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教学设计),共2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教学设计)22 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通过情节梳理,感受斯科特一行高尚的心灵和伟大的精神,从而理解作者作传的原因。2.归纳出传记文学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运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刻画传主形象的写作手法。重点难点:1.通过情节梳理,感受斯科特一行高尚的心灵和伟大的精神,从而理解作者作传的原因。2.归纳传记文学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闻报道导入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了解作家作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本文选自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课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所以,这篇课文从文体上来说,属于传记文学。三、快速浏览,理清情节1.通过浏览,你知道斯科特一行共有几人?他们去南极干什么?明确:斯科特一行共有5人,他们想成为第一次踏上南极的人。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明确:1912年,英国的斯科特一行五人来到南极点,却发现已落于挪威人阿蒙森之后,垂头丧气地返回时不幸全部遇难。初步体会“悲剧”和“伟大”齐读课题,思考:1.为什么说斯科特一行人的南极之行是场“悲剧”?明确:①被对手抢先,没有成为首批到达南极的人,没有实现目标——迟到的“惜败”之悲。②与恶劣环境抗争两个多月仍不幸全部被冰雪吞噬——抗争后的死亡之悲。2.既然是悲剧,又为何是“伟大的”?明确:斯科特一行人为了人类的探险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冰雪荒原里他们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不懈在走;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放弃了生命;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持在写信……五、感受“失败”后的坦然与诚信1.补充介绍斯科特和阿蒙森两支队伍南极之行的背景。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向南极点发起冲刺。当时,挪威人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第一个在南极点插上自己国家的国旗。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6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斯科特一行人早在1910年6月1日就离开了英国向着南极点进发,历时一年半多才最终抵达南极点,正当他们热情高涨的行走在白色雪原上,自信满满地以为要完成“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业绩”时却突然发现第二名到达已成事实。如果此时你是其中一名成员,你会怎么想?预设:难过 沮丧 失望 不服 愤怒 ……2.细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斯科特等人的心情的语句,说一说他们一行人是怎么想的。明确:①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②“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③“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④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⑤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地方……毛骨悚然的单调。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征服南极,而是因为他们成为“第二个到达者”,他们的失败是“第二名”的惜败。他们比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仅仅迟到了一个月,但这一个月相对于南极未被人类踏足之前无数个日日月月来说,只是极短极短的一瞬,所以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微小到令人扼腕叹息。3.第二名到达的这个事实已经让斯科特一行人感到深深的绝望和难过,更难过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封信,是阿蒙森留给他们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阿蒙森留给第二名到达者的任务?明确:斯科特这种为别人的成功作证的高尚人格,且不仅是为阿蒙森作证,更是为人类探险南极的事业作证,是他坦然面对失败和成功,为人类的探险作证的高尚人格的体现。六、小结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悲剧,不是所有的死亡都是悲剧。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浏览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并学会了用一句话概括长篇课文。也在圈点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中,深入感受了斯科特一行人惜败的沮丧,更体会到了其难得的高尚人格。七、作业布置1.细读课文6—14段,哪些情节最让你感动和敬佩?请在文中做批注。2.完成作业本相应练习。【板书设计】伟大的悲剧(传记文学)茨威格(奥地利)主要内容:1912 斯科特五人 南极点 遇难悲剧 第二名的迟到之悲 恶劣冰雪环境中难逃一死的死亡之悲第二课时导入伟大的作家写作时并不只关注于事件本身,而是更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茨威格曾坦言“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这篇文章亦是如此,作者写斯科特一行人的遭遇绝不仅仅要告诉我们这样这一行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他更要告诉我们“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了这场悲剧的伟大,今天我们要深入文本,抓住细节,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他们的伟大之处。二、细读英雄们痛苦中的“伟大”(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对重点句子、语段朗读,对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1.PPT出示:(1)书中五个人物各自的结局如何?请三位学生按照人物遇难顺序回答。明确:埃文斯 精神失常而死 奥茨 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死亡 斯科特 威尔逊 被困于帐篷而死 鲍尔斯2.精读细节,品味语言,感受伟大(1)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明确:引导学生抓住“寸步之遥”和“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两个词语,形成巨大反差,在生命面临着生死考验时,作为科学家的他依然带着32斤重的岩石前行,尽管这岩石会成为他的负担,从中可以读到威尔逊对探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坚持不懈。(2)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你觉得同伴们抛弃他了吗?文中找依据——没有,2月17日夜里1点钟,他去世。非常具体的时间点可知,同伴们没有在苦难中放弃他。明确:连最强壮的埃文斯都忍受不了冰雪中的苦难而发疯了,可见当时环境的恶劣。连最强壮的一个人都精神失常了,更让人感到其他人内心的恐惧。作为同伴没有抛弃那个疯言疯语的埃文斯,而是生死与共,亲如兄弟,让人倍感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此处补充介绍斯科特日记中有关埃文斯精神失常的内容)(3)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明确:①奥茨发生了什么会拖累同伴?