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全攻略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 (含解析)
展开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要点一、透镜
1、凸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归纳梳理]
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
【答案】D
【详解】A.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说法正确,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也是可逆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B.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会聚于一点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把一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B
【详解】A.根据凸透镜的特点可知,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会会聚于焦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可以会聚到一点,即焦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点光源放在焦点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3、实验步骤:
(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归纳梳理]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
例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
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
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
【答案】A
【详解】A.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电影机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根据相机的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鱼缸与缸中的水构成凸透镜,金鱼及金鱼所成的像均在透镜的一侧,所以看到的将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B
【详解】A.蜡烛距离凸透镜24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6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错误;
B.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24cm>2f,2f>16cm>f
解得
8cm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可以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要点三、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5、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归纳梳理]
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例1:如图所示,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B.这样它可以扩大视角,使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宇宙;
C.这样做既美观又有气势;
D.这样做可以使物镜焦距更长,从而使人看得更远
【答案】A
【详解】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从而观测到更暗的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收付款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才能被扫描
B.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通过手机摄像头成缩小的虚像
D.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答案】D
【详解】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二维码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手机拍照或扫码时,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是物距,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3:分析如图所示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的光路图可知( )
A.它的物镜是平面镜
B.它的目镜是凹透镜
C.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像
D.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像
【答案】C
【详解】A.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远处的景物经物镜成缩小的像,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点四、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和远视眼:
2、眼镜的度数:
(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
(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
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光屏和透镜不动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蜡烛和透镜不动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D.透镜不动光屏和蜡烛同时适当远离透镜
【答案】C
【详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即光屏和透镜不动,也可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2: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答案】D
【详解】由题意知,王老师患了远视眼,也就是老花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之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由图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是乙,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即图中的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难点一、透镜
1、凸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凹透镜: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例1: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像点S'。若让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远离透镜移动,像S'移动的情况是( )
A.沿主光轴方向靠近透镜B.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
C.沿F2与S'连线方向靠近透镜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
【答案】C
【详解】点光源发出无数条光线,取其中的两条: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焦点;②过光心入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远离透镜移动到A点时,像S′的移动情况是沿F2与S′连线方向靠近透镜移动到S″,如图所示:
故选C。
例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一定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一定是放大的像
【答案】D
【详解】A.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cm处,那么物距 SKIPIF 1 < 0 ,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 SKIPIF 1 < 0 ,即 SKIPIF 1 < 0 ,整理可得 SKIPIF 1 < 0 ,当 SKIPIF 1 < 0 时,物体距凸透镜8cm,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A项不合题意;
B.由上述可知,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物距不可能大于两倍焦距,那么不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项不合题意;
C.当 SKIPIF 1 < 0 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SKIPIF 1 < 0 ,那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项不合题意;
D.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 SKIPIF 1 < 0 时, SKIPIF 1 < 0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所述,都是放大的像,选项D符合题意.
