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英语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英语含答案(含听力) 试卷 7 次下载
-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数学含答案 试卷 25 次下载
-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政治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2024杭州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 种,其中 13 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 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 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1835 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 G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
材料二:
1938 年12 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
1939 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 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 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
拉克在第一本书中依据野外观察和标本测量数据对“达尔文雀”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并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阐述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认为上述差异主要是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当中发挥作用,即同种的雌鸟主要通过喙型来识别同种的雄鸟。而生活在大达夫尼岛的甲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由于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而被认为可能是杂交的产物。
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在这期间,生态学上一项名叫高斯原理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他明确地指出竞争导致了“达尔文雀”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产生了已知的14 个种和它们形态各异的喙。以地雀为例,在同时有大、中、小地雀的岛上,3 种鸟喙的大小都不重叠,对应着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
稍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比如,尽管他指出了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是主要的演化驱动力,但却没有提供大、中、小地雀在取食种子大小上是如何分化的例证。又如,他指出了对于同域分布的种群而言,生殖隔离是最后形成物种的关键一步,却没能说清楚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实现。这些遗憾被开始于34 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
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再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对于“达尔文雀”的认知,既有最初达尔文的慧眼未识珠,也有拉克两本著作之间观点的骤然转变,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
(摘编自 Rbbi《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
1. 下列关于“达尔文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尔文雀”并非特指某一种鸟,只是它们在体形和羽毛颜色上存有相似的特征。
B. 如果“达尔文雀”的喙部形状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
C. 受主流观点影响,拉克认为“达尔文雀”喙型差异主要在种间生殖隔离中起作用。
D. 受高斯原理启发,拉克提出,食物资源的竞争,导致“达尔文雀”的喙型变得不同。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尔文发现带回的雀形目鸟类是没被描述过的新种,这启发了他关于生物进化的思考。
B. “达尔文雀”性情温顺,易于接近,这有利于研究者进行野外观察以及标本采集工作。
C. 《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主要阐述了“达尔文雀”种间以及种内的变异。
D. 《达尔文雀》用多方面资料佐证观点,提供的是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不足。
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
B. 拉克的新书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得出重要结论:不同岛屿的地雀喙型有异是由地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造成的。
C. 拉克通过长时间的野外观察和认真的室内研究,掌握了翔实的资料,撰写完成两部关于“达尔文雀”的学术专著。
D. 目前科学家已开始使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来进行研究,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
4. 材料二标题为“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研究“达尔文雀”有哪些“传奇”? 试加以概括。
5. “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给了我们关于科学研究的哪些启示?
【答案】1. B 2. A
3. C 4. ①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资料却得出了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②在研究了一百多年后,“达尔文雀”仍有许多未解之谜;③团队坚守荒岛 42 年观察研究。
5. ①科学研究会受同时代观点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自己的理性选择和判断;②科学研究需要持久地探索,要有恒心和毅力;③科学研究的深入需要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错,原文“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单凭喙的大小和形状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达尔文发现带回的雀形目鸟类是没被描述过的新种”错,原文“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 G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选项中“达尔文”应为“Guld”。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错,原文“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可见应是“食物资源的竞争”的作用。
B.“不同岛屿的地雀喙型有异是由地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造成的”错,原文“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可见“地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影响的是“物种形成”,而不是“喙型有异”。
D.“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没有谈到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得到的研究成果。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可知,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资料却得出了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
②由“这些遗憾被开始于34 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可知,在研究了一百多年后,“达尔文雀”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③由“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可知,团队坚守荒岛 42 年观察研究。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后来“生态学上一项名叫高斯原理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可见科学研究会受同时代观点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自己的理性选择和判断;
②由“1938 年12 月……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1939 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 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 号‘达尔文雀’标本”“1947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可知,科学研究需要持久地探索,要有恒心和毅力;
③由“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再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可见科学研究的深入需要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权选择的纠缠
[澳大利亚]马特·泰伊
“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
你大概会觉得,兜售一项要让你永远消失的服务会很困难。但假如你挑对申请人,假如你施加恰如其分的游说,呃……我的意思是,拿这个家伙为例——他叫杰弗里·查默斯,60 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的申请表里就这些内容。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
“你没有听说过多重世界理论?”
