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1-17130227118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1-17130227130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1-17130227131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0-17130227084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0-17130227084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10968/0-17130227085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善于观察思考的小宇对身边一些物理量做了以下估测,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重约50N
B. 一个鸡蛋重约0.5N
C. 人步行时对地面的压强约500Pa
D. 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6000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其重力约为
G=mg=50×10-3kg×10N/kg=0.5N
故B符合题意;
C.人步行时总是单脚落地,受力面积为200cm2,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约
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2kg,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约为
F=G=mg=0.2kg×10N/kg=2N
物理课本的底面积约为500cm2,对桌面的压强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 图甲:两磁体在排斥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B. 图乙:网球在网球拍的击打下形状发生改变
C. 图丙:静止的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起来
D. 图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甲:两磁体在排斥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是磁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乙:网球在网球拍的击打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丙:静止的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起来,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水的速度越来越快,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图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所示,以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 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
B. 海鸥沿直线朝斜上方匀速飞行
C. 向磁铁靠近的小铁球
D.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人造卫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运动方向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因此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海鸥沿直线朝斜上方匀速飞行,运动速度和方向均不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向磁铁靠近的小铁球,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人造卫星,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装有适量饮料的易拉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表示易拉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装有适量饮料的易拉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应该在瓶子底部略微往上的地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比较各图可知,只有A符合要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前必须竖直方向调零
B. 弹簧测力计可以水平使用或者竖直使用,不能斜着使用
C.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必须沿轴线方向
D. 测量钩码重力时,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不在则在拉力的方向上调零,测量重力时要沿竖直方向进行调零,故A错误;
BC.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还可以倾斜拉,在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故B错误,C正确;
D.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是弹簧对钩码的拉力,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为跳水运动员跳水前的准备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时,跳水运动员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跳板发生了形变
B. 静止时,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
C. 跳水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对板的作用力远大于板对她的作用力
D. 不考虑空气阻力,起跳后,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受到重力和跳板给她的支持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跳水运动员受到弹力就是由于跳板发生了形变,从而对与跳板接触的人产生了力的作用,故A正确;
B.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她的重力,它们不是一个力,而是两个不同的力,所以不能说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故B错误;
C.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板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不考虑空气阻力,起跳后,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只受到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7. 如图所示,F1、F2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以下这两个力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乙丁B. 甲丙C. 甲乙D. 丙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甲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图乙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图丙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图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8. 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 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实验时,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影响较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通过调整两边的托盘内的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从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实验过程中,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图甲:用力捏车闸
B. 图乙:冰壶运动员在刷冰
C. 图丙:滚动轴承
D. 图丁:滴加润滑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使冰面变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滚动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往门轴的合页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
B. 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
C.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
D. 推土机的铲子很锋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推土机的铲子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飞盘是近些年人气十足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也广受青少年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抛出飞盘后( )
A. 飞盘在空中飞行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B. 若飞盘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飞盘运动到最高点时平衡状态
D. 飞盘在离开人手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球离开手后由于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在空中继续上升,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篮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飞盘运动到最高点是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此时一切外力消失,则飞盘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飞盘运动到最高点时,受自身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二力方向不同,合力不为零,受力不平衡,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飞盘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如图所示,关于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是因为没有力维持它的运动
B. 图乙:锤柄撞击硬物后,锤头会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 图丙: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落下是因为其具有惯性