(第8段,冻掉了脚趾的脚板,第9段“踉踉跄跄”)②他为了不拖累队友,两次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对队友深厚的情谊赋予了他面对死亡的勇气;那他的队友们是怎么做的?③而他的队友们更是感人的,尽管奥茨会拖慢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但是他们没有把他抛弃在冰天雪地里,关键时刻坚决不放弃队友,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打动人心。(4)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①你觉得奥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语气?②我把最后一句话改为“谁也不说一句劝阻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向他握别”可以吗?明确:奥茨说话时应该是平静的,故作轻松的,又因是和朋友们做最后的道别了,稍有不舍和严肃。朋友们不是不愿意劝阻,不是不想要伸手,只是他们知道奥茨的行为体现着英国皇家禁卫军的精神,他的身上有着大无畏的英雄精神,而这一点,恰好也是斯科特一行人每个人所具备,如果此刻这个人不是奥茨,而是剩余几个人中的一个,相信其他人也会这么做的。朋友们最终选择尊重奥茨的决定。(5)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为什么说是“骄傲”地等待死神?一般情况下,面对死亡,我们会感到恐惧、害怕,斯科特一行人却是骄傲的,如何理解?明确:因为他们的死亡仅仅证明大自然的胜利和人类肉身的失败,然而他们为了生存的任何机会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证明了人类求生的强烈欲望和不肯屈服的顽强意志。(联系11段中“燃料已经告罄,温度计却在零下40摄氏度”读出他们死亡的必然性。而他们死亡时没有怨天尤人,呼天喊地,而是平静从容,坦然接受生死)(6)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补充介绍:我国南极中山站考察队员曾写下这样的日记:“白天下午四五点钟,温度也在零下8度左右,把手伸出来露天条件下写字,南极的天气像刀扎一样透过皮肤,在骨头上狠狠地划下自己的印记,手除了刺痛麻木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写字时完全依靠手臂的力量牵引着笔动作,这时候,估计手上被人砍一刀,大概也不觉得痛吧!”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甚至有时要直面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斯科特的日记却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真正践行了他日记中所写的“尽力而为,至死方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牵引着斯科特的笔?——证明他和英国民族的勇气的希望(7)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我的遗孀”意味着什么? 示例:斯科特写日记时他的妻子还是一个有丈夫的女人,但当后人读到他的日记时,他的妻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而且斯科特写给妻子的日记是最后一篇,说明在生命的尽头时,他心里最记挂的是亲人、家人。铁铮铮的汉子内心也充满了柔情与爱。四、合作交流1.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做传,而是给第二批登上南极点的斯科特等人写传记呢?示例: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在于他们的精神与心灵。首先,在事业上,他们坚持不懈、献身事业,执着追求理想;在人格上他们诚实守信,具有绅士风度;对待朋友,他们团结协作,亲如兄弟;对待亲人,他们内心有着温暖的爱。 斯科特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感动人心的,科学事业需要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但我们不能不讲科学地野蛮地从事探险,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明确:①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且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人列最求的”。②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他们于归途中和死亡抗争,直至悲壮地倒下仍然无怨无悔。③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奥茨为不拖累同伴而毅然“向死神走去”。④无私的爱: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惦记着别人:朋友、妻小以及祖国和人民。五、作业布置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写一写你心中的英雄吧!2.课后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板书设计】伟大的悲剧(传记文学)茨威格(奥地利) 事业:坚持不懈 执着追求 献身事业伟大 友情:团结协作 生死不离 亲情:温暖的爱 人格:诚实守信 绅士风度23 太空一日教学目标:1.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中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升华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难点:1.在感悟课文内容中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牺牲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中华儿女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二、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三、检查预习1.重点字词弧(hú) 炽热(chì) 轮廓(kuò) 俯瞰(kàn)模拟(nǐ) 遨游(áo) 严谨(jǐn) 稠密(chóu)概率(lǜ) 烧灼(zhuó) 无虞(yú) 轨道(ɡuǐ) 负荷(hè) 瞬间(shùn) 舷窗(xián) 拍摄(shè)叮嘱(zhǔ) 褐色(hè) 抛开(pāo) 五脏六腑(zànɡ) 千钧重负(jūn) 屏息凝神(bǐnɡ)nài(耐)人寻味 惊心动pò(魄)2.解释重点词【无虞】不用忧虑。【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俯瞰】从高处往下看。【应付自如】形容处理问题从容自如,得心应手。【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四、整体感知(一)阅读课文,梳理结构。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部分的小标题,重视对标题的解读。标题是内容的眼睛,包含了很多信息,比如交代写作对象、奠定感情基调等。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出现了意外。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所见所闻。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发生了异常。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途中遇到的惊险事件。2.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明确:时间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飞行,返回地球。(二)赏析句子,把握感悟。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明确: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明确: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明确: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三)合作交流1.通过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候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明确:我们可以看出杨利伟沉着、稳重、坚忍,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具有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2.