他当然听说过——毕竟,他此刻就坐在我的办公室里。但是,尽可能简单地把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没坏处。并非人人都是量子物理学家或者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销售代表。
“想象一下,在那么多无限数量的世界中,存在一些极为不同的世界,但许多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几乎一样。事实上完全一样,除了某些微小的细节,譬如苹果的味道不一样。”
查默斯仅仅摇摇头。好吧,一个水果的比喻无法提供和公司培训一样的背景信息,但这位顾客看起来理解东西比较慢。不过,我并不惊讶——到他这把岁数的一些老人甚至连设置简单的全息屏幕都不会。
“没关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我自己对于波函数和量子纠缠也了解不多,但这样的话,你获得不错的退休生活,我们的星系能喘一口气,摆脱……老化的人群。所以我们才得到这么多补助金,而你的养老金提供方也将我们列为选择之一。许多人都渴望这个服务能给自己的人生助推一把。”
“波函数? 量子纠缠?”
“量子力学的术语。你开车的话并不需要知道氢气引擎如何工作,对吧? 只用知道这项技术能运作,这么说吧,它会让你从A点到达B点。”
有时候我的这番话会惹来笑声,有时候不会。但查默斯的反应一直很冷淡,于是我估摸着这招值得一试。
他没有发出笑声,甚至没有露出微笑。
“任何一年都可以?”他问道,“怎么办到的?”
我努力不让自己咧嘴笑出来。这笔生意真容易。
“对于无限的世界来说,很容易找出一个子集,里面的世界与我们的这个世界几乎完全相同,但却有一处十分特别的差异。”
“什么差异?”
“那些世界里,你不存在。呃,更准确地讲,我们挑选的那些世界里面,那些‘你’刚好在你想要插入的时间点过世。探测到那个特定的子集很容易办到。我们一旦找到合适目标,我们就把你送进那个世界,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就是这样。”
“在那一年之后,另一个我怎么样? 死在那个世界里吗? 还是失踪不见?”
我耸耸肩,努力装得随意一点。这部分会让一些顾客出现些许犹豫。“那个,你反正都会死的。但我们能让你那个死亡的自我进入停滞状态,在那年之后将它重新送回原本的世界。因为有补助金和各种一揽子计划,我们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
“能维持多久?”
我摊开双手,“将替换时间保持在一年的周期内,我们能不断搜寻容易控制的其他世界,而能量费用包含在成本之内,所以我们能为每个人提供服务到他们的百岁之际。对你来说,还有40年。然后我们会将你留在你待过的最后一个世界里,所以你不管怎样还能在那边过完余生。我也应该指出多重宇宙的一个奇特之处——当我们将你插入之后,你的外表和感觉都会与插入的时间点相称。所以,假如我们将你送进另一个你是25岁的世界里,你的长相会像25岁那时候。可没人想用70岁的身体来打深夜篮球赛。”
“我不爱好运动。”
“那么和一位迷人的美女一起在晚上跳舞。”我没有提及他的妻子,“你喜欢什么都成。但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这又要说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你刚才就说过。”
我抑制住一声叹息。这开始变得有点习惯成自然。
“我所知道的是,你无权选择纠缠,纠缠就那么发生。在量子层面上,你和周遭的一切都是通过纠缠产生关联。假如你希望去往20年前的那一年,我们将你插入一个宇宙,那个宇宙里有一个比你眼下年轻20岁的‘你’。所以,当你在那边遇到纠缠时……呃,大多数人对于那方面都相当激动。”
“纠缠是关联。”他缓缓说道,我想要用脑袋撞桌子了。通常介绍到现在,顾客们要么十分兴奋,要么准备放弃。
“你说,任何一年都成?”他再次问道。我的气馁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再度努力不要让自己咧嘴笑出来。我给了他多个一揽子方案供他选择,然后让他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我已经决定好了。”
我笑着说:“你已经选好去哪年了?”
