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88/0-17131455388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88/0-17131455389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4988/0-17131455389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测试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在括号填上“>”“<”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
3.测试内容:第1-4单元
一、选择题
1.28×36的结果与( )不相等.
A.36×28B.28×30+6C.28×30+6×28D.36×30﹣36×2
2.街心公园里有一条走廊,刚好够20个四年级小朋友手拉手排成一行。这条走廊大约有( )米。
A.10B.30C.60D.100
3.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 )名同学重1吨。
A.4B.40C.400
4.体操队有50名同学,体检时老师发现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有( )吨。
A.1B.2C.3
5.下面三道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45+45÷3B.(45+45)÷3C.45-45÷3
6.如果口算36×19,可以先口算36×20=720,然后再减去( )。
A.20B.30C.36
7.大华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60度,这个月(30天)一共要用电( )度。
A.180B.1800C.1860
二、填空题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0米= ( ) 千米 ( )千克=6吨
4800千克一1800千克=( )吨 8千米一4000米= ( )米
9.用3,5,9这三个数算出24(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综合算式是( )。
10.在括号填上“>”“<”或“=”。
6900米( )7千米 8000千克( )8吨
28×5+24( )28×(5+24) 27×5×2( )27×10
11.计算30-8×2,计算时先算 法,再算 法。
12.水果店运来香蕉60箱,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20箱,香蕉和苹果一共运来( )箱。
13.商店一天卖出4盒钢笔,每盒12支,一共卖出( )支,每支钢笔10元,共卖了( )元。
14.要使□3×3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三、判断题
15.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4时.( )
16.甲数的2倍等于乙数的3倍(甲数和乙数都不为0),乙数比甲数大.( )
17.我们教室的长大约是9千米。( )
18.明天的0时就是今天的24时.( )
19.小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不一定是35千克。( )
20.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65吨。( )
21.国际标准马拉松赛全程长42千米.(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得数.
900÷3= 17×2= 12×30= 50×80= 240÷2=
5×19= 70×90= 9×200= 10×14= 39×2=
23.笔算
24×59= 605÷5= 268+29×65=
245÷(15÷3)= 504﹣28×7=
24.脱式计算。
48÷(12-4) 36+15×8 268-7×36
270÷9÷5 (179+25)÷4 725-(125+237)
25.看图列式解答。
26.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7.学校乐器队有30人,舞蹈队的人数是乐器队的2倍,合唱队比舞蹈队多18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8.花园小学要购进50套如图所示的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每张课桌52元,每把椅子18元
29.一根绳子长80米,做跳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次用去30米。
(1)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2)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跳绳,还能做几根?
30.三年级(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周末李老师带着同学去看电影,每张票价28元.买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31.实验小学新建的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摆45张课桌,这个教学楼一共摆了多少张课桌?
32.植树节那天,三年级同学栽了24棵白玉兰树,栽的松树的棵数比白玉兰树的3倍还多5棵,同学们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33.西西、顿顿和斯斯采摘了24颗小芒果,准备举行水果品尝会。西西又请来3位小朋友也一起分享,平均每人吃多少颗小芒果?
34.果园里有苹果树268棵,梨树185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棵数的3倍,桃树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28×36与各个选项中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28×36=1008;
A、36×28=1008;
B、28×30+6
=840+6
=846;
C、28×30+6×28
=28×(30+6)
=28×36
=1008;
D、36×30﹣36×2
=36×(30﹣2)
=36×28
=1008;
所以,与28×36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28×30+6.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B
【分析】四年级小朋友手伸开大约是15分米,20个四年级小朋友手拉手排成一行的总长=平均每个四年级小朋友手伸开的长度×人数,再根据1米=10分米,换算成米为单位选择即可。
【详解】20×15=300(分米)
300分米=30米。
故答案为:B
3.B
【分析】1吨等于1000千克,除以一位同学的重量就是学生的人数。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25=40(人)
故答案为:B
本题运用单位体重,人数,总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4.B
【分析】体操队有50名同学,体检时老师发现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把他们的体重都近似看为40千克,用50×40计算出千克数,再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他们的体重都在38~42千克之间,看为40千克;
50×40=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乘法的估算的灵活应用,注意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A
【分析】45+45÷3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5+45)÷3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45-45÷3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依此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并选择。
【详解】A.45+45÷3=45+15=60。
B.(45+45)÷3=90÷3=30。
C.45-45÷3=45-15=30。
60>30,即45+45÷3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7.B
【详解】60×30=1800(度)
故答案为:B
8. 9 6000 3 4000
【详解】略
9.3×5+9=24
【分析】根据数据的特点,3×5=15,15+9=24,据此列出综合算式。
【详解】用3,5,9这三个数算出24(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综合算式是3×5+9=24。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数的特点,去分析如何计算得数是24。
10. < = < =
【分析】(1)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各个数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2)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7千米=7000米,6900米<7000米,则6900米<7千米;
8000千克=8吨
28×5+24=164,28×(5+24)=812,164<812,则28×5+24<28×(5+24);
27×5×2=270,27×10=270,则27×5×2=27×10。
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1. 乘 减
12.140
【分析】香蕉的箱数加20等于苹果的箱数,再加上香蕉的箱数即等于一共运来的箱数。
【详解】60+20+60
=80+60
=140(箱)
先计算出苹果的箱数,再求一共的箱数。
13. 48 480
【分析】每盒的支数乘一天卖出的盒数等于一天卖出的支数,再乘每支的单价等于卖出的金额。
【详解】12×4=48(支)
10×48=480(元)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2 3
【分析】要使□3×34的积是三位数,说明它的积小于1000。可将34看成30,试着在十位上填3,计算33×34的结果,再逐步调整;要使□3×34的积是四位数,说明它的积大于等于1000。也可将34看成30,试着在十位上填3,计算33×34的结果,再逐步调整;
【详解】□如果填3,那么33×34=1122,商是四位数。
□如果填2,那么23×34=782,商是三位数。
所以要使□3×3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15.×
16.×
【分析】由题意知,甲数×2=乙数×3,要比较甲乙两数的大小,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
【详解】甲数×2=乙数×3
因为2<3,即甲数>乙数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
17.×
【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我们教室的门长用“米”做单位。
【详解】我们教室的长大约是9米;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
【详解】明天的0时,也就是今天的最后一时,也就是今天的24时;据此进行判断.
