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5527/0-17131559461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5527/0-17131559461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615527/0-1713155946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阅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不能表示整数5的分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5x+5=25的解是x=6B.5x+5<25 是方程
C.方程一定是等式 D.等式一定是方程
2.阅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小明每天坚持读书30页,小华每天比小明多读n页。小华7天比小明多读( )页。
A.210B.7nC.30+nD.7n+210
3.某天早晨,小明从家里出发,以v1千米/时的速度前往学校,途中停留一饮食店吃早餐,之后又以v2千米/时的速度向学校行进。已知v1<v2,那么能大致表示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t(小时)与路程s(千米)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B.C.D.
4.小明爸爸从家去市政府办事,中途给车子加油停留了一会儿,到市政府办完事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小明爸爸这一过程的图像是( )
A.B.C.
5.下面各组数中,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
A.5,6,7B.16,17,18C.20,21,22D.30,31,32
6.当m是非0自然数时,2m﹣1的值一定是( )
A.奇数B.偶数C.奇数或偶数D.不能确定
7.不能表示整数5的分数是( )
A.5511B.55C.10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8.如果3a+1.8=7.8,那么3a+4= 。
9.铺一条长8千米的公路,已经铺了3天,每天铺x米,还剩 米没铺,当x=850时,还剩 米没铺。
10.7是7的 数,也是7的 数.
11.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 数;两个偶数的差一定是 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一定是 数。
12.“甲比乙多35”是把 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是 。
13.甲、乙两市202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如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乙市5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甲市2022年上半年 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
(3)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 ℃。
(4) 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相差最小。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4.明明把3x﹣7错写成了3(x﹣7),结果比原来少14。
15.2023年萱萱和妈妈年龄相差a岁,2033年时,妈妈比萱萱大(a+10)岁。
16.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7.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8.自然数既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也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类. .
19.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20.大于17且小于15的真分数只有一个。
21.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格中,可以更加清楚的反映数据的情况。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2.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3.解方程。
1.5×4+6x=7.8 3.7x﹣2.1x=8 (x﹣0.8)×5=17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4.知识的记忆是会遗忘的.为好找到忘记遗忘的规律,有人做了一个实验:通过第一天学习记住100个英语单词,以后每一天对这100信单词进行听写,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第 天到第 天遗忘得最快,从第 天到第 天遗忘得最慢,可见记忆的遗忘变化呈现先 后 的趋势.
(3)这个实验结果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呢? .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5.实验小学准备购买笔袋和笔记本各x个,作为进步同学的奖品。已知笔袋的单价是11.5元/个,笔记本的单价是4.2元/本。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购买笔袋和笔记本的总价。
(2)当x=60时,购买笔袋和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
26.用两个长m分米,宽n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最少是多少分米?
(2)当m=16,n=12时,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多是多少分米?
27.下面是乐乐和奇奇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
(1)谁的成绩提高较快?
(2)两人的平均分各是多少?相差多少分?
28.琪琪把某天神木市的气温变化情况画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琪琪每隔几时测一次气温?这天12:00神木市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这一天神木市8:00~12: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29.把18条鱼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分2份,不许有剩余,你有几种分法?
30.一枚一元硬币国徽那面朝上,翻动一次数字那面朝上,翻动两次,国徽那面朝上……翻动50次,哪面朝上?翻动77次哪面朝上?为什么?
31.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五(2)班同学在教室里挂气球,一共挂了70个,红色的有15个,黄色的有25个,余下的是蓝色的,红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蓝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答案】C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
【解答】解:A、方程5x+5=25的解是x=4,原题说法错误;
B、5x+5<25,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不是方程,原题说法错误;
C、方程一定是等式,说法正确;
D、等式一定是方程,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2.【答案】B
【分析】分别算出小华和小明7天看的页数,再相减即可。
【解答】解:7(30+n)﹣7×30
=210+7n﹣210
=7n(页)
答:小华7天比小明多读7n页。
故选:B。
【点评】能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v1<v2,小明从家里出发到饮食店的速度慢,然后在饮食店吃早餐,最后从早餐店到学校的速度快,据此结合选项解答即可。
【解答】解:小明从家里出发到饮食店的速度慢,然后在饮食店吃早餐,最后从早餐店到学校的速度快,所以能大致表示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t(小时)与路程s(千米)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4.【答案】C
【分析】小明爸爸从家去市政府办事,从家出发时间在变,距离也在变,中途给车子加油停留了一会儿时间在变,距离不变,然后时间、距离都变,到市政府办事时间变,距离不变,完事后直接回家时间在变,离家的距离逐渐变为0。
【解答】解:小明爸爸从家去市政府办事,从家出发时间在变,距离也在变,中途给车子加油停留了一会儿时间在变,距离不变,然后时间、距离都变,到市政府办事时间变,距离不变,完事后直接回家时间在变,离家的距离逐渐变为0。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分析】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因数的数。
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A.在5,6,7中,7是质数,不符合题意。
