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达标同步练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33/0-17131451097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达标同步练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33/0-17131451097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达标同步练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33/0-17131451098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 )。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确定
2.下面四个算式中的“8”和“3”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 )。
A.486+353B.5.89-2.3C.D.8+
3.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千米,第一天修的与第二天修的相比,( ).
A.一样长B.第一天修得长C.第二天修得长D.无法确定
4.一根绳子用去米,还剩下这根绳子的,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比较( )。
A.剩下的长B.用去的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
5.口算+=( )
A.9B.C.D.
二、填空题
6.一节课有小时。做实验大约用了全部时间的,老师讲解大约用了全部时间的,其余时间用来做作业。做作业的时间大约是整节课的( )。
7.在( )填上“>”“<”或 “=”。
( ) ( ) ( )
( )1.2 ( )
8.在计算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9.一批化肥有5吨,用去吨,还剩( )吨,如果用去,还剩( )吨.
10.爬山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星期六的上午,乐乐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上山用了小时,下山比上山少用了小时,他们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 )小时。
11.一根5米长的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它的,两次一共剪去这根铁丝的。
12.在抢“1”的游戏中,小明依次掷出,接下来小明要掷出就能获胜。
13.观察等式。
=1- = - ……
(1)猜想并写出。
=( )
(2)计算。
+…+=( )
三、判断题
14.将一根绳子分成两段,其中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则第一段比第二段长。( )
15.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列式为。( )
16.奇思是这样计算“”的:,他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
四、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7÷9=
125×0.19×8=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
19.热爱劳动的小红和小东周六帮农民伯伯的菜地松土,上午松了,下午松了,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松?
20.儿童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成人的睡眠时间比儿童的睡眠时间约少全天的。成人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2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2.有一根长千米的铁丝,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了它的。还剩下几分之几?
23.小亮从家到学校,已经走了千米,这时离中点还有千米。小亮家到学校一共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B
6.
7. < > < = =
8. 加 减
9. 4 2
10.
11.
12.
13.(1)-
(2)
14.√
15.×
16.√
17.;;;
;;;190
18.;;
19.
20.
21.×3=(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米.
22.
23.千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