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的电子排布式:
B.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2.下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硫-氮化合物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该物质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该物质熔融状态时不能导电
3.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②; ③。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③>②>①B.电负性:③>②>①
C.金属性: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4.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表示,单位为)。
下列关于元素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的最高正价为+3
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5.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是720g/ml
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C.每个晶胞含有60个分子
D.每个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分子有12个
6.根据晶体中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7.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A.沸点:B.熔点:NaCl>干冰>
C.微粒半径:D.键角:
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区中,族序数最大、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它+3价离子比+2价离子稳定
B.最外层电子数为的原子,其价电子数也为2
C.第一电离能越大,元素的电负性也越大
D.“电子云”中的小黑点是电子在核外某空间内出现过的痕迹
9.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化
B.和水晶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的气化和加热分解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存在,水分子的稳定性好,高温下也很难分解
B.和的分子构型相同,键角都为109°28′
C.1ml分子中有3mlσ键和2mlπ键
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11.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下列各组表述中,两种微粒对应的元素不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M层全充满而N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和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元素的原子
B.价电子排布式为原子和原子序数为19的原子
C.2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原子
D.3p能级有两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M层电子数为3的原子
13.关于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氯化钠溶于水时晶体中的离子键被破坏
C.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14.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晶体熔点由低到高: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15.氮化钠()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产生。下列对氮化钠晶体描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
B.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半径不相等
C.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的晶体类型相同
16.美国科学家合成了含有的盐类,含有该离子的盐是高能爆炸物质,该离子的结构呈“V”形,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B.该离子中有非极性键和配位键
C.该离子中含有4个π键
D.该离子有6个σ键
17.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6g冰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B.NaCl晶体中每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4个
C.分子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D.HCN分子中含有2个σ键,2个π键
18.凡原子数、总电子数均相等,并且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物理性质也相似,如和。现有一种新型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平面结构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坚硬耐磨材料,可作钻具
B.若层状结构中有n个B原子,则有n个六元环
C.已知在水蒸气作用下能微弱水解,则水解产物为和
D.晶体中氮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9.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铋元素的质量数是209.0
B.铋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
C.铋原子6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铋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20.卤化钠(NaX)和四卤化钛()的熔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的熔点反常升高是由于其键能较大
B.NaX均为离子晶体
C.随X半径的增大,NaX的晶格能减小,熔点逐渐降低
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点逐渐升高
21.用高压釜施加高温高压并加入金属镍等催化剂,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石墨转化为物质B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的层状结构比物质B的结构更稳定
B.在该条件下,石墨转化为物质B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B的硬度比石墨的大,属于共价晶体
D.石墨和物质B中的C均采取杂化,键角均为120°
22.铁与镁组成的储氢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铁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的位置,镁原子位于将晶胞平分为8个立方单位的体心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原子的配位数为4
B.a位置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25,0.75,0.75)
C.Fe原子与镁原子间最短距离为bnm
D.晶体储氢时,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若储氢后化学式为,则储氢率为100%
二、填空题
23.已知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A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无中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中含有两种不同自旋方向的电子,且电子数之比为3:1;E为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含有Y元素的某种钙盐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Z元素正三价阳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用于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F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区。基态原子与F元素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还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Z与F的第二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D和E可形成一种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比较B、C、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4)分子可与离子结合成离子,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微粒的空间构型b.C原子的杂化类型
c.A-C-A的键角d.微粒的电子数
(5)某F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点代表F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该晶体中F原子和Y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cm(只写计算式)(F原子位于体对角线上)。
(6)E的一种晶体如图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截面图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C.D.
24.氟是卤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氟的化合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原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其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
(2)和均为离子晶体,其熔沸点如下表:
、、的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熔沸点比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氟虫腈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其结构简式如图甲:
氟虫腈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晶体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π键c.非极性键d.氢键e.极性键
(4)全氟辛酸(如图乙)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全氟辛酸结构中,与每个碳原子(除羧基碳外)相连的F、C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图中交叉点均为碳原子)。
(5)具有萤石结构晶胞如图丙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5.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硫化镉()薄膜电池等。镉Cd周期表位于第五周期与Zn同族,则Cd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___A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
(2)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富勒烯()的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个。