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明确: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与决心。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看见了许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建功立业。六、布置作业1.结合课后习题,熟读课文。2.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板书设计】太空一日eq \b\lc\{\rc\}(\a\vs4\al\co1(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eq \a\vs4\al(英雄气概,科学态度)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师:同学们,课下你们阅读了哪些关于太空探索的文章呢?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思考组织语言,教师点名学生发言,并鼓励引导。师:同学们讲的故事条理非常清晰,对故事情节的概括简洁全面,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相当准确,那么本文的作者杨利伟是怎样给我们讲述他的《太空一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二、分析课文1.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出现了共振。作者当时是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明确: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思考:发生的这个意外,作者是怎么对待的?明确:飞行回来后作者如实汇报,工作人员分析研究,找出了共振的原因,并随后改进了技术工艺。思考:倒数第3段,“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蕴含了什么情感?明确:惊喜、激动。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在太空中飞行时都看到了什么?明确:地球(一段弧)、各大洲、各个国家、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河流的形状、首都北京、祖国各省区、棉絮状物体。思考:“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对祖国、战友和亲人的想念,看到首都时的亲切。思考:这次飞行过程中,作者说没有看到长城,这与曾经流传甚广的说法相悖。这表明作者具有什么品质?明确:作者有一种可贵的勇气——实话实说,实事求是。3.快速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又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明确: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和听到神秘的敲击声。思考: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和反应?(在原文中找答案)明确: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出现神秘敲击声时,“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却未能发现什么”。思考:针对这两个突发状况,飞行结束后作者是怎么处理的?明确:产生错觉:作者告诉其他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但未找到原因;作者告诉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害怕。4.快速阅读第四部分。(1)这部分作者主要讲了哪两个主要事件?明确:舷窗出现裂纹和抛伞过程。(2)当右边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时,作者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和举动?明确:非常紧张和恐惧。“我的汗出来了。”(3)针对抛伞过程,俄罗斯的航天员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但杨利伟是怎么做的?明确:“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4)“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体会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劫后重生的疲惫和喜悦。三、合作探究分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分小组讨论,最后发言汇报)1.对于是否能看到长城,杨利伟曾叮嘱“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体现了他多重求证、严谨科学的态度。2.如实汇报在飞行途中听到的敲击声,并配合技术人员多次寻找原因。在辨别声音时,不是当时的声音,就不能签字。体现了他严谨的态度。3.右边的舷窗出现裂纹,小碎纹、细密的碎纹——观察严谨。看到左边舷窗也出现裂纹,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放心了一点。体现了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可贵品质。正如文章中航天员杨利伟叙述的那样,航天事业还在逐步完善中,但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有一个共识,它是一项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这些奉献于航天事业的航天员们,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具有伟大的精神和良好的素养,向我们人类证明着人类的智慧和活着的意义。五、布置作业以《英雄杨利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板书设计】太空一日eq \b\lc\{\rc\}(\a\vs4\al\co1(发射升空——遭遇意外,以为要牺牲,太空所见——俯瞰祖国,未见长城,突发情况——倒置错觉,神秘声音,归途惊心——舷窗裂纹,抛伞落地))eq \a\vs4\al(勇于探索,严谨科学)24*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情节线索。2.熟读课文,把握情节后,分析人物形象。3.培养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1.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体会人性之伟大。2.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做旁批。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带上她的眼睛》。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刘慈欣,科幻作家。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他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品有《三体》《流浪地球》《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其中《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文体知识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3.重点字词。点缀(zhuì) màn(漫)步 迟钝(dùn) 蒙眬(lónɡ)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合拢(lǒnɡ) 吟唱(yín) 孤零零(línɡ) 不qī(期)而至心有灵犀(xī) 天yá(涯)海角4.解释重点词。【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闲暇】没有事的时候。【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不期而至】没有事先约定而意外到来。【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文中指“我”心里似有感应。