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6章北方地区6.1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

    第6章北方地区6.1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第1页
    第6章北方地区6.1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方法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教师通过相关视频和精美图片等教学资料,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知识、合作交流,循序渐进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难点
    1.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自然条件、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
    2.黄土地和黑土地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学习情境
    展示《沁园春·雪》的图片,引发思考:《沁园春·雪》描述的是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观?
    二、预习检查
    1.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海和 海。
    2.地形:北方地区以 和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西部有 的黄土高原。
    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图,思考并抢答以上问题。完成预习检查。
    三、学习任务一
    四、学习任务二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也明确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历的是一个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及人地和谐发展的过程。
    七、作业布置
    全部同学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的位置在哪里?范围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
    阅读教材第9页“北方地区的地形图,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干湿地区等地”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总结北方地区的地势特征。
    3.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4.读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说出北方地区的土壤特征。
    5.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部分,它们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异同之处呢?完成教材第10-11页活动2、3。
    点拨:找出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位置,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三个城市的气候差异。
    学生展示课前分组搜集的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水果,以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景观图片、视频。
    【自主完成】
    学生就以上问题逐一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原因;面积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势西高东低。
    3.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
    5.活动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比较。石家庄气温更高、降水更多。这是因为齐齐哈尔纬度比石家庄高,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
    活动3:石家庄和延安比较。石家庄气温更高、降水更多,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海陆位置。延安比石家庄地势高,石家庄比延安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

    通过景观欣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学生已具备分析地形图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此项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阅读教材第11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总结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读教材第12页图6.8“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结合华北平原春季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分析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点拨:在分析华北平原的春旱问题时,提示学生: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自然原因,还与人类生产、生活是否受到影响及影响程度有关。
    【小组合作】
    1.(1)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耕地集中连片,大规模机械化。
    2.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较少;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很大,因此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应对春旱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地膜覆盖、修水库、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滴灌技术、修建水利设施、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等。
    通过读图、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可以让学生熟悉地图,真正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获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