B.在16,17,18中,17是质数,不符合题意。
C.在20,21,22中,都是合数,符合题意。
D.在30,31,32中,31是质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20,21,22。
故选:C。
【点评】能够正确地区分出来质数和合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A
【分析】已知m是非0自然数,那么2m是偶数,则2m﹣1是奇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当m是非0自然数时,2m﹣1的值一定是奇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
7.【答案】B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认识,分数5511表示的是55除以11,据此计算出它的值,以此类推,计算出各选项中的值,据此解答。
【解答】解:A.5511=55÷11=5,不符合题意;
B.55=5÷5=1,符合题意;
C.102=10÷2=5,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二.填空题(共6小题)
8.【答案】10。
【分析】根据题意,3a+1.8=7.8,等式的两边同时先减去1.8,求出3a的数值,然后再代入3a+4求出即可。
【解答】解:3a+1.8=7.8
3a+1.8﹣1.8=7.8﹣1.8
3a=6
3a+4
=6+4
=10
故答案为:10。
【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9.【答案】(8000﹣3x),5450。
【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3天的工作量,再用8千米减去3天的工作量,即可求出剩下的工作量,再把x=850代入式子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8×1000﹣3x=(8000﹣3x)千米
当x=850时
8000﹣3x
=8000﹣3×850
=8000﹣2550
=5450(米)
答:还剩(8000﹣3x)米没铺,当x=850时,还剩5450米没铺。
故答案为:(8000﹣3x),54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把字母看作数是解答关键。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据此解答.
【解答】解:7是7的因数,也是7的倍数;
故答案为:因,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倍数的意义,注意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1.【答案】偶、偶、奇。
【分析】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偶数;两个偶数的差一定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奇数。
故答案为:偶、偶、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奇数、偶数的认识。
12.【答案】乙,乙×(1+35)=甲。
【分析】确定单位“1”,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比、相当于、等于、是、占……,将乙看作单位“1”,甲是乙的(1+35),乙×甲的对应分率=甲,据此写出等量关系。
【解答】解:“甲比乙多35”是把乙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是乙×(1+35)=甲。
故答案为:乙,乙×(1+35)=甲。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确定。
13.【答案】(1)23,(2)6,(3)10,(4)6。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所给的数据和变化趋势解答。
【解答】解:(1)看图所得,乙市5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3℃。
(2)甲市2022年上半年平均气温最高点在6月份。
(3)14﹣4=10(℃)
16﹣6=10(℃)
19﹣12=7(℃)
24﹣18=6(℃)
28﹣23=5(℃)
30﹣27=3(℃)
所以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10℃。
(4)14﹣4=10(℃)
16﹣6=10(℃)
19﹣12=7(℃)
24﹣18=6(℃)
28﹣23=5(℃)
30﹣27=3(℃)
所以3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相差最小。
故答案为:23,6,10,6。
【点评】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4.【答案】√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3(x﹣7)=3x﹣3×7;据此与3x﹣7比较,得出结果。
【解答】解:3(x﹣7)=3x﹣3×7。
3×7﹣7=14
答:明明把3x﹣7错写成了3(x﹣7),结果比原来少14。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
【分析】不管过去多少年,年龄差是永远不变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2023年萱萱和妈妈年龄相差a岁,2033年时,妈妈比萱萱大a岁。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两人的年龄差永远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
【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
【解答】解: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8.【答案】×
【分析】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和合数,说法错误;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这样分能涵盖所有自然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自然数既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
又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自然数的分类,应明确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奇数和偶数的含义.
19.【答案】×
【分析】1和3是连续奇数,但1×3=3,3是质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奇数和质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
20.【答案】×
【分析】把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利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这两个小数之间有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因此有无数个。
【解答】解:大于17≈0.14,15=0.2,因此大于0.14小于0.2的小数有真分数有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1.【答案】√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格中,可以更加清楚的反映数据的情况。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2.【答案】28=2×2×7;36=2×2×3×3;45=3×3×5。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解答】解:28=2×2×7
36=2×2×3×3
45=3×3×5
【点评】熟练掌握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x=0.3;x=5;x=4.2。
【分析】1.5×4+6x=7.8先计算1.5×4=6,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6计算;
3.7x﹣2.1x=8先计算3.7x﹣2.1x=1.6x,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6计算;
(x﹣0.8)×5=17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然后再同时加上0.8计算。
【解答】解:1.5×4+6x=7.8
6+6x=7.8
6+6x﹣6=7.8﹣6
6x=1.8
6x÷6=1.8÷6
x=0.3
3.7x﹣2.1x=8
1.6x=8
1.6x÷1.6=8÷1.6
x=5
(x﹣0.8)×5=17
(x﹣0.8)×5÷5=17÷5
x﹣0.8=3.4
x﹣0.8+0.8=3.4+0.8
x=4.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方程,解答此题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从此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天到第2天遗忘得最快,从第6天到第7天遗忘得最慢,可见记忆的遗忘变化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3)这个实验结果对学习启示:应该温故而知新,时常复习.
