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三课时精练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古诗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孩子们已经有六年多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具备了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体会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词的作者。学习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理解诗句大意,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引入课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同学们,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让我们与宋朝词人辛弃疾一同欣赏夏夜美景吧!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县(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作《清平乐·村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三)、初读感知1、品读古诗,多读几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鹊 蝉题解:【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黄沙岭】 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横斜的树枝。【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见】同“现”。 【社林】社庙丛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横斜的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 的喜鹊。半夜里,清凉的晚风徐徐吹来,树上的知了在此起彼伏 不停地鸣叫,更衬托了夜晚的宁静。 第一句写“明月、惊鹊”。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第二句写“清风、呜蝉"。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的清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意:田野里,稻花的芳香随晚风一阵阵传来,人们谈论 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青蛙的鸣w 声,它们好像也在述说着丰收年。第三句写“稻花”。诗人的目光由近及远,先写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心头的幸福之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夏季。从“鸣蝉、稻花香、蛙声”这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月朗星稀,只看见七八颗星星在高远深蓝的天空中不停地闪烁。走到山前,天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阕第一句写“星星”。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与上阕的“明月”相呼应。第二句写“小雨”。在这里,“雨”是轻微的阵雨,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依稀记得,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仿佛就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穿过一座溪流小桥,茅店小屋就突然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下阕第三句写“茅房”。诗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丛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第四句写“溪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诗人骤然间看出了临近旧屋的开心,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抬然自得的入迷程度。古诗大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渐沥沥的小雨,词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五)、知识拓展 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 看 明月、惊鹊 听 清风、鸣蝉、蛙声 热爱大自然 闻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想 说丰年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诗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并且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拓展诗词,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写画面,想象人物的心情、感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意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积极有效地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
九、课后作业。(一)、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季节是 ,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些声音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 。(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三)、夏季 鸣蝉、稻花香、蛙声 充满生机(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古诗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诗意:这首诗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稻花飘香,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稀疏的星星刚刚还挂在天边。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山路一转,出现了熟悉的小桥和溪水,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二、字词解释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旧时:往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三、诗人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起义抗金。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虽曾两度被启用,但一直未被重用。68岁病逝,一生力主抗战北伐,提出许多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存词六百余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0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草原第一课时测试题</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三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30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表里的生物第三课时课后复习题</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一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26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匆匆第一课时同步训练题</a>,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