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08 人体的营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14597/0-17131390998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08 人体的营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14597/0-17131390999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08 人体的营养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08 人体的营养,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探究试验,小肠的结构特点,化学性消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
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 脂 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
最多;
糖 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
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
动起调节作用
3.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
考点2 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27—28页)
2.直接被吸收的物质: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经分解后再被吸收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3.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消化系统 作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作用:分泌消化液
4
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5.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最长,一般5----6米长;
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消化液,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含量也最多。
6.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 肠液
淀粉 口腔、小肠: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 胃、小肠: 蛋白质 氨基酸
肠液、胰液
胆汁(肝脏)
乳化
脂肪 小肠: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考点3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维生素
V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
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V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
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谷物的种皮
V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蔬菜、水果
V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儿童:易患佝偻病
成年人:易患骨质软化症
蛋黄、动物肝脏
无机盐
钙磷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儿童:易患佝偻病
成年人:易患骨质软化症
骨、奶类、豆类
铁
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会患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动物肝脏、血液
碘
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幼儿:易患呆小症
海带、紫菜、食盐加碘等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良好的溶剂, 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细胞无法生活(脱水)
饮食、饮水、瓜果、饮料等
提出问题
馒头在口腔里变甜和什么有关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牙齿的分泌都有关
实验过程
把这三个试管都放在37℃的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向3支试管内滴加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分析
该实验①是对照组,②③是实验组。
①②对照,变量是唾液、①③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把三只试管放到37度水浴,是模拟口腔温度,此温度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实验现象
①变蓝,②③不变蓝
实验结论
馒头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牙齿的分泌都有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专题08 亚洲 (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类型图,分区图,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20 南方地区(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19 北方地区(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祖国的首都——北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