查默斯仅仅点点头:“我要去上一年。”
我感觉自己的笑容停住了,转眼就消失不见。我的意思是说,我早已读过他的申请书。
“哎,”我说,“去年的大多数时间你都花在照料末期癌症的妻子上。主要是居家疗护。这肯定不是最好的一年……”
他这时笑了——是疲惫又伤感的笑容,使得我的话说到一半就打住。
“那些我在去年初就过世的世界里,她要孑然一身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年。”
我过了半晌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你不会当真要花费余下的40年做这件事吧!”
我开口的时候,我寻思自己为何要费心劝他打消主意。毕竟,多一笔生意也好。只是,他明明可以选择任何一年。
查默斯继续保持那种伤感的笑容,“我想你说对了。你不了解纠缠的意思。但是我懂。”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子女,唯一的亲人刚死于癌症,这样的处境使查默斯“去上一年”这一看似有悖常情的决定显得合情合理。
B. 在说出自己计划前,查默斯较为沉默,在说出计划后,他显得疲惫而伤感,这表现出老人处事谨慎,情深意重。
C. “我”和查默斯都能理解物理学意义上的“纠缠”,稍有不同的是,查默斯还认为纠缠是一种情感上的“关联”。
D. 星系提供补助金和各种计划以摆脱老化人群,而查默斯决定用余生照顾妻子,这引发了读者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小说以这样的广告开篇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也为后文“我”兜售服务作了铺垫。
B. 用浅显的话语解说,丰富的表情再加上“耸肩”等动作,这些都体现了“我”销售经验丰富,理解老人的需求。
C.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峰回路转:面对“我”预设的笑点,查默斯态度冷淡;在“我”准备放弃时,他却购买了服务。
D. “我”与查默斯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既自然地呈现了科幻元素,又表现了两人对科技文明的认知差异。
8. 小说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根据下面评价科幻小说的维度和标准,对这篇小说作出评价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场景集中,故事始终发生在“我”的办公室里。②事件集中,小说以“我”向査默斯兜售服务为中心事件,用一问一答推动情节的发展,不蔓不枝。③关键词语前后勾连,“纠缠”一词多次出现,有相互照应的效果。
9. ①“多重宇宙论”“量子纠缠”“波函数”等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假说,让查默斯的“多重宇宙退休方案”成为可能,他可以插入另一个宇宙任何一年生活。②反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有选择的权利,也有被科技异化、裹挟的可能;人类拥有生物学上的存在自由,也有与他人产生“纠缠和羁绊”的精神需求;在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要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③自我只能存在于一个宇宙中,如果去了另外的平行宇宙,当下宇宙中的自我就会消失,所以查默斯选择回到前一年。故事符合科学逻辑;“我”想成功兜售“多重宇宙退休方案”,查默斯想陪伴罹患瘤症的妻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我’和查默斯都能理解物理学意义上的‘纠缠’”错,查默斯并不理解物理学意义上的“纠缠”,他所说的“纠缠”是与妻子感情上的牵绊。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
B.“理解老人的需求”错,由“你不会当真要花费余下的40年做这件事吧!”“只是,他明明可以选择任何一年”等可知,“我”并不理解老人的需求。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技巧的能力。
答题方向是“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
①场景集中,小说中“我”是一个推销员,一个老人到“我”办公室咨询如何利用多重世界过退休生活,而“我”为他作推销,故事始终发生在“我”的办公室里。
②事件集中,小说始终围绕“我”向査默斯兜售服务这一中心事件,用一问一答推动情节的发展,不蔓不枝。比如“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引出对查莫斯的介绍;“我”向他介绍多重宇宙理论,他“仅仅摇摇头”,“我”知道这个年龄的老人根本不懂这些,于是接续介绍“没关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推销”过程中不断发展,情节逐渐推进的。
③关键词语前后勾连,“纠缠”一词多次出现,有相互照应的效果。比如“波函数? 量子纠缠?”“你喜欢什么都成。但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这又要说到量子纠缠”“所以,当你在那边遇到纠缠时……呃,大多数人对于那方面都相当激动”“我想你说对了。你不了解纠缠的意思。但是我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特点、分析审美意蕴能力。
①科学元素,以现有的科学理论、假说为依据:小说中提到了很多物理学概念,如“多重宇宙论”“量子纠缠”“波函数”等,这些是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假说,让查默斯的“多重宇宙退休方案”成为可能,小说中解释了这种退休方案的具体实施“我们挑选的那些世界里面,那些‘你’刚好在你想要插入的时间点过世。探测到那个特定的子集很容易办到……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他可以插入另一个宇宙任何一年生活。
