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同步讲义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与功率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与功率学案,共26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功的公式W=Flcs α及公式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2.理解正、负功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所做的总功.3.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P=eq \f(W,t)及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P=Fv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一、功
1.功的公式:W=Flcs α,其中F、l、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的夹角.
2.功是标(填“矢”或“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二、正功和负功
1.力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的条件
由W=Flcs α可知
(1)当α=eq \f(π,2)时,W=0,力F对物体不做功.
(2)当0≤α<eq \f(π,2)时,W>0,力F对物体做正功.
(3)当eq \f(π,2)<α≤π时,W<0,力F对物体做负功.
2.总功的计算
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
(1)各个分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2)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三、功率
1.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之比.
3.定义式:P=eq \f(W,t).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4.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P=Fv(F与v方向相同).
应用:由功率速度关系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填“正”或“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
5.功率是标(填“标”或“矢”)量.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公式W=Flcs α中的l是物体运动的路程.( × )
(2)物体只要受力且运动,该力就一定做功.( × )
(3)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是矢量.( × )
(4)由公式P=eq \f(W,t)知,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
(5)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力的功率一定越大.( √ )
(6)汽车爬坡时常常需要换高速挡.( × )
2.如图1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一个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大小为10 N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了2 s,则在这2 s内,拉力F所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
图1
答案 50 25
解析 Fcs 60°=ma
l=eq \f(1,2)at2
W=Flcs 60°
联立解得W=50 J,
eq \x\t(P)=eq \f(W,t)=25 W.
一、对功的理解
导学探究
1.观察图2,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
图2
答案 小川拉重物上升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如图3所示,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前进了l,则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图3
答案 如图所示,把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cs α,所做的功为Flcs α,所以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lcs α.
知识深化
对公式W=Flcs α的理解
1.某一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只与l、α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是否还受其他作用力等因素无关.
2.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
3.公式W=Flcs α适用于计算恒力做功,若是变力,此公式不再适用.
如图4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雪橇受到的( )
图4
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
C.拉力做功为Flcs θ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答案 C
解析 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Flcs θ,W2=-μ(mg-Fsin θ)l,C正确,D错误.
二、正、负功的理解 功的计算
导学探究
某物体在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拉力的方向分别如图5甲、乙所示,分别求两种情况下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图5
答案 eq \f(\r(3),2)Fl -eq \f(\r(3),2)Fl
知识深化
1.正、负功的理解和判断
(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l,如图6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答案 BCD
解析 物体的受力和位移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移l的夹角αP2,选项B正确.
如图9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sin 37°=0.6,cs 37°=0.8,g取10 m/s2,求:
图9
(1)前2 s内重力做的功;
(2)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答案 (1)48 J (2)24 W (3)48 W
解析 (1)木块下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mgcs θ=ma
前2 s内木块的位移x=eq \f(1,2)at2
联立解得:x=4 m,a=2 m/s2
所以重力在前2 s内做的功为
W=mgsin θ·x=2×10×0.6×4 J=48 J;
(2)重力在前2 s内的平均功率为
eq \x\t(P)=eq \f(W,t)=eq \f(48,2) W=24 W;
(3)木块在2 s末的速度v=at=2×2 m/s=4 m/s
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sin θ·v=2×10×0.6×4 W=48 W.
“某秒末”或“到某位置时”的功率是指瞬时功率,只能用P=Fvcs α求解;“某段时间内”或“某个过程中”的功率,则是指平均功率,此时可用eq \x\t(P)=eq \f(W,t)求解,也可以用eq \x\t(P)=Feq \x\t(v)cs α求解.
(2018·孝感八校教学联盟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设提速前匀速运动速度为180 km/h,提速后匀速运动速度为240 km/h,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 )
A.eq \f(3,4) B.eq \f(9,16) C.eq \f(27,64) D.eq \f(81,256)
答案 C
解析 匀速运动时,F=Ff=kv2
P=Fv,则P=kv3
故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
P1∶P2=v13∶v23=27∶64.
1.(正、负功的判断)(2018·山东夏季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为配合值日生打扫地面,将凳子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回原处,此过程中该同学对凳子做功的情况是( )
A.一直做正功 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一直做负功 D.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答案 B
解析 该同学将凳子向上搬起过程中,人对凳子有向上的作用力,凳子向上运动,故人对凳子做正功;放下过程中,人对凳子的力仍然向上,但凳子运动方向向下,故人对凳子做负功,故B正确,A、C、D错误.
2.(功的计算)(2018·岷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l,恒力F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在质量为2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同样的距离l,恒力F做功为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
A.W1>W2 B.W1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A做的功为W1,F2对B做的功为W2,则( )
图2
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
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
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
D.若水平面粗糙,则W1WB B.WA=WB
C.WAmg;在t1~t2时间内,重物匀速上升,钢索拉力F2=mg;在t2~t3时间内,重物匀减速上升,钢索拉力F3F2v1;t1~t2时间内,功率保持不变,P=F2v1,t2~t3时间内,功率均匀减小,且t2时刻F2v1>F3v1,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
10.(多选)(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将三个光滑的平板倾斜固定,三个平板顶端到底端的高度相等,三个平板AC、AD、AE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如图3所示.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由最高点A沿三个平板同时无初速度释放,经一段时间到达平板的底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重力对三个小球所做的功相同
B.沿倾角为θ3的AE平板下滑的小球的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
C.三个小球到达底端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相同
D.沿倾角为θ3的AE平板下滑的小球到达平板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小
答案 ACD
解析 设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小球的质量为m,对沿AC板下滑的小球,重力做功WAC=mgsin θ·LAC=mgh,同理可得,重力对三个小球所做的功相同,均为W=mgh,选项A正确;由a=gsin θ以及L=eq \f(h,sin θ)=eq \f(1,2)at2可知,t=eq \f(1,sin θ)eq \r(\f(2h,g)),故沿倾角为θ3的AE平板下滑的小球运动的时间最长,根据eq \x\t(P)=eq \f(W,t)可知,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选项B错误;根据v2=2ax=2gsin θ·eq \f(h,sin θ)=2gh,可知三个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同,根据P=mgvsin θ可知,沿倾角为θ3的AE平板下滑的小球到达平板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小,选项C、D正确.