难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2)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3)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
(4)当u>v时,像是缩小的;反之,像是放大的;
(5)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简言之“物近像远像变大;”
(6)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只要物体向焦点靠近,所成的像都变大;
(7)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8)凸透镜破损或有污渍,不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只是让像变暗;
(9)物和像在透镜同侧的是虚像;异侧的是实像。
3、利用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
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③物体分别设三个位置;(u<f、f<u<2f、u>2f)
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
⑤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
⑦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
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同侧;
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虚像,如图所示:
[归纳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可能是倒立缩小实像
C.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可能是正立放大虚像
【答案】D
【详解】物体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根据
2f>u>f
所以
2f>12cm>f
可得焦距
12cm>f>6cm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
2f>8cm>f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得出,所成的像也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f=8cm时,不成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f>8cm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此题有3种情况:①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②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③可能不成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
A.用放大镜看地图,为了使地图放的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
B.照相机对着某人照相时,底片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只要将照相机向他移动适当的距离
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长了一些
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长一些
【答案】A
【详解】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即需要增大放大镜和地图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
B.照相机对着某人照相时,底片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即所成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应该变小,要将照相机向他移动适当的距离,并且底片应该远离凸透镜,故B错误;
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即所成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距应该变大,他应该后退好几步,并且照相机暗箱长度调短一些,故C错误;
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即所成的清晰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幻灯机应该远离银幕,即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短一些,故D错误。
故选A。
类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详解】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像时,由图可知
u=20cm=2f
解得f=10cm,故A错误;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4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18cm,等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2.(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透过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到课本封面的“物理”两个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玻璃杯远离课本封面时,看到的字变小
C.图中“物理”两个字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中“物理”两个字是虚像
【答案】B
【详解】A.装水的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玻璃杯远离课本封面时,物距变大了,像距会变小,看到的字变小,故B正确;
CD.图中“物理”两个字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D错误。
故选B。
类型二、作图
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如图是投影仪的简化结构图。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及再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答案】
【详解】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则入射角为90-45=45,则反射角也为45,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
4.(2020·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请补充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透镜的折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 )
【答案】。
【详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SKIPIF 1 < 0 ,所以反射角为
SKIPIF 1 < 0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
类型三、综合应用
5.(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汽车观后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放大镜
【答案】B
【详解】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内蒙古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
SKIPIF 1 < 0
从中可得,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当将透镜放在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30cm,则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类型四、实验探究
7.(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左”、“右” )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答案】 10.0 光屏正中央 放大 投影仪 左 C
【详解】(1)[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班称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故焦距为
30.0cm-20.0cm=10.0cm
(2)[2]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烛焰的中心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心传播方向不变,故当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3)[3][4]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的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变弱,需要佩戴凸透镜,故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当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
(4)[6] A.飞虫在1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故A不符合题意;
B.影子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区域,而凸透镜成像原理是烛焰发出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经光屏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就可以看到像,光屏上比较亮,不会形成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是烛焰的像,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一、单选题
1.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 )
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答案】B
【详解】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焦点,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人的眼睛类似于照相机,如图实验情境能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人的眼睛类似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会聚作用
B.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一起的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C.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答案】C
【详解】A.凸透镜对平行光线、会聚光线、发散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故B错误;
C.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透镜的焦距,用f表示,故C正确;
D.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例如放大镜成的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4.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如图所示的五块,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有( )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均可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玻璃a、c、d、e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玻璃b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若固定透镜位置,将蜡烛向右移动,则需要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形成清晰的像
C.若固定透镜位置,当蜡烛移动至35cm处,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放大的像
D.若固定蜡烛位置,将透镜移动至50cm处,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
SKIPIF 1 < 0
像距为
SKIPIF 1 < 0
所以此时像距等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即此时物距和像距均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SKIPIF 1 < 0
故A错误;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若固定透镜位置,将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需要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形成清晰的像,故B错误;
C.若固定透镜位置,当蜡烛移动至35cm处,则物距为
SKIPIF 1 < 0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若固定蜡烛位置,将透镜移动至50cm处,则物距为
SKIPIF 1 < 0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答案】A