②人文思考,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对科学技术有反思,对人类发展有思考:文中的“多重宇宙论”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人生中的时间节点回到过去,这听起来似乎很好,但也有可能会让人被科技裹挟而无法自拔,失去自我,因此我们应反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有选择的权利,也有被科技异化、裹挟的可能;
小说中的老人可以选择回到他20岁的时候去重新体验年轻的美好,但他却选择回到上一年,因为他心疼妻子,“那些我在去年初就过世的世界里,她要孑然一身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年”,他宁可回到照顾癌症妻子的“上一年”,他说“你不了解纠缠的意思。但是我懂”。可见人类拥有生物学上的存在自由,也有与他人产生“纠缠和羁绊”的精神需求;
小说中的“我”自以为是,以为像这样的老人“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却没有想到老人的情感需求。可见我们要反思在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要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
③逻辑自洽,科学理论前后相通,没有自我矛盾;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等符合生活逻辑。小说中“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理论是“我们挑选的那些世界里面,那些‘你’刚好在你想要插入的时间点过世……我们一旦找到合适目标,我们就把你送进那个世界,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自我只能存在于一个宇宙中,如果去了另外的平行宇宙,当下宇宙中的自我就会消失,所以查默斯选择回到前一年,故事符合科学逻辑;
“我”是“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推销员,“我”的心理、言行举止都符合现实中推销员急于成功兜售“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想法和做法,如“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没关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有时候我的这番话会惹来笑声,有时候不会。但查默斯的反应一直很冷淡,于是我估摸着这招值得一试”;而查默斯“60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对妻子感情深厚,现在独居,应该很孤独,缺少情感慰藉,于是他想陪伴罹患癌症的妻子,这样的想法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等。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
〔疏〕“圣人之辞,可为也”者,谓可依放而得之;“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者,有其辞而无其德,人不信也。“君子强学而力行”者,《儒行》云:“夙夜强学以待问,力行以待取。”言圣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辞,而惟其学与行。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缁衣》云:“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中论·贵验》云:“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皆其义。
(《法言义疏·修身》)
材料二:
客问于某曰:“张荆州之行,子将何以告之?”某应之曰:“吾将告之以讲学。”客笑曰:“若是哉,吾子之迂也! 荆州早岁发策大廷,天子亲擢为第一,盛名满天下,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乎!”
某曰:“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耶?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信如子言,荆州若挟是数者以居,则仆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曾无一毫见于颜面,此仆之所以叹息慕向,而讲学之说是以敢发也。
“盖天下之物众矣,纷沦轇轕,日更于前,可喜可怒,可慕可愕,所以荡耳目而动心志者,何可以数计?而吾以藐然之身当之知诱于外一失其所止则迁于物。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可乎哉? 是以贵于讲学也。天下之事变亦不一矣。几微之形,节奏之会,毫发呼吸之间,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势。吾朝夕与之接,一有所滞塞,则昧几而失节。其发也不审,则其应也必盭〔注〕。一事之隳,万事之所由隳也,岂不可惧乎? 是以贵夫讲学也。夫惟讲学而明理,则执天下之物不固,而应天下之变不胶。吾于天下之物无所恶,而物无以累我,皆为吾役者也。
“然所谓讲学者,宁有它求哉? 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
(《南轩先生文集·送张荆州序》)
[注]盭:同“戾”,乖戾,罪过。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吾以A藐然之身B当之C知D诱于外E一F失其所G止H则迁于物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指对古书的详细注解,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义不同。
B. 微,小、少,“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意为“没有”,两处词义不同。