【解答】解:(1)作图如下:
(2)从统计表可知:第1天到第2天遗忘最快,从第6天到第7天遗忘得最慢,可见记忆的遗忘变化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3)应该温故而知新,时常复习.(意思相近就行)
故答案为:条形;1、2、6、7、快、慢;温故而知新,时常复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表中已知的信息,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图表解决问题.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5.【答案】(1)15.7x;
(2)942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值分别表示出笔袋和笔记本的总价,再相加。表示购买笔袋和笔记本的总价。
(2)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11.5×x+4.2×x
=11.5x+4.2x
=15.7x(元)
答: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购买笔袋和笔记本的总价为15.7x元。
(2)15.7×60=942(元)
答:购买笔袋和笔记本一共花了942元钱。
【点评】本题是考查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6.【答案】(1)(4n+2m)分米;(2)88分米。
【分析】(1)要满足周长最小,则两个长方形上下拼接,长和长拼接在一起,大长方形的一条边不变是m分米,另一条边长是(n+n)分米,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2)要满足周长最多,则两个长方形左右拼接,宽和宽拼接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宽仍然是大长方形的宽,大长方形的长是(m+m)分米,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要满足周长最小,则两个长方形上下拼接,大长方形的一条边不变是m分米,另一条边长是(n+n)分米,则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n+n+m)×2
=(2n+m)×2
=(4n+2m)(分米)
答: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最少是(4n+2m)分米。
(2)要满足周长最多,则两个长方形左右拼接,原来长方形的宽仍然是大长方形的宽,大长方形的长是(m+m)分米,则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m+m+n)×2
=(2m+n)×2
=(4m+2n)(分米)
当m=16,n=12时,
4m+2n
=4×16+2×12
=64+24
=88(分米)
答: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多是88分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战歌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乐乐的成绩提高较快.
(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分别求出乐乐、奇奇5个单元的总成绩,用总成绩分别除以5求出他们的平均成绩,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乐乐的成绩提高较快.
(2)(60+70+75+80+90)÷5
=375÷5
=75(分)
(60+65+75+80+85)÷5
=365÷5
=73(分)
75﹣73=2(分)
答:乐乐的平均成绩是75分,奇奇的平均成绩是73分,相差2分.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8.【答案】(1)琪琪每隔1时测一次气温这天12:00神木市的气温是26摄氏度。
(2)这一天神木市8:00~12:00的气温是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分析】(1)将统计图时间轴上相邻的时间相减,即可取出间隔测量的时间。
(2)根据折线上温度的变化,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9时﹣8时=1时
答:琪琪每隔1时测一次气温这天12:00神木市的气温是26摄氏度。
(2)这一天神木市8:00~12:00的气温是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9.【答案】5种分法。
【分析】先找出18的所有因数,再根据“至少分2份,不许有剩余”去掉每份18条,分1份,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18÷2=9(条)
18÷3=6(条)
18÷6=3(条)
18÷9=2(条)
18÷18=1(条)
答:共有5种分法。每份9条,分2份;每份6条,分3份;每份3条,分6份;每份2条,分9份;每份1条,分18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因数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18的因数的个数。
30.【答案】国徽那面朝上;数字那面朝上。
【分析】一枚一元硬币国徽那面朝上,翻动一次数字那面朝上,翻动两次国徽那面朝上……,根据以上的规则,翻动奇数次,数字那面朝上,翻动偶数次,国徽那面朝上。
【解答】解:因为50是偶数,所以翻动50次,国徽那面朝上;因为77是奇数,所以翻动77次,数字那面朝上。
答:因为50是偶数,所以翻动50次,国徽那面朝上;77是奇数,翻动77次,数字那面朝上。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前面的举例,探索出翻动的次数与哪个面朝上之间的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31.【答案】314,37。
【分析】一共挂了70个,红色的有15个,黄色的有25个,余下的是蓝色的,则蓝色气球有(70﹣15﹣25)个。求红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蓝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分别用红色气球的个数、蓝色气球的个数除以气球的总个数。
【解答】解:15÷70=314
(70﹣15﹣25)÷70
=30÷70
=37
答:红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314,蓝色气球占气球总数的37。
【点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28
36
45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记住的单词个数
100
29
20
15
13
12
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a是b的3倍,200至少减去也是3的倍数,18的全部因数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那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答题区,测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