【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三、整体感知第—部分:“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第二部分:“我”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第三部分:“我”感受到“她”的心跳,“我”离“她”不会再远了。四、深入体会,悬念设置,伏笔运用概括完课文,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1.巧设悬念(1)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3)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1)“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2)“我太怕封闭了”——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3)“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4)热,热得像……地狱。——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五、分析人物,感悟精神1.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生答:小姑娘身陷绝境。2.她的心态如何?从哪一段里找到的?生答:平静。第44段。3.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4、45两段,说说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生答: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地球的无限热爱。4.点名学生朗读第45—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的精神光芒穿透了6 000多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5.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究,“落日20号”地航飞船研制成功。你很荣幸地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儿,我攥紧了拳头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她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于对地心世界的研究。六、文章主旨,探究写法1.文章主旨。“她的眼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由主任让“我”带着“她的眼睛”去度假开始,在度假中,这双眼睛对一切都感兴趣,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更引起了“我”的探究兴趣,最终“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明白了“眼睛”的重要价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被封闭就意味着无法用眼睛去看,因而文中的“眼睛”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我们要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因此,“她的眼睛”又具有深化中心的作用。2.写作特点。(1)想象奇特。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精巧的故事结构中,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想象奇特,节奏紧凑,情节有趣,流露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巧设悬念。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意蕴丰富。文章写“我”与小姑娘面对大千世界产生的不同情绪,揭示生活的哲理。“我”感觉生活是“灰色的”,而小姑娘对一花一草都充满感情;“我”对月亮不甚在意,在小姑娘的热切请求下,才勉强去看月亮。文章通过谜底的揭开,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道理,意蕴丰富。七、课堂小结文章通过写“我”的一次奇特的度假经历,引出了小姑娘被困地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其积极乐观、不畏生死、热爱生活的态度与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八、板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eq \b\lc\{\rc\}(\a\vs4\al\co1(开端:带一双眼睛去度假,发展:“她”对一切都感到惊喜,高潮:“落日六号”被困地心,揭开谜底,尾声:怀念小姑娘))25 活 板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思。2.读懂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活版印刷的主要特征。3.认识活字印刷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重点难点:理清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主要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走进文本1.设问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提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师:这四大发明,对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昇发明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介绍活字印刷的文章《活板》,看看活字印刷的神奇之处在哪里。(板书课题和作者)2.资料助读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和本文背景。(1)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晚年撰著笔记体综合著作《梦溪笔谈》。(2)背景链接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的发明在当时未受重视。他死后,其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堂兄弟、子侄辈获得,引起沈括重视,将该发明记录下来。二、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1.读准全文字音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或易读错的字注音。课件出示冯瀛(yínɡ)王 毕昇(shēnɡ) 薄(bó)如钱唇和(huò)纸灰 持就火炀(yánɡ)之 字平如砥(dǐ)更(ɡēnɡ)互用之 以纸帖(tiè)之 木格贮(zhù)之沾(zhān)水 与药相粘(zhān) 不若燔(fán)土用讫(qì)再火令药镕 以手拂(fú)之 为余群从(cónɡ)所得2.读准朗读节奏全班齐读课文,请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讨论统一意见。课件出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3.疏通课文大意学生自译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课件出示【参考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自从冯瀛王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典籍,就都是版印书籍了。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版。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薄,每个字做一枚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先准备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住。