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75分钟 总分: 100分
命题人:曾捷、仇晓宏审题人:仇晓宏2024.4.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甲所示,单摆在竖直面内的A、C之间做简谐运动。小华同学利用传感器得到了单摆的摆球沿摆线方向的a-t关系图(图乙)。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单摆的特性,小华继续实验。先使摆球(视为质点) 带负电(摆线是绝缘的),然后分别将其放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对于此次研究,小华的猜想正确的是( )
A. 由a-t图像可得单摆摆动的周期为t₁
B. 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回复力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C. 加上匀强磁场后,A与C不在同一水平面
D. 加上匀强电场后,单摆周期变小
2.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像分别表示两分子间作用力 F、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下列正确的是( )
A. 当分子间距r=r。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大
B. 当分子间距r=r₀时,分子势能最大
C. 当分子间距r>v₀,随着r的增大,F减小,Ep增大
D. 当分子间距r20cm 假设成立,故气体B的长度变化量为28cm,故 A 正确;
B. 气体A的长度变化量为 ΔLA=LA'−LA=14cm 故B 错误;
CD. 溢出的水银柱长度为 L=ΔLA+ALB=42cm 故 C正确, D错误。故选 AC。
10. BD
【详解】A. 根据“v、u同侧法”知,题图所示时刻质点b向y轴负方向振动,故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故A 错误;
B. 根据题图知波长为4m,由 T=λv=0.02s 经过 0.01s=12T
所以经0.01s质点的路程为两个振幅,即为0.4m,故B 正确;
C. 波的频率为 f=1T=50Hz
由于波源从x=0处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靠近接收者,所以在x=2000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大于 50Hz,故C 错误;
D.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接近或小于波长,根据题意可知,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的波
答案第3页,共6页长,所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 正确。故选 BD。
11. 4×10⁻¹² 4×10⁻¹⁰ B
【详解】(1) [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体积为 V0=12500×1×10−6100m3=4×10−12m3[2]由图可知油膜中大约有 112个小方格,则油膜面积为 S=112×1×10⁻²²m²=1.12×10⁻²m²则油酸分子直径为 d=V0S=4×10−121.12×10−2m≈4×10−10m
(2)[3]于老师在该实验中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根据 d=V0S
A. 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则油膜面积测量值偏大,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值偏小,故 A 错误;
B. 水面上爽身粉撒的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油膜面积测量值偏小,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值偏大,故 B正确;
C. 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体积测量值偏小,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值偏小,故 C错误。 故选 B。
12. BDE CDF D 有效 4.8
【详解】(1)[1]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需要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即多用电表,变压器。
故选 ACE。
(2)[2]A. 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让副线圈上得到较低的电压,选项A 错误;
B. 变压器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应当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选项B 错误;
C. 可以先保持原线圈电压、匝数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研究副线圈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选项C正确;
D. 为确保安全,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选项D正确;
E. 变压器开始正常工作后,铁芯是不导电的,把电能是由原副线圈的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输送到副线圈,选项E错误;
F. 变压器开始正常工作后,若不计各种损耗,在原线圈上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在副线圈上将磁场能转化成电能,铁芯起到“传递”磁场能的作用,选项F 正确。
故选 CDF。
答案第4页,共6页(3) [3]若是理想变压器,则有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U1U2=n1n2
若变压器的原线圈接12V交流电压,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8:1,则副线圈电压应该为1.5V,考虑到变压器不是理想变压器,由磁通量损失等因素,则次级电压表示数应该小于1.5V。故选 D。
(4)[4][5]由于交流电流的电压是变化的,实验中测量的是电压的有效值,由图乙可知,所选择为交流电压10V挡,由图甲可知,分度值为0.2V,则此时电表读数为4.8V。
13.(1) 43; (2)2.2×10⁷³s
【详解】(1)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在 MN平面发生的反射,入射角α符合 tanα=MPMQ=60cm80cm=34
则 α=37°
则光从液体中射出时的折射角. β=90°−37°=53°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n=sinβsinθ=43
(2)传播距离 s=ℎcs37∘
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y=cn 这束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时间 t=sv≈2.2×10−9s
14. (1) F=30N; (2) vc=4m/s; (3) t=0.64s
【详解】(1) 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Lsin37∘−μmgcs37∘=12mvB2
解得 vB=25m/s
滑块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v82R 解得 F=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经过 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F=30N
(2) 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R1−cs37∘=12mvc2−12mvB2 解得 vC=4m/s
(3)滑块离开C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有
ℎ=−vCsin37∘t+12gt2=−0.512m 解得 t=0.64s
15. (i) 0.90m; (ii) 378K
【详解】(i) 设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S,对水银柱分析可知,气体初状态的压强 p₁=ℎ₁+L₀=0.90mHg初状态的体积 V₁=0.60S
转过180°后,气体的压强 p₂=L₀−ℎ₁=0.60mHg 体积为 V₂=ℎS
气体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₁V₁=p₂V₂
答案第5页,共6页代入数据解得 ℎ=0.90×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T=C
可知,PV 乘积越大,对应的温度T越高,假设管中还有长为x的水银柱尚未溢出,PV 值最大,即 L₀+xL−xS的值最大,因为 L₀+x+L−x=L₀+L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L₀+x=L−x
时,取得最大值,代入数据解得 x=L0−L2=0.075m
即管中水银柱由0.15m溢出到还剩下0.075m的过程中,PV的乘积越来越大,这一过程必须是升温的,此后温度不必再升高(但是要继续给气体加热),水银柱也将继续外溢,直至全部溢出,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T1=p2V2T2
得
T2=p2V2T1p1V1=L0+xL−xST1L0+ℎ1ℎ2S
代入数据得
T₂=378K
答案第6页,共6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综合分析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