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四)(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 液氧B. 空气C. 氯化钠D. 铁
2. 2024年全国两会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大量使用化肥促进粮食生产B.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 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D. 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3. 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只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 下列有关量筒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溶解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D. 滴加液体
5. 下列利用化学知识对有关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因为金的熔点比较高
B.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因组成元素不同
C. 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弱
D. 氮气用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6.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④⑤中的数字“2”均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B. 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①③
C. 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名称为硫酸铁
D. ⑥表示两个氧元素
7. 《天工开物》描述了锡和锌的冶炼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a中X为
B. 图a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难熔化流出
C. 图b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高热量
D. 图b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锌在较高的温度下又被氧化
8. 化学实验常有“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9. 甲、乙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两者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甲
A. 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②可用于解释的变质
B. 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①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
C. 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 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②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化合物或单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大国重器承载着我国科技成就,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1)“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采用新型钛合金作为舱壳材料。钛合金属于______(填“单质”或“混合物”)。
(2)“鲲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从空中洒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3)“雪龙2号”是我国自主建造全球第一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从微观角度分析,海水结成海冰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
11. 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
(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玻璃生产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中国园林揽收四季,西方园林几何对称。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3)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中国服饰延展飘逸,西方服饰显露外放。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中餐与西餐——中国菜主要是蒸和炒,西餐则以煎与炸见长。下列烹饪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清蒸鲈鱼B. 素炒青菜C. 香煎牛排D. 油炸鸡腿
12. 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系统思维。如图是丙烷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变化角度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Ⅱ.从宏观角度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实验室检验物质③常用的试剂是______。
(2)反应条件角度
使用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可以______(填“调大”或“调小”)氧气的进气量。
(3)反应类型角度
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原因是______。
13. 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
(1)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______(填序号),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3)要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④中X溶液可以是______(写一种)。
14. 时,将等质量的和分别加入到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
(1)烧杯①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
(2)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______(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3)将两个烧杯中溶液同时由升温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
(4)如图3所示,将一小木块放于烧杯②的溶液中,当温度改变后,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由此推测出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了。
15. 烧碱—纯碱法净化卤水过程产生的盐泥中主要含有及少量的和。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该盐泥为原料制备的操作流程:
(1)操作a、b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 。
(2)步骤②中的试剂X为______ 。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写一个)。
(4)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温结晶,说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观察到铁丝能持续燃烧的原因是______。铁丝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17. 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和步骤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
步骤Ⅰ: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鉴别出1号溶液。
步骤Ⅱ:再向另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液,鉴别出2号和3号溶液。
Ⅰ Ⅱ
【学习交流】
(1)步骤Ⅰ中,1号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可知1号为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提出问题】将反应后2号试管内溶液过滤,滤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做出猜想】
(3)猜想一:只有;猜想二:只有;猜想三:和;猜想四:和______。
【讨论交流】
(4)有同学指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
(5)以下是部分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最终可得出猜想三成立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向滤液中加入镁粉,产生气泡
B. 向滤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向滤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6)有同学指出,可将滤液逐滴加入到步骤Ⅰ后1号试管内的红色溶液中,也可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①产生气泡 ②产生白色沉淀 ③溶液变为紫色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固体残留物20g,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取固体残留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实验
探究水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碱的性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异常情况
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
测定结果偏大
开始时无蓝色沉淀出现
冷却后天平不平衡
选项
A.氢气溶于水
B.装置漏气
C.稀硫酸过量
D.红磷量不足
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四):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四),共7页。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二)(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全真模拟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a-137,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推理是在化学学习中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