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0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0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1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14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17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22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25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616072/0-171316704429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备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日益腐败,木匠皇帝明熹宗,魏忠贤,明中期皇帝作为简表,明代《流民图》局部,农民起义,起义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攻克西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材料,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表现,形成证据意识。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3.结合历史史实,认识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流行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结果如何?明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满洲是怎样崛起的?为什么清兵入关?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材料一: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地。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而山林胡泊,夺民利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明经世文编》
2.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材料二:(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清)《豫变纪略》卷二
材料三:……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四。——计六奇《明季北略》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根本原因)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直接原因)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崇祯帝自缢,统治276年的明朝灭亡
1.“均田”就是平均土地,即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2.“免赋”就是要减免沉重赋税,特别是不纳粮。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和,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他创立了“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三是政策的失误,缺乏远大的战略眼光,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日益腐败2.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2.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3.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4.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三、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1.努尔哈赤、皇太极2.清兵入关、李自成起义军失败
1.[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B.土地兼并严重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苏州一带的农民,有田的只占十分之一,租种土地的佃户占十分之九。可见当时土地兼并严重。故选B。
2.李自成起义军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其原因是(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③严禁抢掠农民 ④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答案】A【解析】题干问原因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故选A。
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灭亡的标志是 ( ) A.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B.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C.清军入山海关 D.清朝迁都北京
【答案】B【解析】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起义推翻了。故选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明朝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阅读材料,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材料研读,满洲兴起,知识拓展,清兵入关,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授,李自成其人其事,李自成像,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努尔哈赤像,皇太极像,吴三桂降清,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