C. 叹息,即叹气,与《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的“叹息”词义相同。
D. 霄壤,指天地,比喻相去甚远,“霄壤之势”与成语“天壤之别”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要让人信服,不仅靠文辞,还要身体力行,材料一引用《儒行》《缁衣》等文章中的语句进一步强调了“行”的重要性。
B. 材料二提出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天下事物“多”且“变”,学习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明白道理,应对变化,不拘泥于外物。
C. 张荆州名满天下,为人正直谦逊,南轩先生虽未曾与他谋面,却心生思慕之情,所以想趁送别之际向他表达对学习的看法。
D. 以六经为本阐发意蕴,纵观历史探究变化,亲身追寻事物本源,南轩先生认为这样学习,能帮助学者提升品德,增长学问。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
(2)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
14. 两则材料均涉及“学”的目的,而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CEH
11. C 12. C
13. (1)所以想要成为圣人的人,并不只是追求学习圣人的文辞,而应该追求学习圣人求学与实践的品性。
(2)天下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没有比自我满足还大的,自我满足就会停止学习。
14. 材料一侧重于君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学”和“行”的目的是“使人信”;材料二侧重于自身修养,通过“学”使自己“不为物役”,而且能够“德进业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我凭借渺小的力量面对世界,知道外部世界有诱惑,如果有失误的地方,往往是被外物影响。
“以藐然之身”作“当”的状语,不能断开;“当之”是动宾结构,C处断句;
“知诱于外”是动宾结构,其中“诱于外”是状语后置句作宾语,E处断句;
“一失其所止”是假设情况,“则迁于物”是其结果,中间断开,且“则”一般用于下句句首,H处断句。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对古书的详细注解;奏章的一种。句意:注解上说。/劝谏太宗十思的奏疏。
B.正确。句意: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C.错误。文中的“叹息”是表示仰慕的感慨;“我闻琵琶已叹息”的“叹息”是表示同情的叹气。句意:这是让我感叹仰慕的。/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气。
D.正确。句意:得失利害也会有天壤之别。/相去悬殊,比喻相差很远。/指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南轩先生虽未曾与他谋面,却心生思慕之情”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张荆州将要离开这里了,“吾将告之以讲学”,并未谈到之前二人是否见过面。并且作者产生思慕之情是因为“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即正直谦逊,并不包括名满天下的原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惟”,只;“务”,致力于,追求;“者……也”,判断句。
(2)“患”,担心的事情;“莫大于自足”,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莫于自足大”;“画”,停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圣人……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言圣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辞,而惟其学与行”“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可知,材料一侧重于君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学”和“行”的目的是“使人信”;
由“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可乎哉? 是以贵于讲学也”“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可知,材料二侧重于自身修养,通过“学”使自己“不为物役”,而且能够“德进业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圣人的文辞,可以学习;想要使人信服,不仅仅只靠学习。因此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注解】“圣人之辞,可为也”,是说可以依靠学习而得到文辞;“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说光有文辞而没有德行,人们不会信服他。“君子强学而力行”,《儒行》中说:“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努力去做来等待被采用。”是说圣人之所以让人信服,不光是靠文辞,而更要依靠他的学习和行动。所以想要成为圣人的人,并不只是追求学习圣人的文辞,而应该追求学习圣人求学与实践的品性。《缁衣》上说:“君子讲究少说话而多做事,以此来成就他的信誉。”《中论·贵验》中说:“孔子说:‘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都是这个意思。
材料二:
有客人问我:“张荆州要离开了,您有什么要对他说的吗?”我回答说:“我将和他谈谈学习的事情。”客人笑着说:“若是这样,您就迂腐了!张荆州早年在朝廷上对策,天子亲自提拔为第一名,盛名布满天下。您却要和他谈学习,不是很迂腐吗?”
