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第1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第2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古诗词】一、《黄鹤楼》*崔颢1.直接默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理解默写。(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  (2)崔颢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  (3)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二、《使至塞上》*王维1.直接默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理解默写。(1)由名句“ ,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  (2)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 。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直接默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默写。(1)《钱塘湖春行》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  。  (2)抓住早春特点,分别从仰视和俯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 , 。  (3)(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1.直接默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 2.理解默写。(1)《饮酒》(其五)一诗中“ ?  ”两句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2)《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  。  (3)《饮酒》(其五)中巧用象征,表现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归宿的句子是:  ,  。  五、《春望》*杜甫1.直接默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2.理解默写。(1)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诗是: , 。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3)《春望》中“ , ”写春望中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六、《雁门太守行》*李贺1.直接默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 2.理解默写。(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  (2)《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3)《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  七、《赤壁》*杜牧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1)《赤壁》借古物起兴感慨的诗句是: , 。  (2)运用议论手法在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 。  八、《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直接默写。天接云涛连晓雾,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  ,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 2.理解默写。(1)词中运用《庄子》中典故,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 , ! (2)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  。  九、《浣溪沙》*晏殊1.直接默写。 , 。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 2.理解默写。(1)词中蕴含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的词句是: , 。  (2)全词的警句,不仅景中寓情,还寓情入理,达到了情景相融、情理兼美的极致,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的词句是: , 。  【文言文】一、《三峡》*郦道元1.直接默写。(1)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 (2)或王命急宣,有时 , ,其间千二百里, , 。 (3)春冬之时,则 , 。 (4)绝多生怪柏, , , ,良多趣味。 (5)每至 , ,常有高猿长啸, , , 。 (6)故渔者歌曰:“ , 。” 2.理解默写。(1)《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 。  (2)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 , 。  (3)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 。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新增)1.直接默写。(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 (2) , ; , 。实是欲界之仙都。 2.理解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  (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 。 , 。  (3)《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 , 。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未考)1.直接默写。(1) , ,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2.理解默写。(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2)《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  四、《富贵不能淫》(《孟子》)1.直接默写。(1)居天下之广居, , 。 (2)得志, ;不得志, 。 (3) , ,  。此之谓大丈夫。 2.理解默写。(1)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 。  (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 。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直接默写。(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 ; , , 。 (3) , ,国恒亡。 2.理解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的中心句): , 。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 , , ,  ”,只有这样,才能“ ,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  ; , , ; , , ”。  附:参考答案【古诗词】一、《黄鹤楼》*崔颢1.直接默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理解默写。(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2)崔颢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3)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二、《使至塞上》*王维1.直接默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理解默写。(1)由名句“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  (2)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直接默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默写。(1)《钱塘湖春行》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2)抓住早春特点,分别从仰视和俯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3)(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1.直接默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2.理解默写。(1)《饮酒》(其五)一诗中“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两句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2)《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3)《饮酒》(其五)中巧用象征,表现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归宿的句子是: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五、《春望》*杜甫1.直接默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2.理解默写。(1)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诗是: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3)《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写春望中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六、《雁门太守行》*李贺1.直接默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2.理解默写。(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2)《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3)《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七、《赤壁》*杜牧1.直接默写。 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2.理解默写。(1)《赤壁》借古物起兴感慨的诗句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2)运用议论手法在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八、《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直接默写。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 , 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2.理解默写。(1)词中运用《庄子》中典故,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休住 , 蓬舟吹取三山去 ! (2)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星河欲转千帆舞  。  九、《浣溪沙》*晏殊1.直接默写。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理解默写。(1)词中蕴含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的词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2)全词的警句,不仅景中寓情,还寓情入理,达到了情景相融、情理兼美的极致,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的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文言文】一、《三峡》*郦道元1.直接默写。(1)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 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2)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 (3)春冬之时,则 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4)绝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 ,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5)每至 晴初霜旦 ,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 。 (6)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2.理解默写。(1)《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  (2)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 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  (3)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新增)1.直接默写。(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  。 (2)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2.理解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 , 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 , 四时俱备 。  (3)《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 。 自康乐以来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未考)1.直接默写。(1)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理解默写。(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2)《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四、《富贵不能淫》(《孟子》)1.直接默写。(1)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 行天下之大道 。 (2)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 。 (3)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2.理解默写。(1)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居天下之广居  ,  立天下之正位  ,  行天下之大道  。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直接默写。(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  ,  衡于虑  , 而后作 ; 征于色 , 发于声 , 而后喻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2.理解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的中心句):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只有这样,才能“ 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人恒过 ,  然后能改  ; 困于心  ,  衡于虑  ,  而后作  ;  征于色  ,  发于声  ,  而后喻  ”。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