(3)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气体,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沸点比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
(4)钛铁合金具有吸氢特性,工业在制造以氢为能源的热泵和蓄电池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Ti(六方最密堆积)原子空间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基态Ti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在基态中,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能层为___________。
(5)已知键能为,键能为,键能为,则可计算出硅与足量氧气反应时将放出___________kJ的热量。
26.氮、砷、铜、钒、钛等元素在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请回答问题:
(1)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在B和N之间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雌黄的分子式为,其分子结构为,其中A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
(3)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________摄取铜元素的原子光谱;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
(4)钒()是我国丰产元素,被称之为“工业的味精”,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
①写出钒原子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
②常用作转化为的催化剂。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S-O键长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160pm,较短的键为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σ键。
(5)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其熔点为250K,沸点为409K。的熔点低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是金红石的主要成分,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Ti和O原子半径分别为和(单位:pm),晶胞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单位:cm),则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空间利用率指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整个晶体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百分比)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A.共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A正确;
B.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子数为8,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8,则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B正确;
C.硫原子质子数为16,原子结构示意图: ,C正确;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A.由分子结构可知氨原子形成2根共价键,所以N原子最外层都达到7个电子,故A错误;
B.由图知,分子中含4个N原子、4个S原子,只含存在共价键,为分子晶体,分子式为,故B正确;
C.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W-S)又有非极性键(S-S),故C正确;
D.熔融状态时硫-氨化合物中只含分子,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
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为S元素,②为P元素,③为F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Cl>P>S;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故F>Cl,故第一电离能F>P>S,即③>②>①,故A符合题意;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P>S>F,即②>①>③,故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故电负性③>①>②,故C不符合题意;
D.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P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F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①>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
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都较小,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2价,即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第ⅡA族元素,
A.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故A错误;
B.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故B正确;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故C错误;
D.R元素可能是Mg或Be,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A.C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20,故A错误;
B.与为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顶点和面心,每个晶胞含有分子个数为,故C错误;
D.顶点的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分子位于面心,其个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A.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A原子个数为1,B原子个数为,所以A和B的原子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AB,故A错误;
B.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C原子个数为1,D原子个数,所以C和D的原子个数比为2:1,化学式为,故B正确;
C.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E原子个数为,F原子个数为,所以E和F的原子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EF,故正确;
D.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X原子个数为1,Y原子个数为,Z原子个数为,所以X、Y、Z的原子个数比为1:3:1,化学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A.氨分子间能形成分子间氢提,而磷化氢和砷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氯键,所以氨分子的沸点高于磷化氢和砷化氢,故A错误;
B.常温下,二氧化碳为气体,碘为固体,所以干冰的馆点小于碘,故B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故C错误;
D.三氟化硼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所以键角的大小顺序为,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
A.d区中,族序数最大、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为铁元素,铁元素+3价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而亚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所以+3价离子比+2价离子稳定,故A正确;
B.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数为,但价电子数为8,故B错误;
C.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但氧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氮元素,故C错误;
D.“电子云”中的小黑点不是电子在核外某空间内出现过的痕迹,是电子出现机会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A
解析:
A项变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
和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
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和离子键,C项错误;
澳的汽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10.答案:C
解析:
A.水分子的稳定性好,高温下也很难分解是与水分子中的共价键的强度有关,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无关,A错误:
B.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P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如图所示,,键角为60°;的空间构型也是正四面体,如图所示,,C位于四面体的中心,键角是,B错误;
C.乙炔的结构简式为,碳碳三键中只有1根键是σ键,其他的2根键为π键;C-H键为σ键,因此1ml中,含有3mlσ键和2mlπ键,C正确;
D.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不存在σ键,也不存在π键,D错误;
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
A.的熔点高于,是由属于共价晶体,原子之间以强烈的共价健结合,断裂消耗很高能量,而属于分子品体,分子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的多,断消耗能量比较少,因此的熔点比的低,A错误;
B.元素的非全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是,不是,因此不能相据酸性:,就得出结论元素的非全属性:S>C,B错误;
C.HF的满点比HCl的高是由于在HCl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HF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这与分子内的化学键的健能大小无关,C错误;
D.在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Si-O共价键,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未排列成紧密堆积结构的原因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2.答案:C
解析:
M层全充满而N层只排有1个电子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是铜原子,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的是29号元素铜,A项不符合题意;
价电子排布式为的原子是K,原子序数为19的原子是K,B项不符合题意;
2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是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原子是氧原子,C项符合题意;
