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能源安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讲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
展开一、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2)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3)目的:降低 ___________、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4)产业转移的规律: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的区域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
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
(2)其他因素: 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 ___________增加等。
3.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4.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 _______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 __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②产业转入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 ___________调整,缩短 __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 _________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 ___________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②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二、国际合作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1)经济全球化概述①含义:可以理解为跨国界的 ___________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②主要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 ___________ 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___________ ,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 _______________。
(2)国际合作的必然性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 _______________。②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③世界经济从“二元结构”转变为“ ___________”。
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1)“一带一路”的背景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①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②推动新型 ___________建设。③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④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 _____________。⑤促进沿线各国的 ___________。
考点一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2024·河北秦皇岛模拟)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着力构筑具有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的“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吸引注册办公企业371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70%,京津企业占比超过50%,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完成(1)~(2)题。
(1)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积极承接京津企业有利于( )A.促使全产业人口的聚集B.形成完整产业链条C.重化工业产业转入升级D.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人力资源短缺B.市场消费能力趋于饱和C.能源资源不足D.产业配套设施不够齐全
归 纳 导 学1.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 分析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承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
3.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4.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方法技巧】 产业转移图的判读方法制鞋厂在两个地区的转移示意图
(1)看箭头——判断转入地和转出地。上图中,1998年到2008年M地区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思因素——结合产业转移的方向、区域特征,思考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成本、市场、环境、政策等)。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一般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最后是利用其地价低、资源丰富等优势。如上图中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等。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是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
(3)析影响——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从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的分工与合作、区域环境、就业等方面,分别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上图中M地区将生产厂转移至N地区,促进了N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及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M地区则将生产要素集中在研发等利润较高的生产环节,但生产企业的转出,也会导致工人失业。
(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 2013年以来,深圳市传统产业不断外迁,通过产业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下表为深圳市2014—2021年三次产业产值年际变化率统计表(与上年相比产值增减的百分率)。据此完成1~2题。
考向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与第三产业相比,深圳第一产业的特点是( )A.产业年产值较小 B.产值变化量更大C.产业发展空间宽 D.产业稳定性较好2.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深圳第二产业产值仍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成本降低 ②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③工业结构优化 ④工业企业数量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增、有减,变化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产值始终增长,说明与第三产业相比,深圳第一产业的特点是产业年产值较小,A正确;产值比重变化大,不能说明产值量变化更大,B错误;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小于第三产业,C错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幅大,产业稳定性较差,D错误。故选A。第2题,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深圳第二产业产值仍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总产值提高,②③正确;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部分第二产业如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成本会上升,工业企业数量会减少,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建材产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工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许多工业部门转出。石嘴山市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宁夏最早的工业城市。进入21世纪,该市发展陷入生存危机,一直寻求产业转型之路。2010年“石嘴山淄博工业园”(即“淄山工业园”)落户石嘴山市,开创了“飞地工业园区”式的产业转移模式。下图为石嘴山市交通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考向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石嘴市能够形成淄博飞地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有( )①水运交通便利 ②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③与淄博陆路距离较近 ④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飞地工业园区”产业转移模式的优势条件有( )①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交流创新 ②转移污染企业,解决环境污染 ③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区域优势 ④区域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3题,图示“石嘴山市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一”,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但是图中没有体现水运,①错误;石嘴山市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能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充足的动力,②正确;淄博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石嘴山市位于西部内陆,两者相距较远,③错误;经济较落后但具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廉价,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两地交流和创新,①
正确;产业转移的目的一般不是通过转移污染企业,解决环境污染,更不是产业转移模式的优势条件,②错误;对于产业转出地,可获得更多的土地,使工业企业降低成本,③正确;“飞地工业园”对于工业布局所在地,可引进资金、技术,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开发资源并提升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与就业,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下图为公元元年以来全球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1960年至2010年全球经济重心( )A.始终位于欧亚大陆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移动速度先快后慢 D.移动距离约6 660 km(2)近些年全球经济重心仍在不断位移,其最大经济牵引力量可能来自( )A.北美 B.西欧 C.东亚 D.南美
归 纳 导 学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的影响(1)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3)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2.“一带一路”(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合作方向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一是从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从中国经中亚、西亚至地中海。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3.“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5)促进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据此完成5~6题。
5.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建国家( )A.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B.增加石油、天然气储备C.形成安全的军事同盟D.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出口6.为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繁荣,参与各国可以( )A.统一商品价格 B.加大资源开发C.合作建设园区 D.统一发行货币
[解析] 第5题,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建国家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故A正确;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建国家增加石油、天然气的进出口,能增加石油、天然气进口国的天然气储备,故B错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建国家形成安全的经济同盟,不能形成安全的军事同盟,故C错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建国家各类金属矿产资源进出口,故D错误。所以选A。第6题,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56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56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共23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讲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讲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产业转移1概况,原生产地,相对发达,承接区,工资低廉,国际市场,市场广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生产和消费,集中性,资源短缺,市场机,统筹规划,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