D. 图丁:汽车上安装有安全气囊,主要是防止减小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时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是由于惯性,小球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锤柄撞击硬物后,锤头会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下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丙: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去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然后棋子落下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丁:汽车上安装有安全气囊,主要是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身停止运动,而人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可能会带来危害,因此安全气囊起到保护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低碳出行从我开始,现如今骑行已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潮流形势。如图所示,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行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受到的压力和自行车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自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地面受到的压力与车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自行车后轮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对自行车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车的重力的和,故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人和车的重力的和,故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受到的压力和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自行车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因此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是自行车的动力,所以自行车后轮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后,故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所示,利用16N拉力F拉动重4N木块匀速向下运动,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摩擦力f1=12N
B. 若撤去16N拉力后木块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
C. 若撤去16N拉力后木块静止时所受摩擦力为f2,则f1=f2
D. 若改用24N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拉动木块,木块将向上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知,利用16N拉力F拉动重4N木块匀速向下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向下的拉力和重力以及向上的摩擦力,因此
f1=F+G=16N+4N=20N
故A错误;
B.若撤去16N拉力后,由上述可知,木块受到摩擦力,同时木块还受到两侧向里的压力,因此木块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
C.若撤去16N拉力后木块静止时,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所受摩擦力为f2,则
f2=G=4N
故C错误;
D.若改用24N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拉动木块,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此时木块受到向下4N的重力、向下20N的摩擦力和24N向上的拉力,受力平衡,因此木块将向上匀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5.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滑雪项目在我国引起追捧。如图所示,重600N的芳芳和重500N的小明(包括穿戴等),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等
B. 芳芳和小明对雪地单位面积上压力大小相等
C. 芳芳对雪地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小明明显
D. 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等于其各自的重力,芳芳重600N,小明重500N,所以对雪地的压力不同,故A错误;
BCD.穿着雪橇的芳芳比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受力面积要大得多,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不相等,由可知芳芳对雪地产生的压强小,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16.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则B对A的压强与A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1∶2B. 1∶8C. 2∶9D. 8∶9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物体B的边长为2a,则物体B的体积为
VB=8a3
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
GB=mBg=ρVBg=8ρa3g
物体A的边长为a,物体A的体积为VA=a3,物体A的底面积为SA=a2,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
GA=mAg=ρVAg=ρa3g
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等于B 受到的重力,则物体B对物体A的压强为
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B受到的重力之和,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
所以B对A的压强与A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选D。
17. 如题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 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大小不变;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得,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故选C。
18. 如图所示,物块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当用8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A︰fB=1︰3,且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B.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9N
C. 弹簧对物块B的拉力大小为2N
D. 若把物块A和B看作一个整体,所受的摩擦力为4N
【答案】C
【解析】
【详解】D.当用8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AB受到摩擦力之和
f=F=8N
故D错误;
ABC.已知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A︰fB=1︰3,则
且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的;以B为研究对象,B受到向右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F=fB+F弹簧
所以弹簧对B的拉力
F弹簧=F-fB=8N-6N=2N
故AB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9. 如图所示,力作用在 _____点(选填“A”,“B”,“C”)开门更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 _____有关;向外推关门,向内拉开门_____有关。
【答案】 ①. A ②. 作用点 ③. 方向
【解析】
【详解】[1][2]用手在A、B、C处推门,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开门的时候,用手在A处推门更容易把门推开,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推门和关门,力的方向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不同。
20.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1;冲上斜面后木块继续向上滑行最终静止在斜面的A点,斜面上滑行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2,已知斜面、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则f1_____f2(选填“>”,“<”,“=”)。请画出木块静止在A点时木块对斜面的作用力示意图。(作用点已在图上标注)____
【答案】 ①. > ②.
【解析】
【详解】[1]木块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在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由于水平面和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大于在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即
f1>f2
[2]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时,其对斜面有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同时木块相对于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斜面相当于木块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则斜面还受到木块对其沿着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作用;过作用点沿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作带箭头线段,符号为FN,即斜面受到的压力,过作用点沿斜面向下方向作带箭头线段,符号为f,即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21.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g;实验过程中,逐次增挂钩码,并记录在表格中。
(1)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 _____(选填“长度”,“伸长量”)越长;
(2)测量钩码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 _____(选填“任意”或“竖直”)方向调零;测量时,当钩码 _____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3)为分析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你在图乙的方格中制定标度,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_____。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及图像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已知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为地球上同一物体重力的六分之一,当地球上总重为900N的宇航员(包含装备)到达月球表面后_____N,总质量为 _____kg。
【答案】 ①. 伸长量 ②. 竖直 ③. 静止 ④. ⑤.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性规律 ⑥.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⑦. 150 ⑧. 90
