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描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约、精确地描述自然现象。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画出平移、轴对称后的图形。《图形的运动--旋转》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这三个要素,借助方格纸,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感受图形变化的特征,感悟旋转的性质,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动手操作,动脑想象,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有机地融合,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的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尤其是几何、圆柱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下初步感受了旋转现象,在四上《角的度量》单元中,有对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定义,加深了对旋转的认识。同时又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这说明五年级学生已有了相关的知识基础和数学活动经验,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已有初步形成。这节课,立足“动手操作,动脑想象”的原则,引导学生从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旋转的自然现象,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可直观操作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实践促生成,增强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描述
教学目标
1从线、面、体三个层次研究和认识图形的旋转,感悟其特征和性质,学会用数学语言简约、精确地描述旋转运动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学
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旋转三要素,学会精确描述旋转运动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在方格纸上绘制简单图形旋转90度的图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明析旋转概念
1.视频故事引入
同学们,知道旋转王国吗?让我们一起跟着旋转王国的国王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吧。
2.明析旋转概念
a.欢迎来到旋转王国,我们国家每个成员都有旋转的本领,你们在哪里看到过我们的成员?
b.展示风车,旋转木马,走动的钟面等,同时介绍:像钟面上的指针,绕一个点转动的运动就叫旋转,(出示课题:图形的运动-旋转)
3.认识旋转方向
利用钟面上指针转动的方向来学习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手比划。
4. 了解旋转规则
a.展示:据可靠消息,现在有一些奸细混进我的王国,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线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我找出这些坏蛋吗?
展示:线索一:奸细一定在这8个人之中
线索二:8个人按要求将线段AB旋转90度
设计意图:
结合故事情境,通过对作品分析,了解旋转特征,利用学生身边的钟面等旋转现象,自然的知道旋转方向,明确了旋转的概念。这样展示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二)旋转线段 描述旋转过程
1、概括旋转共性
a.剩下这些旋转王国的作品都正确的把线段AB旋转90度了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b.展示:四个作品中,里面有一个是旋转王国的王子,请根据线索找出来。线索一:绕A点进行旋转的。线索二:顺时针旋转90度。
2.认识旋转要素
a .同桌讨论,几号作品是王子的作品?为什么 ?
b.确定正确的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后的图形,才是王子的作品。这三个条件,就是旋转的三要素。
c.正确定描述一下这几幅图旋转的过程。
强调线段AB绕什么点向什么方向旋转了90度?
d.如果改变哪一个条件,那1号就当选旋转国王子了?
3.动作操作 绘制旋转线段
a.如果在AB中间点上一点C,请画出以C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的图形。
b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再进行辨析,分析旋转要素。
4. 联系实例,描述旋转过程。
5.结合展示内容,让同学们说一说。
设计意图:
创设根据线索,帮助国王找王子这一任务情境,让学生明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这三个关键要素会决定旋转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几幅旋转图形和生活中旋转的现象,让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学会用简约、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旋转的过程,结合实践操作,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旋转图形 提升旋转认识
1.直接引入:旋转王国里不止线段这一种成员,还有更历害的成员(三角板),如果给你一个三角板,你能不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板绕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三角尺,摆一摆,再画一画,在作业纸上完成任务。
3.小组讨论:旋转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在绘制旋转图形,需要注意什么?
(先旋转关键边,这个位置确定了,也就确定了三角形的位置。--边动决定面动。)
4.知识应用:完成书本上练习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析。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经历独立操作,小组讨论、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过程,自然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结,利用线段上一点的旋转来突破图形旋转的教学难点,实现知识之间的自然联结。
(四)绕边旋转,形成旋转体系
1.学到这里,我们整理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2.旋转王国的国王介绍旋转高手:线段,长方形,三角形。
a.让学生想象:
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会是什么图形?
一张长方形纸绕一条边旋转一周是什么图形?
一个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旋转一周是什么图形?
b.六年级教材展示,利用三角旗和长方形,布置学生课后进行实际操作旋转,知道旋转还可以绕边进行,将学生思维由平面拓展到立体。
c.视频欣赏。
3.欣赏旋转作品
展示精彩的旋转图片和视频,思考:这些作品分别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设计意图:
生活中旋转图形的欣赏,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提升学习兴趣。实际操作长方形和三角形旋转的运动,让学生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旋转运动的过程,感受旋转运动的奇妙联系,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思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设计反思
第一.教学过程中设计“旋转王国的国王抓奸细,找王子,介绍旋转高手”等学习情境窜连整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帮助国王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知识,达到学习目标。
第二.从旋转本质出发,理解旋转要素和特征。教学中从线段旋转过度到图形旋转再上升到认识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这一脉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旋转现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整个结构化的知识视角下完成了图形运动的知识网络建构,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沟通建立路径。
第三.通过想一想,辩一辩,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比观察,明晰旋转三要素,图形操作,感悟旋转本质,提升拓展,延伸知识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预学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