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3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4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5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7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吸附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疏松多孔,化学性质,Cu+CO2↑,Fe+3CO2↑,C2CO,灯火试验,人工降雨,进行光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业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描述编写❶通过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❷能举例说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等物质性质的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❸能利用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❹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
    碳单质(5年4考)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   构成)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2.C60:由   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学等领域。 3.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   的结构,具有较强的   (物理性质),可用于吸附色素、异味等。 
    “碳”和“炭”的区别碳:是指碳元素,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表明碳元素、碳单质和含碳化合物时用“碳”,如碳元素、碳单质、二氧化碳等。“碳”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是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碳单质的   却完全相同。 
    C+O2 CO2
    2C+O2 2CO
     还原剂: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应用:在反应2Fe2O3+3C 4Fe+3CO2↑中,C作还原剂,Fe2O3作氧化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5年5考)  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   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可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
    CO2+H2O H2CO3
    CO2+Ca(OH)2 CaC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H2CO3 H2O+CO2↑
     (3)用途①绿色植物   的原料(作气体肥料);②作灭火剂;③干冰用作制冷剂,可用于   ;④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4)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较低的   的排放,即一种节能、无污染的生活方式。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2.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2)化学性质: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补充】1.写出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2.CO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OCO2 。3.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CO2(CO):通过足量灼热的   。 CO(CO2):通过足量   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或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 
    重难点一、CO、CO2、H2O、H2的检验和除杂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CO和CO2: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鉴别CO和H2: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C.除去CO2中混有的CO:在氧气中点燃D.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H2O和CO2,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可利用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来鉴别CO2;CO和H2燃烧都发出淡蓝色火焰;CO2中混有CO,二氧化碳多,一氧化碳少,无法点燃;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但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所以最终得到的气体依旧有水。
    已知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气体的成分,现将气体依次通过如下装置:
    【实验现象与结论】(1)装置A可证明气体中存在H2O,现象是   。 (2)能证明气体中存在CO2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O2+Ca(OH)2 CaCO3↓+H2O
    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气体中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装置G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   。 
    【实验反思】(4)装置C的作用是   。 【解析】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气体中存在H2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证明气体中存在CO2的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装置E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气体中可能含有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装置G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装置F中发生的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即可得出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1.鉴别
    注意:若要检验出混合气体中CO2和H2O,则先检验H2O,再检验CO2,否则无法判断是原混合气体中的H2O,还是澄清石灰水中的H2O。 
    重难点二、多功能瓶的使用在医院、实验室经常使用的多功能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瓶内盛放半瓶水,病人吸氧时,a管连接氧气钢瓶B.瓶内盛有适量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时,a是进气管C.瓶内充满空气时,如果收集二氧化碳,b是进气管D.瓶内盛满水时,如果收集氧气,b是进气管
      A.瓶内盛放半瓶水,病人吸氧时,a管连接氧气钢瓶,可以观测输入氧气的速率,且可以润湿氧气,正确;B.瓶内盛有适量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时,a是进气管,可以充分接触,正确;C.瓶内充满空气时,如果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a是进气管,错误;D.瓶内盛满水时,如果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b是进气管,正确。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选填“a”或“b”)端进入;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到  (选填“a”或“b”)端;若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试剂瓶中装入的药品是    ,且混合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进入。 
    【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长进短出;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到b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要用氢氧化钠溶液,且混合气体要长进短出。

    相关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二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第二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多孔隔板上,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装置的气密性,挥发性,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集气瓶口,浓硫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团棉花,均匀连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分液漏斗,密度比空气大,HCl,温室效应,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H2O,插入液面以下,温室效应,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分液漏斗,密度比空气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