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0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14599/0-17131391015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0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14599/0-17131391015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0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0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①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②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
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考点2 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2..三种血管的识别方法(如图):
根据血管分支还是汇总:动脉血管的血液是由主干流向分支(如图B);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分支汇集到主干(如图A);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如图C)
考点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下图记忆):
2.血液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结合下图记忆)
体循环:左心室(起点)→主动脉 (→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结果: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起点)→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结果: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考点4 输血与血量
1.血量:占体重的7~8%。人体失血1200ml-1500ml时可危及生命;人体失血800ml-1000ml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人体失血400ml以下,丢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2.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人的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
3.安全输血: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在紧急情况下,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 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
4.无偿献血: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5.成分输血①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②意义: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大量的血液浪费;③实例:贫血-输入红细胞,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出血性病人-输入血小板。
考点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
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呼吸系统:呼吸,以气体的形式(二氧化碳、水蒸气)
(2)皮肤:排汗,以汗液的形式(水、无机盐、尿素)
(3)泌尿系统:排尿,以尿液的形式(水、无机盐、尿素)
排泄≠排遗:排遗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
种类
形态特点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最大,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最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过少——伤口流血不止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流速度最慢
3.四种液体成分的比较: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4.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
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回到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除出的尿液约1.5 L。
6.常见疾病:糖尿、多尿:肾小管有问题;蛋白尿、尿血:肾小球有问题。
7.肾单位的血液流动路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8.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9.排尿的意义: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2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10 中东和欧洲西部(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东,欧洲西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09 东南亚和印度(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东南亚,印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