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展开1.学生课前搜集亚洲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课前展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
2.利用示意图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的关系,简单明了,培养综合思维。
3.气候有关知识在七年级上册已有知识储备,所以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三个因素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
4.首先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总结方法,然后学以致用,分析其他大洲,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和北美洲的地形地势、河流等地理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关系。
3.总结区域地形地势、气候等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于任何区域。
重点难点
1.亚洲的地形地势、河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分析区域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亚洲主要地形区、河湖、植被等景观照片和视频。
(二)工具
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一、学习情境
今天我们分别沿北纬30°和东经80°来一次“穿越亚洲”之旅,沿途会经过哪些地形区?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二、预习检查
亚洲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图片或视频。
三、学习任务一
续表
四、学习任务二
续表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源远而流长。北美洲三大地形南北纵列,东西高,中间低;密西西比河干流自北向南,支流分别由东西两侧向中部汇入干流。不同大洲地形类型和分布各不相同,又深刻影响河流特征。
七、布置作业
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
一、学习情境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她多姿多彩,魅力无限,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欣赏她的美:银装素裹的北冰洋沿岸、树木葱郁的马来群岛、黄沙漫漫的阿拉伯半岛、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烟雨蒙蒙的江南……
二、预习检查
亚洲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三、学习任务一
续表
四、学习任务二
续表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远、地形复杂,导致气候复杂多样;地域辽阔,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区域的气候特征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分布面积最广、气候的特殊性等三方面分析。
七、布置作业
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导入
今天我们分别沿30°N和80°E来一次“穿越亚洲”之旅,沿途会经过哪些地形区?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通过图片和视频,我们感受到了亚洲河川壮美、风光无限。
2.亚洲的地形特征
请同学们在图6.8中圈出亚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平原,找出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
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展示地形起伏。展示亚洲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亚洲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等图片或视频。
阅读第8页阅读材料。
2.一人到屏幕上圈图,其他人在课本上圈。首先圈出颜色比较深的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等,主要位于亚洲的中部;然后圈出绿色为主的平原,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和印度
利用“穿越亚洲”情境导入,更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搜集视频和图片的过程中,预习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陆沿北纬30°纬线和东经80°经线的地形剖面图,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分别穿过哪些地形区?地势起伏有什么特点?
总结: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的河流特征
请同学们在图6.8中描出亚洲主要的河流,并判断流向并分析成因。
亚洲长河众多,源远而流长。请分析亚洲河流大多流程较长的原因。
总结:“水往低处流”, 地势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示意图如图所示:
河平原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四周。
指图找到30°N纬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伊朗高原,说出地势整体呈东西两侧低、中部高的特征。
指图找到8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地势整体呈南北两侧低、中部高的特征。
3.一人到屏幕上描画,其他人在课本上描画。注意每条河流由源头开始描画到入海口,并用箭头标出河流流向。
因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
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等(外流河)。此外,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最终不注入海洋(内流河)。
因为亚洲面积广大,河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距离较远,所以流程较长。
亚洲面积辽阔,地形区复杂,通过读图、圈图活动,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地势高低起伏和地形分布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地势与河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感知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联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区域地形、河流特征的方法
4.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不同大洲地形特征不同,河流水文特征也有区别。在图6.11上,圈出北美洲主要地形区,分别说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在图6.11上描画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流向,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总结,如图所示:
4.一人在屏幕上圈画,并说出位置和大致海拔,其他人在课本上圈画。
西部主要分布着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墨西哥高原等;中部主要分布着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等;东部主要分布着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等。
分析可知北美洲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三大地形东、中、西纵列分布,地势起伏较大,东西高,中部低。
一人在屏幕上描画,其他人在课本上描画,并用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密西西比河干流大致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西侧的支流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流,东侧的支流则由东北向西南流,这与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有关。
在圈图、描图、绘图的过程中培养地理思维,充分利用地图这个重要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对于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总结更重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析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
通过对亚洲和北美洲的分析,你觉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总结,如图所示:
6.分析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展示南美洲地形图,请大家利用我们刚刚总结的方法,分析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5.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如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高低起伏等。
6.小组合作,学以致用,找出南美洲主要地形区,说出位置及其大致海拔,并总结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南美洲地形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地纵贯南北,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安排课本之外的案例,落实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杂的气候
1.导入
请大家欣赏亚洲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光图片,思考为什么亚洲不同地区景观差异这么大呢?
这是因为亚洲各地的气候差异巨大。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亚洲不同地区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2.学生回答,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3.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然后派代表展示回答。
(1)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说明
利用图片或视频,对比鲜明,冲击力强,学生能更直观感受亚洲各地景观的差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气候要素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温故知新”,同学们还记得气候有两个要素吗?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3.亚洲的气候特征
读图6.13,思考以下问题:
(1)亚洲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为什么?
(2)哪种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什么特点?
(3)亚洲东部与南部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有什么共同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分别展示温带大陆性气候资料图、季风气候形成示意图、三种季风气候的资料图。
总结: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因为:首先(纬度位置)亚洲南北跨纬度很广,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其次(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不同地区距海远近差异巨大;还有(地形)亚洲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很大,加剧了气候的多样性。
(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因为亚洲地域辽阔,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形成面积广大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特点。
(3)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三种季风气候,可知亚洲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读图总结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由于夏季风很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雨季的早迟、长短及雨量的大小都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气候与其他地理要素紧密相连,亚洲气候更具有复杂性,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析气候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所以通过教师层层递进设计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有关亚洲气候的三个问题,初步了解区域气候的分析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
过渡:我们用分析亚洲气候的方法也可以分析其他大洲,如北美洲。
4.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读图6.15,完成以下问题:
(1)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
对比展示出北美洲气候和地形分布图。
总结:北美洲气候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西部沿海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狭长分布。
5.分析某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
通过对亚洲和北美洲的分析,你觉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
4.先回答问题(1)。
(1)北美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多样。
小组合作,参考北美洲地形图,讨论分析问题(2)和(3)。
(2)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首先受地形影响,北美洲西部山地形成海洋暖湿气流的屏障,中部平原广大,冬季和夏季冷暖气流影响巨大,广大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差较大。北美大陆和大西洋面积比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小,夏季风的势力较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只保留在狭长的沿海地带。
5.学生分别从气候类型种类的多样性、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最显著最特殊的气候等方面回答。
通过分析有关北美洲气候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白如何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进而总结出分析方法。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总结更重要。安排课本之外的案例,落实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如图所示:
6.分析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展示南美洲气候分布图,请大家利用我们刚刚总结的方法,分析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南美洲气候多样,热带范围广大,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西部地区的气候南北狭长分布。
6.小组合作,学以致用,找出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说出分布地区,找出特殊的气候类型,并总结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a>,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a>,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