∴△ABD≌△DCE(AAS).
    5.(锦江区校级期中)已知Rt△ABC和Rt△ADE,AB=AC,AD=AE.连接BD、CE,过点A作AH⊥CE于点H,反向延长线段AH交BD于点F.
    (1)如图1,当AB=AD时
    ①请直接写出BF与DF的数量关系:BF = DF(填“>”、“<”、“=”)
    ②求证:CE=2AF
    (2)如图2,当AB≠AD时,上述①②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分析】(1)①根据SAS证△BAF≌△DAF,即可得出BF=DF;
    ②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2CH,再根据AAS证△AFB≌△CHA,得出AF=CH,即可得证结论;
    (2)作BM⊥AF于点M,作DN⊥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N,根据AAS证△AMB≌△CHA,再根据AAS证△AND≌△EHA,同理证△BMF≌△DNF,根据线段的等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B=AC,AD=AE,AB=AD,
    ∴AC=AE,
    ∵AH⊥CE,
    ∴∠CAH=∠EAH,
    ∵∠BAC=∠DAE=90°,
    ∴∠CAH+∠BAF=90°,∠EAH+∠DAF=90°,
    ∴∠BAF=∠DAF,
    在△BAF和△DAF中,

    ∴△BAF≌△DAF(SAS),
    ∴BF=DF,
    故答案为:=;
    ②∵AC=AE,AH⊥CE,
    ∴CH=EH=CE,
    ∴CE=2CH,
    ∵∠BAC=∠AHC=90°,
    ∴∠BAF+∠CAH=90°,∠ACH+∠CAH=90°,
    ∴∠BAF=∠ACH,
    ∵△BAF≌△DAF,
    ∴∠AFB=∠AFD=90°,
    ∴∠AFB=∠CHA,
    在△AFB和△CHA中,

    ∴△AFB≌△CHA(AAS),
    ∴AF=CH,
    ∴CE=2AF;
    (2)成立,证明如下:
    作BM⊥AF于点M,作DN⊥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N,
    ∴∠BMA=∠N=90°,
    ∴∠BAM+∠ABM=90°,∠DAN+∠ADN=90°,
    ∵∠BAC=∠DAE=90°,
    ∴∠BAM+∠CAH=90°,∠DAN+∠EAH=90°,
    ∴∠ABM=∠CAH,∠ADN=∠EAH,
    ∵AH⊥CE,
    ∴∠AMB=∠CHA=∠N=∠EHA=90°,
    在△AMB和△CHA中,

    ∴△AMB≌△CHA(AAS),
    ∴MB=AH,
    同理可证△AND≌△EHA(AAS),
    ∴DN=AH,
    ∴BM=DN,
    在△BMF和△DNF中,

    ∴△BMF≌△DNF(AAS),
    ∴BF=DF,MF=NF,
    ∴AM=AF﹣MF,AN=AF+NF=AF+MF,
    ∴AM+AN=AF﹣MF+AF+MF=2AF,
    ∵△AMB≌△CHA,△AND≌△EHA,
    ∴AM=CH,AN=EH,
    ∴CH+EH=AM+AN=2AF,
    ∵CE=CH+EH,
    ∴CH=2AF,
    即BF=DF,CE=2AF.
    6.(涡阳县期末)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尺ABC的直角顶点C放置在水平直线MN上,在△ABC中,∠C=90°,AC=BC,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三角尺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AB∥MN时,∠2= 45 度;
    (2)在三角尺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分别作AM⊥MN于M,BN⊥MN与N,若AM=6,BN=2,求MN.
    (3)三角尺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到图3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则AM、BN与MN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求出∠B=45°,再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先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2=∠CAM,同理:∠1=∠CBN,进而判断出△AMC≌△CNB(ASA),得出AM=CN,MC=BN,即可求出答案;
    (3)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在△ABC中,AB=AC,∠ACB=90°,
    ∴∠B=∠A=45°,
    ∵AB∥MB,
    ∴∠2=∠B=45°,
    故答案为45;
    (2)∵AM⊥MN于M,BN⊥MN于N,
    ∴∠AMC=90°,∠BNC=90°.
    ∴∠1+∠CAM=90°,
    又∵∠1+∠2=90°,
    ∴∠2=∠CAM,
    同理:∠1=∠CBN,
    在△AMC和△CNB中,