我说:“您认为我所说的学习到底是什么呢?天下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没有比自我满足还大的,自我满足就会停止学习。确实如您所说,张荆州如果凭借这几点自居,那我还说什么呢?只是因为张荆州为人正直方正而且谦虚就像个在太学学习的生员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表现在脸上,这是让我感叹仰慕的,所以敢表达对学习的看法。
“天下的事物繁多,杂乱,每天都有变化,有让人高兴的,有让人气愤的,有让人羡慕的,有让人惊奇的,使人耳目震荡精神震动的事物哪里数的清呢?而我凭借渺小的力量面对世界,知道外部世界有诱惑,如果有失误的地方,往往是被外物影响。人类是统治万物的,却反被外物役使,怎么能这样呢?因此学习很重要。天下的事物变化也不一样。哪怕很微小的形状,细微的节奏,细微的呼吸之间,得失利害也会有天壤之别,我朝夕和它们接触,一有所停滞堵塞,就会不明征兆失去准则。那样观察就会不仔细,反应也一定荒谬。一件事毁掉的原因是这样,一万件事毁掉的原因也是这样,这不是很可怕吗?因此学习很重要。只有学习研究才能明白道理,这样掌握天下的事物就会不固执,应对天下的变化就会不拘泥。我对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厌恶的,所以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会拖累到我,都能被我役使。
“然而所说的学习,难道还有其他的追求吗?使自己获得知识罢了。知识本来就是我追求的,以六经为本阐发它们的意蕴,纵观千年来探讨它们的变化,对事对物,要亲自探究,高超出众汇聚到事物的本源,这样品德就会提升学业有所广进,有这样的好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桐庐
[宋]姜夔
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①。
钓台
[宋]范成大
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
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②。
注释:①垂纶:垂钓,常指隐居。②云台:汉宫中高台名,后用以借指朝廷。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姜诗首句以“横”“仰”视角的变化,展现了桐庐的山水景色,同时也透露诗人自在闲适的行游状态。
B. 姜诗中“十幅风帆不藉人”用拟人手法写出船随风动的轻盈、迅捷,“不藉人”语义双关,颇有意味。
C. 范诗首句“山林朝市”与结尾的“钓台云台”所指相同,两相呼应,传达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深刻体悟。
D. 姜诗以景起兴,借景寄情,含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范诗则以议论为主,富有哲理,具有宋诗典型特色。
16. 两首诗都写桐庐山水,或明或暗涉及严子陵钓台,寄寓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姜诗在怡然自得之中隐含归隐之意。诗人领略桐庐山水风光,用他年“垂纶”暗用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委婉表达归隐之心。②)范诗写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认为归隐与入世没有高下之判。诗中“山林”“钓台”与“朝市”“云台”借指归隐与入世,两种人生选择结果都是“尘埃”,钓台并没有比云台更胜一筹。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拟人手法”错,此句意思是风帆不需凭借人力就能潇洒自行,并非拟人手法。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姜诗在怡然自得之中隐含归隐之意。诗人领略桐庐山水风光,从眼前看到的景色,想到了这里曾是东汉严子陵垂钓之地。严子陵刚正不阿,视权贵如浮云,在同学刘秀称帝后,他挂冠归隐桐庐富春山,以耕读垂钓传世。作者通过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含蓄引出自己虽有绝世才华,但不被朝廷所重用,终年流落江湖的多舛命运。然而,诗人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自暴自弃,而是以儒家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理念,希望来年也能和严子陵一样归隐桐庐。用他年“垂纶”暗用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委婉表达归隐之心。
②)范诗写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认为归隐与入世没有高下之判。“山林朝市两尘埃”中“山林”代表隐逸,“朝市”代表红尘,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而作者认为“两尘埃”,它们并没有什么分别,体现出诗人的人生态度。为何诗人认为它们没有分别?是因为“各向此心安处住”,只要自己的内心是安适的,选择哪种生活都无可厚非,因此诗人说“钓台无意压云台”,“钓台”代表隐逸,“云台”代表为官。“无意”表明隐逸并不比为官更胜一筹。由此可见诗人认为要尊重内心的选择,不必认为归隐就胜过入世为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诗解》“戍既久,室家相望之情极矣”,评价的是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人咏七夕,往往以牵牛、织女聚少离多为恨,秦观《鹊桥仙》“_________,________”,则翻出新意,立意高远。
(3)小刚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老师说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名句,更富韵味。