想印书,就拿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在其中)密密地排布活字印,排满铁模子就是一版,拿它靠近火烘烤;(等到)松脂、蜡等的混合物稍微熔化了,就用一块平板压在字面上,这样(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这种方法)并不简易;但若是印数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已经另外排了字,这一版才印完,第二版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很快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数枚活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活字印,用来预备一版之内有重复用字的情况。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现场)随即刻一个活字印,用火烧一下,马上可以成型。之所以不用木头做活字印,(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而且还会和松脂、蜡等相粘,不能取下;不如用泥烧的字印,用完了再用火把松脂、蜡等熔化,用手拂去,字印自己就能脱落,根本不会沾污。毕昇死后,他的活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及子侄们得到,珍藏至今。三、再读课文,积累重点词句1.通假字(1)活板(“板”同“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3)药稍镕(“镕”同“熔”)2.古今异义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覆盖。今义:向外透,往上升)3.一词多义贴 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标记)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自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介词,自从)一板已自布字(副词,另自、另外)其印自落(代词,自己)以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拿、用)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表目的) 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因为)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动词,是) 未为简易(动词,算作、算是)已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助词,同“以”)一板已自布字(副词,已经)印 板印书籍(动词,印刷)每字为一印(名词,字印)就 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瞬息可就(动词,完成)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若 若止印三二本(连词,如果)不若燔土(动词,如、比得上)若屈伸呼吸(代词,你)4.词类活用板印书籍(名词作状语,用雕版)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用木格)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标记)5.文言句式被动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省略句:火烧令坚(省略宾语“之”,即“火烧令之坚”)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即“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持就火炀之(省略宾语“之”,即“持之就火炀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1.概括段落内容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内容。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生自主划分层次,交流、探讨,师归纳明确。)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第2段)按工作程序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方法,功能效率及优势。第1层(第1句)介绍活版发明时间和发明者。第2层(第2—4句)介绍活版的制作方法。第3层(第5、6句)介绍活版印刷的功能效率。第4层(第7—10句)补充活字印的优势。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毕昇所制活字的下落。2.梳理印刷程序师:通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我们大概了解了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课件出示二、深入研读,理解课文内容师: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 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预设 从“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从“自冯瀛王始印五经”的“始”字可知雕版印刷术是冯瀛王开始推广的,冯瀛王生活在五代时期,即五代是雕版印刷术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师: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历史?预设 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与发展,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预设 交代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其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毕昇的身份是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师:课文最后一段交代活版的下落有什么作用?预设 在结构上,“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上,“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三、细节探究,品析活版之“活”1.在对比中体会活版的“活”师:雕版是活版的基础,与雕版相比,活版有哪些优势呢?课件出示2.总结概括活版的“活”课件出示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师:这篇课文按照工艺程序流畅详细地说明了活版的制作以及印刷的全过程,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语言浅显平实。接下来我们要活学活用才行。大家在美术课上都学过剪纸这一传统手艺。剪纸的主要特征是“巧”。请大家抓住“巧”这一特征,按照剪纸的流程,写一段话来介绍剪纸吧!板书设计从刻字到印刷的程序制字1.(活字原料)胶泥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3.(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4.(活字如何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排版1.先设一铁板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4.持就火炀之5.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印刷1.一板印刷2.一板已自布字3.更互用之雕版活版每部书需要许多块木版。以一个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使用灵活。一个活字块可不断使用,直至不能使用为止。雕刻一套书版要几年。制版容易。在铁板上“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发现错误不好改正。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按刻好的木版逐块印刷,速度慢。常作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使用频率高的字,如 “之”“也”,需要一个就要刻一个。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使用频率高的字,每字有二十余枚,使用极为方便。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用讫再火令药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