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提能训练
展开一、单选题
1.(2024·河北石家庄调研)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CD段时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中
C.图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
D.图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中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对应图甲BC段
解析:图甲中经过AB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加倍,说明DNA分子进行了复制,A正确;图甲中CD段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2变为1,这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的结果,B错误;图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C正确;图乙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的前一时期即中期应该是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对应图甲BC段(某一部分),D正确。
2.(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哪种变化不会出现在高等植物细胞中( B )
A.在分裂末期赤道板处逐渐形成细胞板
B.前期中心体复制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并移向两极
D.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逐渐形成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A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所以不会在分裂前期有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符合题意;在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并移向两极,C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有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4·福建泉州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如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图中A为细胞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E内是成熟的蛋白质
B.C、D均有单层膜结构,但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C.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连续性
D.除图中所示外,生物膜系统还包括核膜及其他细胞器膜
解析:题图为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因此囊泡E中应是多糖(纤维素、果胶),A错误;C为高尔基体,D为内质网,二者均为单层膜结构,因二者功能不同,故其膜上蛋白的种类和数目有差异,B正确;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能够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连续性,C正确;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等构成,D正确。故选A。
4.(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为2∶1∶2
C.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精确均分与DNA的复制有关,与两组中心粒之间形成的纺锤体无关
D.通过高倍镜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形态,可以判断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时期
解析: 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与亲代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而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A正确;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为2∶1∶2,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染色单体,B正确;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精确均分与着丝粒的牵引有关,与两组中心粒之间形成的纺锤体有关,C错误;通过高倍镜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形态,可以判断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时期,因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不同,D正确。故选C。
5.(2024·河南省淮阳中学期末)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可以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2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4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甲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B.秋水仙素作用乙类细胞,一定能让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甲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D.甲类细胞和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甲类细胞包括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其中G1期细胞中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需要DNA的解旋,A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而乙类细胞为S期的细胞,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乙类细胞,不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使细胞核中DNA含量不能加倍,因此会导致甲类细胞的比例增加,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
6.(2023·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联考)科学研究发现,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由两类关键蛋白参与,即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能调控细胞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CDK的活性受到cyclins的调节。被激活的CDK可将靶蛋白磷酸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若CDK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细胞周期将会延长。实验测得体外培养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为G1期(10 h)、S期(DNA复制,7 h)、G2期(3.5 h),分裂期(M期,1.5 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G1期主要进行相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B.CDK使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改变了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C.动物神经细胞中cyclins基因的表达量减少
D.用含有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0 h后,所有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解析: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其中G1期主要进行相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CDK使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可能会改变靶蛋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改变后,其功能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如CDK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细胞周期将会延长,B正确;动物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增殖,cyclins基因的表达量减少,C正确;用含有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至少15 h(G2期3.5 h+M期1.5 h+下一个细胞周期的G1期10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D错误。故选D。