11.(多选)(2018·商丘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九校联考)如图4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取g=10 m/s2,则( )
图4
A.第1 s内推力做功为1 J
B.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 J
C.t=1.5 s时推力F的功率为2 W
D.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3 W
答案 BD
解析 由题图丙可知,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上没有位移,故推力做功为0,故A错误;由题图乙、丙可知,第3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F=Ff=2 N,由v-t图像知,第2 s内物体的位移x=eq \f(1,2)×1×2 m=1 m,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fx=2 J,故B正确;第2 s内推力F=3 N,t=1.5 s时物体的速度为v=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P=Fv=3 W,第2 s内推力F做功WF=Fx=3 J,故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eq \x\t(P)=eq \f(WF,t)=3 W,故C错误,D正确.
12.(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水平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5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图5
A.3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eq \f(15F0t0,m)
B.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eq \f(8F\\al( 2,0)t0,m)
C.在t=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F的平均功率为eq \f(8F\\al( 2,0)t0,3m)
D.在t=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F的平均功率为eq \f(25F\\al( 2,0)t0,6m)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图知,0~2t0时间内,物体加速度a1=eq \f(F0,m),位移x1=eq \f(1,2)a1(2t0)2=eq \f(2F0t\\al( 2,0),m),2t0时刻的速度v1=a1·2t0=eq \f(2F0t0,m);2t0~3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2=eq \f(2F0,m),位移x2=v1t0+eq \f(1,2)a2t02=eq \f(3F0t\\al( 2,0),m),3t0时刻的速度v2=v1+a2t0=eq \f(4F0t0,m),所以3t0时刻的瞬时功率P=2F0v2=eq \f(8F\\al( 2,0)t0,m),选项A错误,B正确;0~3t0时间内的平均功率eq \x\t(P)=eq \f(W,t)=eq \f(F0x1+2F0x2,3t0)=eq \f(8F\\al( 2,0)t0,3m),选项C正确,D错误.
13.起重机将一质量为1.0×103 kg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6所示,求:(取g=10 m/s2)
图6
(1)整个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高度;
(2)减速过程中货物的加速度大小;
(3)加速过程中起重机拉力的平均功率.
答案 (1)14 m (2)0.5 m/s2 (3)1.1×104 W
解析 (1)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为货物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所以:x=eq \f(1,2)×(4+10)×2 m=14 m
(2)由公式:a=eq \f(vt-v0,t)
可得:a=-0.5 m/s2
故减速过程中货物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3)由题图可知加速过程中:a′=1 m/s2,eq \x\t(v)=1 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牵-mg=ma′
解得:F牵=1.1×104 N
由eq \x\t(P)=F牵eq \x\t(v)得:
eq \x\t(P)=1.1×104 W
14.(2018·泉州五中期末)如图7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10 kg,F的大小为100 N,方向与速度v的夹角为37°,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10 m/s2.(sin 37°=0.6,cs 37°=0.8)则:
图7
(1)第2 s末,拉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从开始运动到物体前进12 m的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大?
答案 (1)960 W (2)480 W
解析 (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mg-Fsin 37°=10×10 N-100×0.6 N=4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
a=eq \f(Fcs 37°-μFN,m)=eq \f(100×0.8-0.5×40,10) m/s2=6 m/s2
第2 s末,物体的速度v=at=12 m/s
第2 s末,拉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Fvcs 37°=960 W.
(2)从开始运动到物体前进12 m,所用时间为
t′=eq \r(\f(2l,a))=eq \r(\f(2×12,6)) s=2 s
该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
W=Flcs 37°=100×12×0.8 J=960 J
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eq \x\t(P)=eq \f(W,t′)=eq \f(960,2) W=480 W.条件
从动力学角度看
从能量角度看
正功
当0≤α<eq \f(π,2)时,cs α>0,W>0
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
力对物体做正功,向物体提供能量,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
不做功
当α=eq \f(π,2)时,cs α=0,W=0
力对物体既不起动力作用,也不起阻力作用
负功
当eq \f(π,2)<α≤π时,cs α<0,W<0
力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向外输出能量(以消耗自身能量为代价),即负功表示物体失去了能量
说明
也可根据力和速度方向夹角判断功的正负
起重机编号
被吊物体重力
匀速上升速度
上升的高度
所用时间
做功
A
2.0×103 N
4 m/s
16 m
4 s
B
4.0×103 N
3 m/s
6 m
2 s
定值
各量间的关系
应用
P一定
F与v成反比
汽车上坡时,要增大牵引力,应换低速挡减小速度
v一定
F与P成正比
汽车上坡时,要使速度不变,应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获得较大牵引力
F一定
v与P成正比
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可以提高速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1 电磁振荡导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交变电流学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楞次定律导学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