【答案】 ①. 铁衣远戍辛勤久 ②. 玉箸应啼别离后 ③.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④.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 云无心以出岫 ⑥. 鸟倦飞而知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戍”“箸”“暮”“岫”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线下打卡、线上“云逛”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1) 。《2023 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①据有关平台统计,②关注博物馆50%的人群年龄在18~30岁。当代青年受教育程度高,普遍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加之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长期学习性使用,普遍具有更为宽广的眼界和见识,更倾向于追寻丰富性的精神支撑。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④青年群体更加渴望欣赏“文化之美”,⑤感悟遗忘或忽略的“历史之美”。他们已不限于翻阅书籍上的照片和观看影像资料, (2) 。
博物馆成为青年群体文旅、社交、生活的“爆热”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 (3) 。供需关系失衡、参观言行失范、展览学习失真等现实问题阻碍了人们感悟文化魅力、接受知识滋养。只有系统梳理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管理,才是使青年博物馆“热”长居“顶流”的根本之策。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云逛”“云直播”“云聚会”“医疗云”“教育云”等词汇。其中“云”字有哪些含义? 试作归纳。
【答案】18. (1)而青年群体是博物馆“热”的主力军;(2)更想走进有实物展览的博物馆;(3)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的思考
19. ②“人群”改为“人”。⑤“遗忘或忽略”改成“被遗忘或被忽略”。
20. ①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②虚拟、不在场活动或场景。③大数据的汇聚。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此句与后文有关,后文“2023 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关注博物馆50%的人群年龄在18~30岁”等都表明青年群体热衷于参观博物馆;再与“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关联,可填:而青年群体是博物馆“热”的主力军;
(2)由“不限于”可知此处应有“更想”“更愿意”之类的词,此处与“翻阅书籍上的照片和观看影像资料”相反,并与博物馆关联,可填:更想走进有实物展览的博物馆;
(3)由“但是”可知,后面应与博物馆“热”内容相对,结合后文“供需关系失衡、参观言行失范、展览学习失真等现实问题阻碍了人们感悟文化魅力、接受知识滋养”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后面还有“只有系统梳理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管理,才是使青年博物馆‘热’长居‘顶流’的根本之策”,这是冷静思考应对问题的策略,可填: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的思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搭配不当,“人群”集合词,与“年龄在18~30岁”无法搭配,把“人群”改为“人”。
⑤不合逻辑,“遗忘或忽略”改成“被遗忘或被忽略”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①“云逛”“云直播”“云聚会”“医疗云”“教育云”中的“云”是“云端”之义,它们都需要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②“云”是“在线活动”,是一种虚拟、不在场的活动或场景。
③大数据的汇聚。比如云逛街是电子商务云向用户提供购物服务的一种具体应用和交付模式。云直播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实时音视频传输和播放服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富一下火车就紧张了,他的嘴张着,肌肉僵硬,天还有点凉,但汗出了一层又出一层。奇怪的是我们都穿了我们最好的衣服,现在却显得那样的破旧和灰暗。而且手黝黑,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呢?五富一直扯着我的衣襟,前脚总是磕碰着我的脚后跟,我让他不要扯我的衣襟,不扯我的衣襟又怕他走丢。①没事的,五富,你到我前边走,我说咋走你咋走。楼是一幢一幢高低胖瘦往空中戳着,路上架路,曲里拐弯,在人和车搅和得像蚂蚁窝一样的闹市里,我是能分辨出方向的,虽然没有太阳却知道哪儿是东哪儿是西。我得轻松一下,我说五富,我问你,一头牛……我话没说完,五富说:牛?哪儿有牛?!我恨他,②我说:一头牛,牛头朝东,尾巴朝哪儿? 五富说:朝西。我说:错!朝下。五富想了想,是朝下。
21. 有人认为正如②处用“我说”一样,①处也应加上“我说”。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看法。
22.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如改成:“现在却显得那样的旧和暗,而且手也黑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21. 不同意。示例:①原句节奏更快,符合“我”当时紧张、忙乱的状态。②同句中已有“我说”,如加上会显得累赘。
22. ①与“旧”“灰”“黑”相比,“破旧”“灰暗”“黝黑”更凸显出我们的土气,反衬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光鲜,表现了我们自惭形秽的心理。②“而且手也黑了”只简单陈述了手黑的状态,原句加上“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用疑问句式反映我们的震惊,突出的还是内心的自卑;“一下子”给人瞬间的冲击感,表现我们与城市的距离。③原句的“破旧“灰暗”“黝黑”,是双音节词,节奏舒缓,符合语境,能反映我们相互观察、比较的状态。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不同意。
