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9页。
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第三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2分)1.读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8分)(2)zàozhǐ术是由我国chuànɡzào并传到ōuzhōu和ā lābó 。(1)至今,我们xiànchénɡ的人们还保留着用túsū泡酒的习俗,听老人说这一习俗dàyuē已有上千年的lìshǐ了。2.读下面句子,用“√”选出加点的多音字正确的读音。(4分)(1)朝鲜(xiān xiǎn )族的服装色彩十分鲜(xiānxiǎn)艳。(2)我们都(dōu dū)喜欢去首都(dōu dū)看升旗仪式。(3)古人出门常常乘(chénɡ shènɡ)坐一乘(chénɡ shènɡ)轿子。(4)夜色笼(lónɡ lǒnɡ)罩大地,家家点亮了门前的红灯笼(lónɡ lǒnɡ)。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切开(qiè) 鸡爪(zhuǎ) 积累(lěi) 断魂(hún) 官吏 智慧(zhì) 税收(suì) 便宜(pián) 档次(dǎng) 滩贩京都(dōu) 笼头(lóng) 欧洲(zhōu) 栏杆(1án) 费品牧童(mǔ) 旧符(fú) 防疫(yì) 拱桥(gòng) 锲带 2.下列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剪碎或切断—捣—浸—捞—晒。B.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C.剪碎或切断—浸—捞—捣—晒。 D.剪碎或切断—捣—捞—浸—晒。3.下面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点明了诗人的家乡在现在的山东省。B.“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异”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B.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C.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D.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泽( ) 宫( ) 摊( ) 史( ) 烂( )择( ) 官( ) 滩( ) 吏( ) 栏( )四、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3分) ①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②这种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________、________③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________、________五、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①学( )五( ) ②( )( )闻名 ③( )( )遥望④双龙( )( ) ⑤名( )中( ) ⑥( )( )楚楚 1.____________,是指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样子。2.古时候用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六、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4分)(1)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3)牢固;结实;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 )(4)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办法、图样等。( )七、句子乐园。(每小题1分,共5分)(1)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设计,难道在建桥史上不是一个创举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使《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古诗、课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3)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4)每逢重阳节,独自出门在外的人最容易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清明时节到了,外面阴雨连绵,我想起了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元日”是指农历的______________,从《元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联想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热闹景象。九、快乐阅读天地。(共20分)(一)阅读《赵州桥》片段,完成练习。(9分)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dūndǔn),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héng hèng)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shǐ shí)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用“√”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赵州桥的“雄伟”是( )(2分)A.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B.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C.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D.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3.“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你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美观”?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1分)5.“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起着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样写好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中医药---世界的瑰宝》,完成练习。(11分)中医药---世界的瑰宝①中医药是对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数千年来,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②中医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基本理论,出现了很多种治疗手段。而中药主要是指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由于在中药家族中,植物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教,因此在古籍中把中药统称为“本草”。③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很多名医,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tuó),唐朝的孙思邈(miǎo),都是历代为百姓祛(qū)病除灾的名医。明代的李时珍不畏严寒酷暑,不怕山高路远,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历经近三十年,终于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gāng)纲目》。书中记载药物1892种,并附有11096个药方。这部著作被译(yì)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④中医药也推动了世界医药学的发展。2015年,我国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药学家屠(tú)呦(yōu)呦荣获诺贝尔奖。几十年来,她从历代医学典籍入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青蒿(hāo)素”,这种药品有效地降低了疟(nüè)疾患者的死亡率,拯( zhěng)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⑤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与技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的瑰宝。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医四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1分)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古籍中把中药统称为“本草”,是因为( )。(2分)A.中药家族中有植物制成的药物 B.中药家族中的药物都是由植物制成的C.中药家族中植物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数 D.中药家族中用草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数3.第③自然段中画“_______”句子中的数字,是为了说明( )(2分)A.书中记录的药物种类非常多 B.书中记录的药物种类多,药方多C.书中记录的药物、药方特别珍贵 D.书中记录的药物、药方特别有效4.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上曾涌现出的名医。先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思邈三位名医,然后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和他所写的巨著_____________。(2分)5.第④自然段中,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6.短文先后介绍了______________、中医药历史上名医辈出、_____________、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四方面内容。(2分)十、快乐习作。(共25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的,每逢传统佳节,各地都有自己过节的习俗。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家过某一个节的过程写下来,或者把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下来,不少于300字。 100200300400500参考答案一、1.(1)造纸 创造 欧洲 阿拉伯 (2)县城 屠苏 大约 历史2.Xiǎn xiān dōu dū chénɡ shènɡ lǒnɡ lónɡ二.A B A D三、沼泽 宫殿 摊位 历史 灿烂 选择 官府 沙滩 官吏 围栏四、珍贵普通; 节约 浪费; 精致 粗糙五、富 车 世 界 回 首 戏 珠 扬 外 清 清双龙戏珠 学富五车 六、闻名 遗产 坚固 设计七、1.蔡伦做出纸。2.三百六十行,没有哪一行的人不在上面了。 3.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4.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5.《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八、1.遍插茱萸少一人 2.爆竹声中一岁除 3.借问酒家何处有4.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6.正月初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一)1.dūn héng shǐ zhuǎ 2.D 3.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4.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5.承上启下这样既承接上文桥的坚固,又引出下文的美观。 (二)1.望闻问切 2.C 3.B 4.扁鹊 华佗 李时珍 《本草纲目》 5.她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6.中医药历史悠久 中医药推动了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十、快乐习作。一类(23——25分):符合题意,景物描写全面、细致、有序,语句通顺,语言优美,真实可感。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或很少,标点正确。二类(21——22分):符合题意,景物描写比较全面、细致、有序,语句通顺,语言比较优美。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卷面比较整洁,书写规范,错别字比较少,标点基本正确。三类(18——20分):符合题意,景物描写比较细致、有序,语句基本通顺,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卷面比较整洁,错别字较多,标点不太正确。四类(16——17分):符合题意,景物描写基本有序,语句基本通顺,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基本分段表述,卷面不太整洁,书写规范,错别字较多,标点基本正确。五类(15分以下):各方面均较差。 例文: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的习俗,还记得去年端午节的早上,爸爸准备了很多包粽子的材料,我很纳闷地问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爸爸说:“今天我给你普及一下端午文化。”于是,我竖起两只耳朵听爸爸讲端午节的文化。 爸爸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习俗。讲到屈原,爸爸变得严肃起来,我也听得很投入。爸爸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说,屈原是楚国人,是战国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为了振兴楚国大业不畏权势,受到当时贵族的排斥,最终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不忍看到国家灭亡而跳下汨罗江自尽身亡。听到这里,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好像高大的屈原诗人已经站在我的面前……耳边听见爸爸还在讲,传说楚国人因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影。之后人民每年五月初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的活动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听完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也想包一个甜蜜五香糯米粽子来表示我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习作的能力。先审题: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想想自己喜欢什么节日或哪个节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帐。注意详略得当,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同时要写出特定节日的特点或风俗习惯。写作思路:首先,开篇开门见山的交代清楚要写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或者想写的当地的习俗是什么。然后,中间过程进行详细的描写,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叙述: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发生了什么使你印象深刻的事?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怎样?你当时的心情或感受怎样?要能将事件经历有顺序地表达出来,把印象最深最感动或最有趣的过程表达清楚。最后,再次点题,升华主题,体现传统节日的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