7.(2024·河北保定高三统考期末)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多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G1、S、G2、M期分别为DNA合成前期、DNA复制期、DNA合成后期、细胞分裂期)时相中,DNA合成阻断法可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TdR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将过量的TdR加入连续增殖的细胞培养液中,处于S期的细胞立即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将TdR洗脱后更换培养液,阻断于S期的细胞开始沿细胞周期正常运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将过量的TdR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G1+G2+M)时长后,细胞处于乙状态
B.为了实现培养液中所有细胞的同步化,需要3次加入TdR
C.第一次更换培养液后,S<培养时长<(G1+M+G2)时,细胞处于甲状态
D.要实现丙图状态,需要在第一次洗脱后培养时长大于S且<(G1+M+G2)时加入TdR
解析:第一次将过量的TdR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G1+G2+M)时长后,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处于G1、M、G2期的细胞沿细胞正常分裂,细胞处于G1和S交界,因此所有细胞处于G1、S交界和S期,如图示甲图,A错误;为了实现培养液中所有细胞的同步化,需要两次加入TdR,第一次将过量的TdR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G1+G2+M)时长后,所有细胞处于G1、S交界和S期,然后洗脱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时长大于S小于(G1+M+G2),然后第二次加入TdR,所有细胞被阻断在刚进入S期,B错误;第一次更换新鲜培养液后,阻断于S期的细胞,开始复制DNA并沿细胞周期运转,历时大于S小于(G1+M+G2)时,细胞所处状态如图乙,C错误;若要实现丙图的状态,需在第一次洗脱TdR后大于S且未达(G1+M+G2)时长前第二次加入过量TdR,这样能防止最先出S期的细胞再次进入S期,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8.(2023·江苏一模)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M表示分裂期,间期包括G1、S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图乙表示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G1→S→G2→M。
(2)在M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前、中期。末期不能在细胞中部看到细胞板,从形成两个子细胞的原因上分析是因为动物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部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形成细胞板。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2期和M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如果将一个小鼠体细胞中的核DNA全部用32P标记,放在不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个数可能有2、3、4个。
解析:(1)G1代表DNA合成前期,S表示DNA合成期,G2表示DNA合成后期,M表示分裂期,因此可用G1→S→G2→M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在M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此时染色体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末期不能在细胞中部看到细胞板,从形成两个子细胞的原因上分析是因为小鼠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部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形成细胞板。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右侧峰值DNA含量为4c,已经完成复制,细胞数量少,因此,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2期和M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要想使细胞都停留在S期,应该是最先离开S期的细胞再次进入S期,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2.2+1.8+3.4=7.4(h),即7.4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如果将一个小鼠体细胞中的核DNA全部用32P标记,放在不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分裂两次,也就是有丝分裂两次,DNA会复制两次,DNA第一次复制完成后,所有的染色体均被标记,DNA第二次复制后,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最多有四个细胞具有放射性,最少有两个细胞具有放射性,也可能有三个细胞具有放射性,因此,含有放射性的细胞个数可能有2、3、4个。
B组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唐山高三统考期末)关于染色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染色质易被甲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真核细胞中的染色质均会周期性向染色体发生转变
C.染色质中的DNA序列通常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
D.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可能会影响染色质的螺旋化程度
解析:染色质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真核细胞中的染色质才会周期性向染色体发生转变,B错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染色质中的DNA序列会缩短,C正确;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可能会影响染色质的螺旋化程度,抑制染色质转化为染色体,D正确。故选B。
2.(2023·广东揭阳高三统考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的浸提液处理蚕豆根尖48 h后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在处理组根尖分生组织的分裂期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据此推测浸提液最可能抑制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B )
A.DNA的复制 B.纺锤体的形成
C.细胞板的形成 D.核膜的重新形成
解析:若DNA复制受抑制,则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会变多,题目的信息没有体现这点,A错误;南美蟛蜞菊的浸提液使得根尖分生组织分裂期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变少,说明大多数细胞被阻断在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有可能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若细胞板或核膜的重新形成受抑制,则细胞停留在后期和末期的数目应该较多,C、D错误。故选B。
3.(2024·河北唐山一中校考期中)动粒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两侧的多蛋白结构(如图所示),负责将着丝粒与纺锤丝连结在一起。近期研究发现,纤维冠(crna)主要是由围绕在动粒外层的促使染色体分离的马达蛋白组成,与纺锤丝微管连接,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正常情况下,图中所示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
B.若动粒外层的纤维冠缺失,可导致核DNA无法平均分配
C.纺锤丝变短导致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
D.有丝分裂后期,秋水仙素能作用于动粒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图中所示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等位基因,A错误;由题分析可知,纤维冠主要是由围绕在动粒外层的促使染色体分离的马达蛋白组成,与纺锤丝微管连接,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若动粒外层的纤维冠缺失,则导致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受影响,可能导致核DNA无法平均分配,B正确;动粒负责将着丝粒与纺锤丝连结在一起,纺锤丝变短不会导致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前期,D错误。故选B。
4.(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分裂间期可分为G1、S、G2期,其中S期进行DNA复制,G1和G2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G1、G2期均有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该细胞后,不影响S期DNA复制过程
C.M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为1∶2
D.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细胞分裂时,其M期时间可能不同