①语段描写“我”和五富等农村人来到城里的感受,我们感觉最好的衣服也显得破旧灰暗,手也变得黝黑,“五富一直扯着我的衣襟,前脚总是磕碰着我的脚后跟”,我们都感到自卑而又紧张,因此这里不加“我说”而直接写说的内容,节奏更快,符合“我”当时紧张、忙乱的状态。
②同句中“我说五富”一句中已有“我说”,如加上会显得累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从词语方面看,原文用的是“破旧”“灰暗”“黝黑”,改句用的是“旧”“灰”“黑”,两者比较,“破旧”“灰暗”“黝黑”更突出衣服不仅旧而且破,颜色不仅灰而且暗,手显得更黑,原句中的词凸显出我们的土气;这种感受是因为城市里的人衣着光鲜亮丽,皮肤白皙,用原文的词反衬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光鲜,表现了我们自惭形秽的心理。
②改句“而且手也黑了”只简单陈述了手黑的状态,原句是“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用“怎么”突显疑问,我们无法理解手在家时不显得黑,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黑的?用疑问句式反映我们的震惊,突出的还是内心的自卑;“一下子”仿佛手是到了城市里突然变黑的,给人瞬间的冲击感,表现我们与城市的距离。
③原句的“破旧“灰暗”“黝黑”,是双音节词,读起来比单音节词节奏舒缓,我们边走边观察城市,也比较我们自己,我们在互相观察,也观察自己,这是一个过程。用双音节词符合语境,能反映我们相互观察、比较的状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多次在网上浏览某类材料,大数据就会不断精准推送同类内容,贴心、便捷。
人们通常喜欢跟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相似带来熟悉,带来安全感,所谓“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舒服、自在。
但也有人认为,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认知的闭合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从大数据推送同类内容角度提醒我们,这类推送是投其所好,固然令我们感到贴心、便捷,但长此以往,难免让我们陷入“信息茧房”。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人们忽视或排斥不同或相反的信息,进而导致思维定势和心理惯性,限制了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这种现象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和对立,导致群体极化和冲突。
第二、三段从日常人际交往角度提醒我们,“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固然舒服、自然,但容易形成认知闭合圈,同大数据对人的“囚禁”一样,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与那些和我们有着相似思想、价值观和兴趣的人相处,会让我们感到舒适和自在。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背景、教育、经验或者只是简单的个性特征。相似的人似乎更能理解我们,与我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往往能激发出深深的吸引。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于追求与相似的人交往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宽。
由此可知,本次作文意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日常交往中,都不要仅仅为了喜欢、舒服而让自己陷入牢笼,限制自身认知和发展。应该多倾听不同意见,多接触不同事物,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这样才有利于青年发展。
写作时应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提出观点。论证时可以先分析大数据推送、与相似的人交往的好处,但重点应分析这样做的弊端,把问题说得透彻一些,尤其是对青年思维的影响,进而会影响正确判断,甚至对三观产生影响;接着再说应该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即如何做,比如浏览信息时尽量不要只选同质内容,多搜索不同信息;与人交往多接触不同的类型,尤其是与自己性格、观点不同的人,虽然有时候跟这样的人相处不舒服,但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
立意:
1.警惕同质束缚,跳出交往茧房。
2.走出认知闭合圈,让天地更加广阔。
3.接触不同类型,有助青年成长。
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分析
科学元素
以现有的科学理论、假说为依据。
人文思考
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对科学技术有反思,对人类发展有思考。
逻辑自洽
科学理论前后相通,没有自我矛盾;
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等符合生活逻辑。
2024包头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包头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语文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共10页。
2024淮北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淮北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