    ∴△AMC≌△CNB(ASA),
    ∴AM=CN,MC=BN,
    ∴MN=MC+CN=AM+BN=2+6=8;
    (3)MN=BN﹣AM,理由:
    同(2)的方法得,△AMC≌△CNB(ASA),
    ∴AM=CN,MC=BN,
    ∴MN=MC﹣CN=BN﹣AM.
    模型二手拉手模型
    【知识点睛】
    手拉手模型总结
    手拉手模型在第一章只是表面应用,后续深层次应用需要在等腰三角形学完之后探究
    【类题训练】
    1.(诸暨市月考)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1)求证:△BAD≌△CAE;
    (2)线段BD与线段CE的关系为 BD=CE,BD⊥CE ,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边角边即可证明△BAD≌△CAE;
    (2)结合(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结论.
    【解答】解:(1)∵∠BAC=∠DAE=90°,
    ∴∠BAC+∠CAD=∠EAD+∠CAD,
    ∴∠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2)BD=CE,BD⊥CE,理由如下:
    由(1)知,△BAD≌△CAE,
    ∴BD=CE,
    ∵△BAD≌△CAE,
    ∴∠ABD=∠ACE,
    ∵∠ABD+∠DBC=45°,
    ∴∠ACE+∠DBC=45°,
    ∴∠DBC+∠DCB=∠DBC+∠ACE+∠ACB=90°,
    则BD⊥CE.
    故答案为:BD=CE,BD⊥CE.
    2.(宣化区期末)已知:如图,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AC,AD=AE,连接CD,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ACE+∠ABD=45°;③∠BAE+∠DAC=180°;④BD⊥CE.其中正确的是 ①③④ .(只填序号)
    【分析】①由AB=AC,AD=AE,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夹角相等,利用SAS得出△ABD≌△AC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D=CE;
    ②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DBC=45°,等量代换得到∠ACE+∠DBC=45°;
    ③根据周角的定义即可判断;
    ④由△ABD≌△AEC得到一对角相等,再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到BD垂直于CE;
    【解答】解:①∵∠BAC=∠DAE=90°,
    ∴∠BAC+∠CAD=∠DAE+∠CAD,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BD=CE,故①正确;
    ②∵△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CB=45°,
    ∴∠ABD+∠DBC=45°,
    ∵∠ABD=∠ACE,
    ∴∠ACE+∠DBC=45°,故②错误;
    ③∵∠BAC=∠EAD=90°,
    ∴∠BAE+∠CAD=180°,故③正确;
    ④∵△BAD≌△CAE,
    ∴∠ABD=∠ACE,
    ∵∠ABD+∠DBC=45°,
    ∴∠ACE+∠DBC=45°,
    ∴∠DBC+∠DCB=∠DBC+∠ACE+∠ACB=90°,
    则BD⊥CE,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3个.
    故答案为:①③④.
    3.(长沙期末)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直线CD与直线BE交于点F.
    (1)求证:CD=BE;
    (2)求∠CFB的度数.
    【分析】(1)利用△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证明△DAC≌△BAE,即可得到CD=BE;
    (2)由△DAC≌△BAE,得到∠ADC=∠ABE,再由∠CFE=∠BDF+∠DBF=∠BDF+∠DBA+∠ABF,即可解答.
    【解答】(1)证明:∵△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
    ∴AD=AB,AC=AE,∠DAB=∠DBA=∠ADB=60°,∠CAE=60°,
    ∵∠DAB=∠DAC+∠CAB,∠CAE=∠BAE+∠CAB,
    ∴∠DAC=∠BAE,
    在△DAC和△BAE中,