19.√
【详解】试题分析:平均数只表示这些数据的大体情况,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代表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5千克要重的多;有的同学体重可能等于35千克;还有的同学体重可能比35千克轻的多,据此判断.
解: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代表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5千克要重的多;有的同学体重可能等于35千克;有的同学体重可能比35千克轻的多;所以小明的体重不一定是35千克,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想的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20.×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和结合数据的大小,人的体重应该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65千克,所以判断错误。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1.√
【详解】略
22.300;34;360;4000;120;
95;6300;1800;140;78
【详解】略
23.1416;121;2153;49;308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
(1)24×59=1416
(2)605÷5=121
(3)268+29×65=2153
(4)245÷(15÷3)=49
(5)504﹣28×7=30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计算方法解答,多步计算的注意运算顺序.
24.6;156;16
6;51;36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5)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6)先算小括号里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48÷(12-4)
=48÷8
=6
36+15×8
=36+120
=156
268-7×36
=268-252
=16
270÷9÷5
=30÷5
=6
(179+25)÷4
=204÷4
=51
725-(125+237)
=725-362
=363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5.128棵
【分析】通过上图可知,桃树有32棵,梨树棵数是桃树的3倍,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桃树棵数乘3等于梨树棵数,再加上桃树棵数即等于桃树和梨树一共的棵数。
【详解】32×3+32
=96+32
=128(棵)
26.144只
【分析】根据图意,已知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24只,求白兔和黑兔一共多少只?,先用黑兔的只数+24,求出白兔的只数,再用白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即可。
【详解】60+24+60=144(只)
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27.78人
【详解】30×2+18=78(人)
28.3500元
【分析】一套课桌椅包括桌子和椅子,先计算出一套桌椅的价钱,再将乘所要购买的50套,即可解答。
【详解】52+18=70(元)
70×50=3500(元)
答:一共需要3500元。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每套课桌椅的价格,再求50套课桌椅的价格。
29.(1)32+30=62(米)
(2)(80-62)÷2=9(根)
【解析】略
30.1372元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去看电影的人数有23+25+1=49人,所以可根据公式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
解:(23+25+1)×28
=49×28
=1372(元)
答:买票一共要付1372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看电影的人数,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忘记一个人即“老师”.
31.900张
【分析】用教学楼的层数乘每层教室数量,求出教学楼教室总数量。再乘每个教室课桌张数,求出课桌总张数。
【详解】4×5×45
=20×45
=900(张)
答:这个教学楼一共摆了900张课桌。
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求出教室总数量,也可以先求出每层课桌张数。
32.101棵
【分析】根据倍数的关系,先求出栽的松树棵数,即:24×3+5=77(棵),再用栽的白玉兰树棵数加上栽的松树棵数,就是一共栽的棵数。
【详解】24×3+5+24
=72+5+24
=77+24
=101(棵)
答:同学们一共栽了101棵树。
考查了整数乘法和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先求出松树的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4颗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芒果的总颗数÷平均分的小朋友总人数=平均每人吃的颗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24÷(3+3)
=24÷6
=4(颗)
答: 平均每人吃4颗小芒果。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吃芒果的共6位小朋友,而不是3位。
34.1359棵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苹果树的棵数加上梨树的棵数,求出苹果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再依据乘法意义,用苹果树和梨树总的棵数梨树乘3;即可求出桃树有多少棵。
【详解】(268+185)×3
=453×3
=1359(棵)
答:桃树有1359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得苹果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测试内容,一个五角星厘米,与260×40的积不相等的是,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下面各数中,是5的倍数的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测试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括号里填“>”“<”或“=”,49×31的积是位数,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