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展开
1.1 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目 录CONTENTS 课堂小结.05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拓展延伸.04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课后巩固.06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中心圆大小一样吗?观 察 与 思 考我们的感觉可靠吗?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 靠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观 察 与 思 考学习目标A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summary. 01学习目标知识讲解A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summary. 02知识讲解国际单位:米,符号m。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长 度 的 单 位知识讲解某人高 1.67( )头发丝直径约 0.07( )一层楼房高约 30( )地球半径约 6400( )珠穆朗玛峰高约 8844.43( ) 钢笔长约 0.15( )一 些 常 见 的 长 度kmmdmmmmm知识讲解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km mdmcmmmnmμm101010纳米10-110-110-1知识讲解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先“换” 后“算”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单位换算方法步骤知识讲解mmmμmnm每下一级乘103mdmcmmm每下一级乘10 大 小乘倍数除以倍数km长度单位换算方法归纳知识讲解国 际 单 位 制我国过去采用“尺”;交流不方便!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知识讲解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估测不准确,不值得推广应用B.人们经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如尺、臂长、步长C.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标准量作为衡量,否则无法比较D.某人在测量中记录的数据为50,这一定是体重测量解析:估测尽管不够精确,但在实际当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为有时不需要那么精确地测量,只是作为比较即可.臂长、步长是我们不要求精确测量时的常用长度单位.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用来比较的标准量.记录的数据必须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否则无法了解测量的是什么.C知识讲解例2: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nm。cm90解析: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1.6 m=160 cm;9×10-8m=9×10-8×109 nm=90 nm。知识讲解 例3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5.50cm8.30cm~8.32cm金属片的长度约为2.80cm~2.82cmD知识讲解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认 识 刻 度 尺知识讲解认 识 刻 度 尺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知识讲解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0--8cm1mm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认 识 刻 度 尺知识讲解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等。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知识讲解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也可选取某一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知识讲解图示中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哪个是正确的?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知识讲解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丙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知识讲解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总结为四个字:选、放、读、记知识讲解分度值 1mm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物体长度2.7cm。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正 确 使 用 刻 度 尺知识讲解实验:刻度尺的使用知识讲解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问: 1 h = s3600时 间 的 单 位知识讲解古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及工具沙 漏日 晷漏壶(漏刻)测 量 时 间 的 工 具知识讲解 现代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测 量 时 间 的 工 具知识讲解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结果=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再读大盘。机 械 停 表知识讲解实验: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一)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误 差知识讲解(三)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C、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 3.误差不是错误:误 差知识讲解例4.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自己拳宽的几次数据分别为:9.16cm、9.17cm、9.18cm、9.10cm,则其最终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cm。9.17讲练结合A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summary. 031. 12.56cm= m= m 12.56×10-20.12562. 314μm= m= cm = cm314×10-6314×10-6×1020.0314讲练结合3.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1mm2.12cm30s0.1s15min30s(或0.5min)9min38.4s讲练结合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先进,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B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哪种规格的尺最合适( )A.量程0~3m,分度值1mmB.量程0~10m,分度值1dmC.量程0~30cm,分度值1mm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解析:由于人的身体长度不超过3m,而且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1dm,所以选量程为3m、分度值为1mm的尺最合适.A拓展延伸A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dream need to work out a need to work out a summary report summary. 04拓展延伸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1.测多算少法(累积法)测 量 长 度 的 特 殊 方 法拓展延升测 量 长 度 的 特 殊 方 法2.相互配合法(卡测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拓展延升3.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4.化直为曲法(等效替代法)例如用已知周常的自行车轮测量马路的长度测 量 长 度 的 特 殊 方 法课堂小结05课堂小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差单位:m、km、cm等测量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单位:s、h、min等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课后巩固06课后巩固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A 20mm B 1dm C 1m D 26cm2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A 2.75mm B 2.75cm C 2.75dm D 2.75m课后巩固3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A 7.5s B 37.5s C 3min37.5s D 3min7.5s课后巩固4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B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C试验过程中那些有误差的值应该被舍去D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操作不规范而产生的课后巩固5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课后巩固6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翅膀长,先后四次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34cm、4.44cm,则测量结果的数值应为( )A 4.42cm B 4.4275cm C 4.43cm D 4.44cm感谢观看聆听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