    ∴△DAC≌△BAE(SAS),
    ∴CD=BE.
    (2)解:∵△DAC≌△BAE,
    ∴∠ADC=∠ABE,
    ∴∠CFE=∠BDF+∠DBF=∠BDF+∠DBA+∠ABF=∠BDF+∠DBA+∠ADC=∠BDA+∠DBA=60°+60°=120°,
    ∴∠CFB=60°.
    4.(大连期末)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BAC的度数,得到线段AE,连接CE,设∠BAC=α,∠BCE=β.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用等式表示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先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DAB与△EAC全等,证出∠ECA=∠B,所以∠B+∠ACB=β,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α+β=180°;
    (2)方法同(1)证出∠ECA=∠ABD,所以α+∠DCA=β+∠DCA,所以α=β.
    【解答】解:(1)α+β=180°.
    证明:∵∠BAC=∠DAE=α,
    ∴∠BAC﹣∠DAC=∠DAE﹣∠DAC.
    即∠BAD=∠CAE.
    又AB=AC,AD=AE,
    ∴△ABD≌△ACE(SAS).
    ∴∠B=∠ACE.
    ∴∠B+∠ACB=∠ACE+∠ACB.
    ∴∠B+∠ACB=β.
    ∵α+∠B+∠ACB=180°,
    ∴α+β=180°.
    (2)当点D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α=β.
    其理由如下:
    类似(1)可证△DAB≌△ECA,
    ∴∠DBA=∠ECA,
    又由三角形外角性质有∠DBA=α+∠DCA,
    而∠ACE=β+∠DCA,
    ∴α=β.
    模型三对称全等模型
    【知识点睛】
    对称全等模型总结
    常见基本图形:
    模型提取:1.对称变换基本特征:必有对称轴
    2.对称型全等模型常隐含的条件:
    具有公共边、公共角、有时全等三角形不止一对、对称轴会平分公共角
    3.全等证明常用解决手段:
    多想角度间的等量代换方法—角平分线的定义、内角和公式、外角定理等
    4.其特殊应用环境:角平分线的常见辅助线
    角平分线基本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称类全等经常和角平分线结合,可以考察角平分线的定义,也可以考察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类题训练】
    1.(梧州模拟)如图,在△ABC中,∠A=90°,BE是△ABC的角平分线,ED⊥BC于点D,CD=4,△CDE周长为12,则AC的长是( )
    A.14B.8C.16D.6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DE,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解答】解:∵BE是△ABC的角平分线,ED⊥BC,∠A=90°,
    ∴AE=DE,
    ∵△CDE的周长为12,CD=4,
    ∴DE+EC=8,
    ∴AC=AE+EC=8,
    故选:B.
    2.(泗水县期末)如图,△ABC的面积为10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PBC的面积为( )
    A.4cm2B.5cm2C.6cm2D.7cm2
    【分析】延长AP交BC于E,根据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即可求出△ABP≌△BEP,又知△APC和△CPE等底同高,可以证明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证明三角形PBC的面积.
    【解答】解:延长AP交BC于E,
    ∵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
    ∠ABP=∠EBP,
    又知BP=BP,∠APB=∠BPE=90°,
    ∴△ABP≌△BEP,
    ∴S△ABP=S△BEP,AP=PE,
    ∴△APC和△CPE等底同高,
    ∴S△APC=S△PCE,
    ∴S△PBC=S△PBE+S△PCE=S△ABC=5cm2,
    故选:B.
    3.(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形成的,若∠1:∠2:∠3=13:3:2,CD与BE交于O点,则∠EOC的度数为( )
    A.80°B.85°C.90°D.100°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若∠1:∠2:∠3=13:3:2,则∠1=130°,∠3=20°,根据折叠的性质,翻折变换的特点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AE与DC交于点P,
    ∵∠1:∠2:∠3=13:3:2,
    ∴∠1=130°,∠3=20°,
    ∴∠DCA=20°,∠EAB=130°,
    ∵∠PAC=360°﹣2∠1=100°,
    ∴∠EPD=∠APC=180°﹣∠PAC﹣∠DCA=60°.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3=20°.
    ∴∠EOC=180°﹣∠EPD﹣∠E=180°﹣60°﹣20°=100°.
    故选:D.
    4.(永嘉县模拟)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D,CE交于点F,AB=AC.
    (1)求证:△ABD≌△ACE.
    (2)当∠A=40°时,求∠BFC的度数.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D=∠ACE,进而判定△ABD≌△ACE,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BC=∠ABC,∠FCB=∠AC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解:(1)∵AB=AC,
    ∴∠ABC=∠ACB,
    ∵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
    ∴∠ABD=∠ACE,
    在△ABD和△ACE中,

    ∴△ABD≌△ACE(ASA).
    (2)在△ABC中,∠ABC+∠ACB=180°﹣∠A=180°﹣40°=140°,
    ∵∠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
    ∴∠FBC=∠ABC,∠FCB=∠ACB,
    ∴∠FBC+∠FCB=(∠ABC+∠ACB)=×140°=70°,
    在△BCF中,∠BFC=180°﹣(∠FBC+∠FCB)=180°﹣70°=110°.
    5.(嘉兴一模)在①OA=OD,②∠ABC=∠DCB,③∠ABO=∠DCO这三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问题的解答.
    问题: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1=∠2.若 OA=OD或∠ABC=∠DCB或∠ABO=∠DCO ,求证:AB=DC.
    【分析】若①OA=OD,由SAS证△ACB≌△DBC,即可得出AB=DC;
    若②∠ABC=∠DCB,由ASA证△ABO≌△DCO(ASA),即可得出AB=DC;
    若③∠ABO=∠DCO,由ASA证△ABO≌△DCO(ASA),即可得出AB=DC.
    【解答】解:若①OA=OD,
    ∵∠1=∠2,
    ∴OB=OC,
    ∴OA+OC=OD+OB,即AC=DB,
    在△ACB和△DBC中,

