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 主题1 水平衡课件PPT
展开(1)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2)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出,则水量减少。
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消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的蓄水变化量=收入-支出。
水平衡原理常用于解释湖泊面积大小的变化、湖水盐度的变化、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等。如“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
即:水的收入是①②,水的支出是③④,①+②<③+④,收入<支出,死海面积缩小。
1.(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较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3分)
答案 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
答案 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分)
答案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 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2.(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右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答案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答案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答案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023·浙江七彩阳光联盟联考)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水平衡原理。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著,而7、8月该流域蓄水变化量接近0,下表是该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以降水量为100%)。完成1~2题。
1.松花江流域7、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的原因有①台风影响的不稳定 ②夏季风不稳定③副高位置不稳定 ④流域内蒸发旺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松花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副高的位置不稳定,从而使得夏季风不稳定,所以7、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②③正确。当地纬度较高,很少受台风影响,①错。流域内纬度较高,蒸发并不旺盛,且流域蒸发并不会导致流域内降水的年际变率大,④错。故选B。
2.根据水平衡原理,表中X数值为A.16.6% B.27.7%C.41.7% D.83.4%
根据材料可知,7、8月该流域蓄水变化量接近于0,表明7、8月该流域水量收入与支出几乎相等。该流域7、8月水量收入主要为降水,支出主要为径流量、蒸发(腾)量。由此可知,X为100%-58.3%,即为41.7%(或用外部水汽输入减去水汽输出),故选C。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据此完成3~4题。3.天山山区春季水储量为A.① B.② C.③ D.④
天山山区冬春季降水(以降雪为主)较多,且气温低而消融少,整个冬半年固态水资源一直处于积累过程,到春季达到最大值,因此大多数年份春季水储量表现
为正距平,则图示②为春季,故B正确。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态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季节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季节。据此完成3~4题。4.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A.呈波动减少趋势 B.呈波动增加趋势C.波动但相对稳定 D.变化趋势不明显
图中四条曲线总体变化为由2005年之前的正距平,变为2013年之后的负距平,故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
5.(2023·福建福州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整体形变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右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某沟谷及周边区域,甲地的基岩上常覆有深厚的碎屑物质堆积体。在气候变暖湿的背景下,2018年甲地曾出现了大规模滑坡现象,并产生碎屑流。碎屑流远距离流动后,阻断乙河道,形成堰塞体(类似大坝的挡水体),并在堰塞体的上游出现一个堰塞湖。
(1)结合地形特征,简述甲地碎屑物质堆积体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 甲地位于沟谷(盆地),四周山地海拔高,坡度大,风化作用强,大量碎石崩落;在冰川、流水作用下,碎屑物质向低处搬运;甲地地势平缓,搬运作用减弱,碎屑物质大量堆积。
(2)分析气候变化对2018年甲地滑坡及碎屑流形成的影响。(6分)
答案 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气降水增多,甲地的碎屑物质堆积体持续吸水、增重;堆积体沿基岩表面整体滑动,出现滑坡现象;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向低处流动,形成碎屑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灾害 主题1 洪涝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灾害 主题1 洪涝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洪涝的成因,洪涝的治理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主题1 全球构造地貌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主题1 全球构造地貌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构造地貌,全球构造地貌,形成的构造地貌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考点1水循环与水平衡(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考点1水循环与水平衡(附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