【解析】
【详解】(1)[1]根据弹簧测力计原理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2)[2]为了避免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
[3]当钩码静止时,钩码属于受力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此时就能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物体的重力大小。
(3)[4]横轴一共有30个小格,表格中质量的最大值为0.5kg,因此表格中的每相邻五格数据相差为0.1kg最适宜;纵轴一共有25个小格,表格中重力的最大值为0.5N,而且表格中的每相邻五格数据相差为1N最适宜。最终绘制的图表如下图所示:
[5]本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性规律。
(4)[6]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5)[7][8]地球上总重为900N的宇航员(包含装备)的总质量为
因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无关,因此到达月球表面后总质量仍为90kg;已知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为地球上同一物体重力的六分之一,因此到达月球表面后受到的重力为
22. 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保证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 _____大小相等;
(2)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 _____(单选);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3)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三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_____(填字母序号);
(4)根据实验结果可观察到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选填“快”或“慢”),物理学家 _____通过类似的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 _____状态;
(5)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会滑出水平桌面,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通过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答案】 ①. 速度 ②. B ③. CAB ④. 慢 ⑤. 牛顿 ⑥. 匀速直线运动 ⑦. 降低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2]本实验中,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故选B。
(3)[3]实验中小车停下来原因是小车受到了阻力的作用,实验中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从而推理出实验结论,因此图中的三次实验合理的顺序是CAB。
(4)[4][5][6]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牛顿在大量实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7]若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会滑出水平桌面,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说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变小,则不会再滑出水平表面。
23. 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乙图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和砝码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N。请在乙图画出砝码的受力示意图;____
(3)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压力大小一定时,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操作过程中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物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物块处于 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5)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6)针对上述问题,某同学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丁图所示。接下来用5N的水平拉力向左匀速拉动木块,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_____N。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2.6 ③. ④. 接触面粗糙程度 ⑤. 平衡 ⑥. 不是 ⑦. B ⑧. 等于 ⑨. 2.4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2]乙图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和砝码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读数为2.6N,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为2.6N。
[3]由于砝码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所以木块在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3)[4]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程度不同,丙图接触面更粗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摩擦力大,所以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5][6]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
(5)[7]实验中,由于要木块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压力是不变的,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导致摩擦力时大时小。
故选B。
(6)[8]由丁图可知,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不变,都是2.6N,所以丁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对长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此时受到5N水平向左的拉力,木块向右2.6N的摩擦力,地面对木板向右的摩擦力,因此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f地=F-f木块=5N-2.6N=2.4N
24. 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该同学通过观察 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 _____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本实验用到的物理思想有 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实验推理法
C.转换法
D.等效替代法
(3)图丙和图丁中,海绵有明显凹陷,而木板未见明显凹陷。小桌对木板和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丙_____p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图丁中,砝码和小桌质量分别为500g和100g,砝码的底面积和小桌桌面的面积分别为20cm2和200cm2,则小桌对海绵的压强为 _____Pa;
(5)小华实验时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
【答案】 ①. 海绵凹陷程度 ②. 甲、乙 ③. A ④. 等于 ⑤. 300 ⑥.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这应用了转换法。
(2)[2][3]要研究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故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选A。
(3)[4]图丙和图丁中,小桌对木板和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可知,压强相同,因此p丙=p丁。
(4)[5]小桌对海绵的压强
(5)[6]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如图丁实验,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压力变小了,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25. 2024年武汉遭受了严重的冻雨灾害,导致道路结冰,较多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参与道路除冰工作。如图1质量为80kg的李师傅正在驾驶挖掘机进行除冰作业。挖掘机铲斗作业共有三种挡位,每个挡位能提供不同的压力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1)汽车追尾前车时,_____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汽车被后车追尾时,_____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以上两空均选填“安全带”,“安全头枕”);
(2)已知挖掘机行驶时阻力等于总重力的0.2倍,求挖掘机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大小;___
(3)若武汉冻雨冰层厚度和所能承受最大压强的曲线如图2所示,当冰层所受压强大于等于最大压强时,冰层会被铲碎。求李师傅所驾驶的挖掘机单次最厚能铲碎多厚的冰层。____
【答案】 ①. 安全带 ②. 安全头枕 ③. 3.16×103N ④. 9cm
【解析】
【详解】解:(1)[1][2]汽车追尾前车时,汽车会迅速停下,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汽车被后车追尾时,汽车会迅速向前加速,人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状态运动,此时安全头枕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
(2)[3]由题意可知,驾驶员的质量为80kg,挖掘机的质量为1.5t,则总重力为
G总=m总g=(80+1.5×103kg)×10N/kg=1.58×104N
挖掘机行驶时阻力等于总重力的0.2倍,挖掘机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牵引力等于阻力,则
F牵=f=0.2G总=0.2×1.58×104N=3.16×103N
(3)[4]由题意知,挖掘机B挡(破土状态)提供的最大压力3×104N,铲斗和冰面接触面积为1.2×104cm2,则能产生的最大压强为
由图2 可知,此时冻雨冰层能承受最大压强为2.5×104Pa时,厚度为9cm。
答:(1)汽车追尾前车时,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汽车被后车追尾时,安全头枕可以减小惯性给人带来的危害;
(2)挖掘机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3.16×103N;
(3)李师傅所驾驶的挖掘机单次最厚能铲碎9cm厚的冰层。实验次数
1
2
3
4
5
质量m/kg
0.1
0.2
0.3
0.4
0.5
重力G/N
1
2
3
4
5
挖掘机质量
1.5t
每条履带和地面接触面积
0.5m2
S挡(标准状态)
3×103N
L挡(负荷状态)
9×103N
B挡(破土状态)
3×104N
铲斗和冰面接触面积
1.2×104cm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