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后练习
- 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提升卷) 试卷 0 次下载
- 7.4宇宙航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基础卷) 试卷 0 次下载
- 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 (基础卷) 试卷 0 次下载
- 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提升卷) 试卷 0 次下载
- 8.1功与功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基础卷)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组合体在393km高度绕地球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 )
A.周期B.线速度C.万有引力D.向心加速度
2.探索宇宙的奥秘,奔向广阔而遥远的太空,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面发射飞行器,发射速度必须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的数值是,它是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挣脱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是,它是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挣脱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
3.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天文爱好者2016年2月3日早8时整通过观察第一次发现卫星恰好掠过其正上方,2016年2月6日早8时整第六次观察到卫星恰好掠过其正上方,则该卫星的周期为( )
A.6小时B.8小时C.9小时D.12小时
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向上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一定向上
B.物体运动速度最大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轻放在地面斜坡上恰能匀速下滑,物体对斜坡的作用力等于物体所受重力
D.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此不受重力作用
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则( )
A.5颗同步卫星中质量小的卫星的高度比质量大的卫星的高度要低
B.5颗同步卫星的周期小于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的周期
C.5颗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都相同
D.5颗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6.2021年2月10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实施了近火制动。如图所示,“天问一号”在近火星点变速,进入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关于“天问一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在点加速
B.在轨道Ⅰ上经过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点时的加速度
C.在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
D.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机械能
7.如图所示,在地球的外侧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些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
A.大于1年B.小于1年C.可能等于1年D.无法判断
8.两颗行星相距遥远,各自有一系列卫星绕各自的行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卫星的线速度的平方与其轨道半径间关系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的、实线部分,由图像可知( )
A.可以比较两行星的质量大小
B.不能比较两行星的密度大小
C.不能比较两星球表面处的加速度大小
D.在行星上将相同的卫星发射出去,需更大的发射速度
二、多选题
9.载人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0,飞船运行的轨道半径为KR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飞船运行的( )
A.加速度是K2g0B.加速度是
C.角速度是D.角速度是
10.如图是在牛顿著作里画出的一幅原理图.图中表示出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地轨迹.物体的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若卫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由以下哪组数据即可确定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
A.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和卫星半径;
B.引力常数、卫星质量和地球半径;
C.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
D.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 地球自转周期;
11.如图所示,有A、B两个行星绕同一恒星O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转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A,B行星的周期为TB,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两行星距离最近),则( )
A.经过时间t =TA +TB,两行星第二次相遇
B.经过时间,两行星第二次相遇
C.经过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D.经过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12.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I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B.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I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
C.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I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D.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三、解答题
13.人类一直梦想登上月球,将月球作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现根据观测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请你结合以上数据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4.如图所示,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行星,其表面重力加速度未知,在该行星表面上有一个匀质转盘,转盘上质量为m的物体A,物体A距圆心的距离为L。当角速度为ω时,物体A刚要相对转盘发生相对滑动。已知物体A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行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此行星的质量;
(2)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15.如图所示,在天体运动中,把两颗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已知两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两恒星分别绕共同的圆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各个恒星的圆周运动半径和角速度。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组合体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线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而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
故选A。
2.B
【详解】A.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在地面发射飞行器,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
B.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B正确;
C.第二宇宙速度的数值是,它是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挣脱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C错误;
D.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是,它是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挣脱太阳引力的最小速度,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设该卫星的周期为T,地球自转周期T0=24小时,从2月3日早8时到2月6日早8时时间共3天,t=72小时,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T=9小时
故选C。
4.C
【详解】A.物体向上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向上,如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向上运动时合力向下,故A错误;
B.物体运动速度最大时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
C.物体轻放在地面斜坡上恰能匀速下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斜坡对物体的作用力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斜坡的作用力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故C正确;
D.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仍受重力作用,重力用于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都有固定的周期、高度和速率以及固定的轨道平面,与卫星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故B错误;
C.根据
可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故C正确;
D.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
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由图示可知,卫星由轨道I进入轨道II过程轨道半径变小,卫星要做向心运动,卫星需要在P点减速,故A错误;
B.同是在P点,轨道半径相同,则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由图示可知,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半长轴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时的半长轴,因此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周期,故C正确;
D.卫星由轨道II变轨到轨道Ⅰ时需要加速,卫星的机械能增加,因此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 C。
7.A
【详解】由
可得
小行星带在地球外侧,所以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这些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于1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卫星绕行星运动,设行星质量M,卫星质量m,轨道半径r,则
,
,
知斜率,所以,A正确;
B.由图像知两行星半径相等,由
知,B错误;
C.在行星表面质量为的物体有
,
可判断加速度大小,C错误;
D.当卫星绕行星表面运行,发射速度最小,由
知
,
∴,D错误.
9.BC
【详解】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而黄金代换公式
联立可得
A错误,B正确;
C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且
解得角速度
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掌握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表达式的内容,注意黄金代换公式.
10.AC
【详解】AB.由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即是第一宇宙速度,则
可得
选项A正确,B错误;
CD.由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1.BD
【详解】AB.卫星A的周期较小,当卫星A比B多转动一圈时,第二次追上,有
解得
故A错误,B正确;
CD.卫星A比B多转动半圈时,第一次相距最远,有
解得
故C错误,D正确;
12.BD
【详解】A.飞船在轨道III上运动到P点时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必定相等,A错误;
B.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要点火加速,使其速度增大做离心运动,从而转移到轨道Ⅱ上运动.所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小于轨道Ⅱ上运动的机械能,B正确;
C.根据周期公式
虽然r相等,但是由于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不等,所以周期T不相等,C错误;
D.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D正确。
故选BD。
13.
【详解】试题分析: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的轨道半径等于星球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注意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14.(1);(2)
【详解】(1)当角速度为ω时,物体A刚要相对转盘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根据
解得
(2)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即围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根据
解得
15.,,
【详解】设M1、M2圆周运动半径分别为r1和r2,角速度相同,设为ω,由题意可知
r1+r2=L
两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给它们运动的向心力,所以
联立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4 宇宙航行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宇宙航行,2 k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综合训练题,共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