    ∴△ACB≌△DBC(SAS),
    ∴AB=DC;
    若②∠ABC=∠DCB,
    ∵∠1=∠2,
    ∴OB=OC,∠ABC﹣∠1=∠DCB﹣∠2,即∠ABO=∠DCO,
    在△ABO和△DCO中,

    ∴△ABO≌△DCO(ASA),
    ∴AB=DC;
    若③∠ABO=∠DCO,
    ∵∠1=∠2,
    ∴OB=OC,
    在△ABO和△DCO中,

    ∴△ABO≌△DCO(ASA),
    ∴AB=DC;
    故答案为:OA=OD或∠ABC=∠DCB或∠ABO=∠DCO.
    6.(台安县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B+∠D=180°,∠BCD=150°,CB=CD,M,N为AB、AD上的两个动点,且∠MCN=75°.求证:MN=BM+DN.
    【分析】延长AB至点E,使得BE=DN,连接CE,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得∠CBE=∠CDN,根据SAS证明△CBE≌△CDN,则∠BCE=∠DCN,进而证明∠ECM=∠MCN=75°,根据SAS证明△ECM≌△NCM,得到MN=ME,则MN=BM+BE=BM+DN.
    【解答】证明:延长AB至点E,使得BE=DN,连接CE,
    ∵四边形ABCD中,∠B+∠D=180°,∠ABC+∠CBE=180°,
    ∴∠CBE=∠CDN,
    在△CBE和△CDN中,

    ∴△CBE≌△CDN(SAS),
    ∴∠BCE=∠DCN,CN=CE,
    ∵∠BCD=150°,∠MCN=75°,
    ∴∠MCE=∠MCB+∠BCE=∠MCB+∠DCN=75°,
    ∴∠MCN=∠MCE,
    在△ECM和△NCM中,

    ∴△ECM≌△NCM(SAS),
    ∴MN=ME=BM+BE=BM+DN.
    7.(西安期末)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
    (1)△ABC≌△ADE吗?为什么?
    (2)求∠FAE的度数;
    (3)延长BF到G,使得FG=FB,试说明CD=2BF+DE.
    【分析】(1)由“SAS”可证△ABC≌△ADE;
    (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ACE=45°,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ED=45°,即可求解;
    (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DE,BC=DE,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G=AD,∠ABG=∠AGB=∠ADC,由“AAS”可证△ACD≌△ACG,可得CD=CG,可得结论.
    【解答】证明:(1)△ABC≌△ADE,理由如下:
    ∵∠BAD=∠CAE=90°,
    ∴∠EAD=∠CAB,
    在△ABC和△ADE中,

    ∴△ABC≌△ADE(SAS);
    (2)∵∠CAE=90°,AC=AE,
    ∴∠AEC=∠ACE=45°,
    ∵△ABC≌△ADE,
    ∴∠ACB=∠AED=45°,
    ∵AF⊥CB,
    ∴∠FAC=45°,
    ∴∠FAE=135°;
    (3)∵△ABC≌△ADE,
    ∴∠ABC=∠ADE,BC=DE,
    ∴∠ADC=∠ABG,
    ∵AF⊥BF,BF=FG,
    ∴AB=AG,
    ∴AG=AD,∠ABG=∠AGB=∠ADC,
    又∵∠ACG=∠ACD=45°,
    ∴△ACD≌△ACG(AAS),
    ∴CD=CG,
    ∴CD=BG+CB=2BF+DE.
    图形
    条件与结论
    辅助线
    注意事项
    条件:AC=BC,AC⊥BC
    结论:
    △ADC≌△CEB(AAS)
    分别过点A、B作AD⊥l,
    BE⊥l
    K型图可以和等腰直角三角板结合,也可以和正方形结合
    图形
    条件与结论
    辅助线
    条件:
    AD=AE、AB=AC
    ∠BAC=∠DAE
    结论:
    △ABD≌△ACE(SAS) BD=CE
    分别连接BD、CE
    相关试卷

    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03 全等三角形中的一线三垂直模型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03 全等三角形中的一线三垂直模型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全等三角形中的一线三垂直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03全等三角形中的一线三垂直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4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4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文件包含第4讲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原卷版docx、第4讲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3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3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文件包含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原卷版docx、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突破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含解析新版浙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