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部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部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共八扇B.舟尾横卧一楫C.为窗八D.为字共三十有四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字共三十有四
C.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石青糁之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石青糁之
B.渔人甚异之斗折蛇行
C.阡陌交通诎右臂支船
D.凄神寒骨其岸势犬牙差互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为宫室、器皿、人物
B.能以径寸之木以其境过清
C.乃不知有汉乃大惊
D.忘路之远近在河之洲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它,行道之人弗受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6.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万钟于我何加焉B.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D.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8.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C.且秦灭韩亡魏(同“无”,没有)D.而君逆寨人者(违背)
9.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此庸夫之怒也
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0.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始就学一蹴而就就事论事功成名就
B.结友而别别来无恙久别重逢依依惜别
C.无以致远勤劳致富闲情逸致学以致用
D.意与日去人去楼空相去甚远去粗取精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
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儿历史。
[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
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
[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オ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来增长,而“学”的效果则与“志”有关。
12.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初,遇①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③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②惩艾:惩治,惩戒。③曩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1)__________________”,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2)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落开展文言文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1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夫君子之行
B.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
C.问之于丁氏其一犬坐于前
D.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15.《穿井得一人》和《夔有一足》这两则寓言讲述的故事都跟传闻有关,阅读后都能带给我们思考。请你阅读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将材料后的表格填写完整。
【链接材料一】
夔①有一足
哀公②问于孔子曰:“吾闻蔓一足,信③乎?”曰:“蔡,人也,何故④一足?彼其无他异⑤,而独通于声。尧⑥曰:一而足矣。使为⑦乐正⑧。故君子曰:菱有一足,非一足也。”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夔(kuí):人名。相传为尧、舜时的乐官。②哀公:鲁国的国君。③信:的确,确实。④何故:什么缘故。⑤彼其无他异:这个人没有其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⑥尧:传说中的五帝之一。⑦为:担任,充当。⑧乐正:乐官名。
【链接材料二】
足:①专指脚;②足够,充足,满足;③值得,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①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日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②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③涓涓然冬温而夏寒。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监白野公④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冘鱼,色正黑,居石穴中。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⑤,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⑥。有二脊令⑦,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①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②奎上人:当时的僧人,刘基的朋友。③石罅(xià):石缝。④白野公:元末诗人、书法家泰不华的别号。泰不华是刘基的朋友。⑤鸲鹆(qú yù):八哥。⑥滑:鸟声流利。⑦脊令:水鸟名。
1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上曰金鸡之峰负势竞上
B.恒来游人恒过
C.至是悉出实是欲界之仙都
D.属岁旱时属引凄异
17.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18.参照《与朱元思书》整理单,结合《活水源记》具体内容,完成篇章整理任务。
19.有同学认为《活水源记》可以作为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外阅读篇目,你同意吗?请联系第三单元目录和导语,并结合选文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数量表达方式古今差别的能力。现代汉语数量表达方式为“数词十量词(十名词)”。A项,“八扇”是“数词+量词”的形式,符合题干要求。B项,“一楫”是“数词十名词”的形式,没有量词。C项,“窗八”是“名词十数词”的形式,没有量词。D项,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故选A。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项,奇妙/零数、余数。B项,是/雕刻。C项,一端/正。D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代指前面提到的内容。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C项,“交通”在句中为交错相通的意思,是古今异义的词,没有词类活用;诎,弯曲,无词类活用。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作为/做,雕刻。B项,用/因为。C项,竟然/于是,就。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通假字的能力。A项,“辩”同“辨”,辨别。B项,“辟”同“避”,躲避。D项,“乡”同“向”,先前、从前。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A项,“加”的古义为“益处”,今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能力。A项,应划分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B项,应划分为“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项,应划分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C项,亡,灭亡。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10.答案:B
解析:B项,四个“别”都是“分离”的意思。A项,从事/完成/依照/完成;C项,达到/达到/情趣/达到;D项,失去/离开/距离/除去。故选B。
11.答案:[丙];“涉猎”应译为“粗略地阅读”而非“广泛地阅读”,“往事”指历史。据此可知[甲]句翻译有误。联系选文可知,孙权建议吕蒙读书是为了让他了解历史,并不是要求他研究经学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据此可知甲]句理解有误。鲁肃很晚才知道的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个道理,而非“吕蒙有管理才干”这件事。据此可知[乙]句翻译错误。从吕蒙的这句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据此可知[乙]句理解有误。故选丙。
12.答案:(1)军中多务;(2)苦渴无日;(3)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
解析:[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有跟随他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一定要先读百遍”。跟随他学习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阴雨天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材料二: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力,但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我)学习非常勤奋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觉的灵敏性都已经褒减,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但常常荒废在善忘上。
13.答案:A
解析:A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传播/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C项,向/在;D项,消息/知道,听说。故选A。
14.答案: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
解析:
15.答案:①丁家家里挖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②夔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
③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第①空,根据《穿井得一人》中“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概括事情原貌。第②空,根据《夔有一足》中“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可知,夔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夔一而足矣”意思是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据此概括事情原貌。第③空,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对所听到的消息理解有误,以讹传讹闹出的笑话。这启示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
16.答案:B
解析:A项,上面/向上;B项,意思都是“常常”;C项,这时,此时/表判断,“是”;D项,适逢/连接。
17.答案: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解析:
18.答案:(1)隐士(或名士、高人);(2)澄澈(或清澈或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3)活;(4)作者对活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君子之德”的精神追求和泽及万物、为百姓谋福祉的济世情怀。
解析:
19.答案:同意。单元导语中提示本单元主要写自然山水,《活水源记》中有山有水,侧重表现水“活”的特点;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本单元要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怀,本文作者借“活水源”,寄寓造福百姓的济世情怀。文言文
传闻
事情原貌
启示
《穿井得一人》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①
③
《夔有一足》
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
②
《与朱元思书》整理单
山高而多 山之景物 山之色调 水之清 水之深 水之急
【主旨小结】作者通过写富春江山水的奇异,寄托了他热爱山水之情,以及不慕荣利、归隐林泉的志趣。
《活水源记》整理单
多竹、枫槠、松、竹鸡,多(1)_________
泉水冬温夏寒
泉水(2)_________
多鱼鸟草木
(3)_________水
【主旨小结】作者通过描写“活水源”,寄托了
(4)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阅读
三峡/郦道元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
唐诗五首
野望/王绩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第三单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一 字音——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部编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音无误一项是,chéng不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 名句名篇——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古诗文默写,句子默写,名句默写,诗文默写,原句填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三 词语——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粗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