【详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出现桥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将字放大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答案】D
【详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会聚到一点,故A错误;
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B错误;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向外发散不与主光轴平行,故C错误;
D.光心是透镜最中间的一点,不论对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路径都不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AB.由图可知,图中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折射之前的光线更会聚,光路图不正确,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图中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折射之前的光线更加会聚,光路图正确,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折射之前的光线发散,光路图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0 变小
【详解】[1]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像可知
SKIPIF 1 < 0
所以f=10cm;用该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应小于焦距,所以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在10cm以内。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10.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的表面上,在镜后5cm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若一物体距该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答案】 5 倒立 放大 实
【详解】[1]根据测量焦距的实验,当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并且该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即为5。
[2][3][4]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1.小秋在教室里调节如图所示的教学投影仪,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此时贴有卡通头像的胶片通过凸透镜后成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为了将屏幕上的画面调得再大一些,则小明的操作应当是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 放大 下
【详解】[1]投影仪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所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胶片通过凸透镜后成放大的像
[2]在凸透镜镜成像中,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要让画面调得大一些,即所成的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故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12.王亮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时,利用甲图的办法首先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这是应用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_的原理。测出焦距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最左端,当蜡烛逐渐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应向_________移动;当蜡烛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像。实验过程中,蜡烛会逐渐变短,为了使蜡烛的像能始终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调整。
【答案】 10.0 过焦点 右 倒立、缩小的实 上
【详解】[1][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过焦点,因此折射光线会汇聚在焦点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SKIPIF 1 < 0
[3]当蜡烛在光具座上逐渐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距缩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会增大,像也会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
[4]观察图乙可知,物距u=38cm,满足条件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蜡烛的像能始终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整。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实验用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时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亮点,然后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 ;
(2)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应在另一侧距透镜_____的范围内移动,在某一位置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
(3)当烛焰离透镜15cm时,光屏应在另一侧距透镜_____的范围内移动,在某一位置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_____、放大清晰的实像;
(4)当烛焰离透镜5cm时,光屏上_____像(填“有”或“无”),但透过透镜可以看到_____、放大的像;
(5)实验时如果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少,光屏上烛焰的像的位置会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6)在实验中,光屏上已得到清晰的像,当用不透明的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_____出现蜡烛完整的像(填“能”或“不能”),但是像比以前稍_____。
【答案】 同一高度 10~20cm 缩小 大于20cm 倒立 无 正立 上升 能 暗
【详解】(1)[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才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2)[2][3]由题意知,焦距f=10cm,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物距大于2f,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光屏应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到20cm的范围内移动,在某一位置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
(3)[4][5]当烛焰离透镜1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光屏应在另一侧距透镜大于20cm的范围内移动,在某一位置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
(4)[6][7]当烛焰离透镜5cm时,物距小于f,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无像,但透过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5)[8]实验时如果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少,物体向下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的位置会上升。
(6)[9][10]当用不透明的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下半部光仍能折射而成完整的像,由于透过的光减少,因此像比以前要暗一些。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乙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水透镜向_____(填“蜡烛”或“光屏”)移动,又能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发现像变模糊了,此时应当向水透镜_____(填“抽水”或“注水”),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答案】 同一高度 蜡烛 注水
【详解】(1)[1]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2]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若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水透镜向蜡烛移动,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发现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时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推迟会聚了,要使像成在光屏上,应减小焦距,此时应当向水透镜注入水,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15.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将此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将蜡烛移动至10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在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cm,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cm,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选填“小”或“大”)些;
(3)如图乙所示,若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如图乙所示,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尽可能靠近烛焰,并挡住烛焰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
A.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B.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答案】 10.0 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右 大于 大 右 A
【详解】(1)[1]凸透镜能把平行光线会聚一点,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
f=20.0cm-10.0cm=10.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3][4]由图乙可知,物距
u=25.0cm-10.0cm=15.0cm
此时
2f>u>f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5][6][7]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cm,物距变小,则像距应变大,应将光屏向右移动;由于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变化较小,像距变化较大,所以光屏移动的距离大于1cm;由于物距变小,则像会变大。
(3)[8]若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右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9]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尽可能靠近烛焰,遮住光源的上半部,光源下半部分上的光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只有光源下半部分,所以在光屏上只看到蜡烛像的下半部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近视眼
远视眼
表现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较大,光会聚到了视网膜之后。
矫正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倒正
实虚
放大或缩小
u>2f
倒立
实像
缩小
f
u=2f
倒立
实像
等大
v=2f
实像大小转折点
f倒立
实像
放大
v>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v>u
放大镜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专练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共22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中考送分及重难点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送分)问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中考送分及重难点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送分)问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