3p能级有两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是铝原子,M层电子数为3的原子是铝原子,D项不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
A.晶体中如果含有阳离子,可能不含阴离子,如: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电离为氯离子和钠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故B正确;
C.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分子内原子间共价键的键能大小,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C错误;
D.离子晶体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金属晶体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熔点越高,则熔点由高到低为Al>Mg>Na,A项错误;
原子品体中,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硬度越大,键长C一C品体硅,B项正确: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则晶体熔点:,C项正确;
所带电荷数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则晶格能:,D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
A.与的核外均有10个电子,所以两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故A正确;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与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钠的核电荷数大所以的半径小于的半径,故B正确;
C.氮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aCl中只有离子键,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氮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二者中均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离子晶体,故D正确;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
A.一个氮原子含有7个质子,7个电子,则一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故A正确;
B.中氮氮三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中心的氮原子有空轨道,两边的两个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B正确;
C.1个氮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所以该离子中含有4个π键,故C正确;
D.配位键属于σ键,中共4个σ键,故D错误;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
A.1 ml中含有2mlO-H键,36g水的物质的量为2ml,则36g水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4ml,其数目为,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每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6个,错误,B符合题意;
C.分子中只有S-S键,成键原子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则此共价键为非极性键,错误,C不符合题意;
D.HCN的结构式为H-C=N,碳氮三键中有1根σ键,2根π键,C-H键为σ键,因此HCN分子中含有2个σ键,2个π键;正确,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8.答案:A
解析:
A. 晶体为层状结构,性质类似石墨,所以不可能是一种坚硬耐磨材料,A错误;
B.一个环中含有的B原子为,所以若层状结构中有n个B原子,则有n个六元环,B正确;
C. 中,N为-3价,B为+3价,所以在水蒸气作用下能微弱水解,则水解产物为和,C正确;
D. 晶体中,氮原子形成了3个σ键,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
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A错误;
铋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6p轨道的3个电子排布在3个不同的原子轨道,故有3个未成对电子,B正确,C错误;
铋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6s轨道和6p轨道上电子的能量不同,D错误。
20.答案:A
解析:
F的电负性较强,与形成离子键,而Cl、Br、I与形成共价键,则的熔点反常升高是因为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A错误。
21.答案:D
解析:
A.由题给结构可知,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时,石墨转化得到的物质B为金刚石。键长金刚石>石墨,则键能金刚石N>C,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4)A为H,C为N元素,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约为107°,离子为正四面体,键角为,N原子的杂化类型都是,都是10电子微粒,则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微粒的空间构型和A-C-A的键角,故答案为ac;
(5)①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Cu的个数为4,Cl的个数为,故化学式为CuCl;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Cu与Cl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设晶胞边长为acm,晶体密度,a=,Cu与Cl最短距离为;
(6)Na属于体心立方堆积,按甲中虚线方向(面对角线)切割,甲中得到长方形结构,晶胞体心的Na原子处于长方形的中心,每个长方形顶点都被Na原子占据,若按该虚线切乙,则切得的图形中含有甲切割得到的4个长方形结构,则图形A符合。
24.答案:(1)①
②哑铃形
(2)①
②的半径比的半径小,正电荷数比多,的晶格能比NaF大;
(3)①
②a
(4)四面体形
(5)
解析:
(1)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其最高能级为2p能级,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形;
(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减小,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F与均为离子晶体,的半径比的半径小,带2个单位正电荷数比多,的晶格能比NaF大,故的熔点比NaF高;
(3)氟虫晴中形成三键的碳原子为sp即杂化,苯环上的碳原子和形成双键的碳原子为sp杂化,形成单键的碳原子为杂化;氟虫睛晶体为分子晶体,苯环中存在大π键,C、C和N、N形成非极性键,C与H、F、Cl、N形成极性键,N与H、C形成极性键,S与O形成极性键,氨基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不存在离子键,选a;
(4)除羧基碳外,全氟辛酸中均为饱和碳原子,为杂化,立体构型为四面体形: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每个晶胞中有8个,有,晶胞中含有4个,晶胞质量为,由晶胞参数为anm可得,,解得。
25.答案:(1)①
②小于
③四面体
(2)①
②
(3)①低
②二者都是分子晶体,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分子间作用力,沸点更高
(4)①74%
②22
③M
(5)990.7
解析:
26.答案:(1)Be、C、O
(2)
(3)①光谱仪
②15
(4)①
②V形
③a
④12
(5)是离子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6)或
解析:
(1)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的趋势,B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2p能级上的电子,Be的2s能级全充满比较稳定,因此B第一电离能小于Be的电离能。N的价层电子排布为,处于半充满的状态,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即比C、O的第一电离能高,因此在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在B和N之间元素有Be、C、O。答案为Be、C、O。
(2)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根共价键;S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2根共价键,因此结构示意图中的黑色圆圈代表As原子,其形成了3根共价键,属还有1对孤电子对,因此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数杂化。
答案为杂化。
(3)在实验室中一般用光谱仪来摄取各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光谱仪来摄取铜元素的原子光谱。Cu为29号元素,其轨道表示式为。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具有相同的空间运动状态,基态Cu原子中的29个电子填充在了15个原子轨道中,因此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答案为光谱仪;15。
(4)①V为23号元素,基态V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因此钒原子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其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含有1对孤电子对,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由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判断,该结构中S原子形成4个键,该结构中S一O键长分两类,一类如图中a所示,含有双键的成分键能较大,键长较短,另一类如图中6所示,为单键,键能较小,键长较长;由题给结构分析该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答案为;a;12。
(5)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其熔点为250K,沸点为409K,可知属于分子晶体,而属于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离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而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因此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的熔点低于。
答案为是离子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6)在晶胞中,一共有9个黑球,有8个位于顶点,被8个晶胞所共有;有1个位于晶胞内部,被1个所共有;则属于该晶胞的黑球有个;此晶 胞中,一共有6个白球,有4个位于面上,被2个所共有;有2个位于晶胞内部,被1个晶胞所共有则属于该晶胞的白球有个。根据化学式,可知白球表示的是O原子,而黑球表示的是Ti原子。晶胞中原子总体积为,晶胞的体积为,则空间利用率为。答案为或。
……
740
1500
7700
10500
……
A
B
C EF
D
选项
客观事实
理论解释
A
的熔点高于
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B
酸性:
非金属性:S>C
C
HF的沸点比HCl的高
H-F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
D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原子未排列成紧密堆积结构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冰
NaCl
HCN
结构模型示意图
备注
—
易溶于
—
熔点
沸点
993℃
1695℃
1261℃
2260℃(分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