解析: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可分为G1、S、G2期,其中S期进行DNA复制,G1和G2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合成,G1期和G2期细胞不合成DNA,因此DNA聚合酶不参与G1期和G2期的物质合成,而是参与S期的物质合成,A错误;G1期会形成S期需要的相关酶类,所以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影响S期DNA复制过程,B错误;M期细胞中的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为1∶2,后期和末期的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为1∶1,C错误;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细胞分裂时,其M期时间可能不同,如人的肝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时间不同,D正确。故选D。
5.(2024·陕西统考模拟预测)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如图1;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分裂间期合成相关蛋白质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中的M期
C.图2中的乙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S期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图2中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合成相关蛋白质需要核糖体的参与,A正确;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甲中的M期,B正确;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均为S期细胞,C正确;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G1期和末期的细胞,S期进行DNA的复制,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图2中甲组细胞数(G1期)增多,D错误。故选D。
6.(2023·山东聊城高三校联考期末)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分裂间期又可分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CDK:激酶是细胞周期运转中的一种关键酶,周期蛋白B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并与CDK1激酶结合,使其活性达到最大,两者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CDK1激酶的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
B.CDK1激酶是调控G2/M期转化的关键酶
C.CDK1激酶与周期蛋白B的含量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D.CDK1激酶可能促进染色质凝缩
解析: 由图可知,当周期蛋白B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CDK1激酶的活性开始逐渐增加,所以CDK1激酶的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A正确;CDK1激酶活性在G2/M交界处最大,可见CDK激酶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B正确;由图可知,CDK1激酶的活性与周期蛋白B的含量是周期性变化的,但是CDK1激酶的含量是否呈周期性变化不确定,C错误;CDK1激酶可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推测其可能与促进染色质凝缩有关,D正确。故选C。
7.(2023·北京海淀一模)高等生物的细胞周期依次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分裂期(M期)。利用人工诱导可以使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个阶段,称为人工诱导同步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是一种常用的诱导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从而使细胞被抑制在S期。去除TdR后所有细胞会继续进行细胞周期的运转。培养某种哺乳动物的肝脏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完成同步化。已知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 h,6 h,5 h、1 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1/4
B.第1次加入TdR处理14 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
C.第2次加入TdR处理14 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
D.第1次加入TdR后如果持续培养,不洗脱掉TdR,则一段时间可能所有细胞都处于G1期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5/(8+6+5+1)=5/20=1/4,A正确;据题可知,TdR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第1次加入TdR处理14 h,则距离最远的M期经过14 h(5+1+8)也会进入到G1/S交界处或S期,B正确;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则应保证M、G2和G1期的细胞都进入该时期,故至少需要的时间是5+1+8=14 h,C正确;第1次加入TdR后如果持续培养,由于TdR会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即抑制S期细胞,故若不洗脱掉TdR,第一次处理后停留在G1/S交界以及S期的细胞将无法继续分裂,不能都处于G1期,D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8.(2024·山东潍坊模拟)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妺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的时期为_中期__,判断依据是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2)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D。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3)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使得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开,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分散的染色单体随意移动会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从而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
(4)据图中信息,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变化是_间期时APC含量低,到了中期APC含量上升__,该含量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APC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水解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作准备。
解析:(1)(b)中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中期。
(2)分离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黏连蛋白的水解,A错误;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不同的蛋白质,B错误;保全素和黏连蛋白均可与分离酶结合,故两者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且两者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C、D正确。
(3)如果分裂间期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可能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开,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
(4)据图中信息可知,间期(a)时,APC含量很低,(b)时期APC含量升高;APC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水解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作准备。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酶和ATP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酶和ATP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提能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1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讲蛋白质和核酸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1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讲蛋白质和核酸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