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26656/0-17134080155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26656/0-17134080156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26656/0-17134080156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单元试卷
1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1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有五大题,20小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吃出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共有五大题,20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中考对接点 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机物、合成材料、燃料与燃烧、环境保护、能源与材料、安全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
2.下列饮品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B.牛奶C.豆浆D.冰水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冬奥会使用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厨房中的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5.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太阳能发电B.煤炭加工
C.推广压缩天然气D.提炼石油产品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火星引起,火星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8.“吃出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钙片
B.贫血的人补充的铁越多越好
C.预防甲状腺肿大多吃碘
D.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9.归纳整理是常见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整理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煤油等能源都是清洁能源
10.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1 kg煤所产生的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煤燃烧产生的气体对空气的污染更严重
C.1 kg天然气和1 kg煤所含的碳元素质量基本相同
D.1 kg天然气和1 kg煤所含的硫元素质量基本相同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铁B.碳C.氢D.
12.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
13.有关粉尘爆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的着火点
C.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鼓空气是为了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有羊毛衫、棉衣,羊毛衫、棉衣属于 (选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鉴别羊毛线与棉线的方法是 。
(2)食:北方主食是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面条、米饭富含的营养素是 。
(3)住:室内装修使用塑料,验证塑料是否有热塑性的方法是 。
(4)行: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污染,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填字母)。
A.1∶1∶6
B.1∶2∶6
C.1∶3∶6
D.1∶4∶6
15.(5分)2022年7月6日科技日报消息:我国科学家在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电池规模化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硫原子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硫化物指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写出一种金属硫化物的化学式: 。
(3)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2),钴酸锂溶液的pH为9.5~11.5,向钴酸锂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16.(7分)昌景黄高铁计划于2023年通车。结合下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
(1)动车:动车车身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石墨作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它有良好的 性。
(2)铁轨: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锰钢属于 (选填“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或“混合物”),与纯铁相比,锰钢具有的特性是 。
(3)生产:制造铁轨需要使用大量铁,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2O32Fe+3CO2,在这个反应中,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生产56吨铁,需要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 吨。
17.(5分)石油不可再生,石油开采、提炼和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根据各成分的 (选填“密度”、“可燃性”、“熔点”或“沸点”)不同分离得到。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步骤③能实现的原因是 。
(3)C16H32是燃料油中的一种,写出C16H32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工业流程中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选填“①”、“②”、“③”或“④”)。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8分)下图是教材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和改进实验:
改进前:
(1)改进前实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 。
(2)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
(3)若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进行的操作是 。
改进后:
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 ℃热水中(如图所示)。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4)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相同点:
(5)改进前后实验中热水的作用相同,作用是 。
(6)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8分)碳燃烧可能生成CO,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含碳化合物乙醇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②氯化钙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猜想假设】
猜想1:CO、H2O。猜想2:CO2、H2O。猜想3: 。
【实验探究】
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省略;B、D、G装置中均为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
猜想3成立。
【反思交流】
(1)装置B的作用是 。
(2)实验时,先将氮气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再通入燃烧产物,加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实验拓展】
(1)装置F中若发生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氧气的质量不同,乙醇燃烧的产物不同。4.6 g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某品牌钙片的部分信息:①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 g。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图Ⅰ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10片钙片中。随着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回答:
(1)10片钙片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钙片中含有的其他成分,请根据图Ⅱ数据计算:10.0 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盐酸后,向图Ⅰ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4)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钙片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A
6.D 【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火星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7.C 8.D
9.C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B.在化学反应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说法不符合题意;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符合题意;D.太阳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煤油由石油提炼得到,不属于清洁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A.由图可知,1 kg天然气和1 kg煤燃烧,煤燃烧产生的SO2更多,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煤燃烧产生的SO2更多,煤燃烧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污染更严重,说法不符合题意;C.1 kg天然气和1 kg煤燃烧生成CO2质量基本相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kg天然气和1 kg煤所含的碳元素质量基本相同,说法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1 kg天然气和1 kg煤燃烧,煤燃烧产生的SO2更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kg煤所含的硫元素质量更多,说法符合题意。
11.A 锌(或氟、碘、硒等)
12.B 锅盖盖灭
【解析】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而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不符合题意;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符合题意;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加剧火势,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3.C 增大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积
【解析】A.剧烈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如在室外燃烧,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着火点不能升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因为可能发生爆炸,符合题意;D.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积。
14.(6分)(1)天然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2)糖类
(3)取样品加热观察是否熔化
(4)B(2分)
【解析】(1)羊毛衫、棉衣属于天然纤维;鉴别羊毛线与棉线的方法是取样,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无气味的是棉线。(2)面条、米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3)取样品加热观察是否熔化。(4)设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x∶y∶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y)∶2z=1∶4,(x+y)∶z=1∶2,故选B。
15.(5分)(1)6 32.06
(2)K2S等
(3)溶液变红色(2分)
16.(7分)(1)灯罩(塑料) 导电
(2)混合物 硬度大、强度大、抗腐蚀性强等
(3)Fe2O3 100(2分)
【解析】(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称为三大合成材料,动车车身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灯罩(塑料);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石墨作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2)合金属于混合物,合金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但是熔点低,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大、强度大、抗腐蚀性强等。(3)含氧的物质失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氧化铁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生产56吨铁,需要含氧化铁为80%赤铁矿100吨。
17.(5分)(1)沸点
(2)分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少
(3)C16H32+24O216CO2+16H2O(2分) (4)④
18.(8分)(1)烧杯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用导管对着水中白磷通入氧气
(4)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5)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6)4P+5O22P2O5(2分)
【解析】(1)改进前实验在烧杯中进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烧杯。(2)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物质不同,着火点不同,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3)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进行的操作是用导管对着水中白磷通入氧气。(4)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原因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着火点,红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着火点。(5)改进前、后实验中热水的作用相同,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6)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19.(8分)【猜想假设】CO、CO2、H2O
【实验现象】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装置B、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F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反思交流】(1)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拓展】(1)3CO+Fe2O32Fe+3CO2(2分)
(2)11.0 g≤m≤14.2 g(2分)
【解析】【猜想假设】乙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与氧气反应,若不完全燃烧,则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猜想3为CO、CO2、H2O。
【实验现象】猜想3成立,说明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氧化铁为红色固体,与一氧化碳反应后变为铁,颜色变为黑色,所以可以看到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装置B、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F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的现象。
【反思交流】(1)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则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据此判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2)实验时,先将氮气通入装置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再通入燃烧产物加热。
【实验拓展】(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当4.6 g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C2H5OH+2O22CO+3H2O,4.6 g乙醇(C2H5OH)与6.4 g氧气(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m为11.0 g;当4.6 g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C2H5OH+3O22CO2+3H2O,4.6 g乙醇(C2H5OH)与9.6 g氧气(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m为14.2 g;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11.0 g≤m≤14.2 g。
20.(10分)(1)3.3 g(1分)
(2)解:设10.0 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 44
x 3.3 g(1分)
10044=x3.3g(1分)
x=7.5 g(1分)
10.0 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1分)
答:10.0 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设、答全对得1分)
(3)使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完全被吸收(1分)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1分)
(4)增大(1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1(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数理化——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1)(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11单元 盐 化肥,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